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前言

周杰倫,他是一個音樂神話的締造者。——韓紅

混跡在演藝圈裡,有的人是偶像派,有的人是實力派,有的人是獨樹一派,顯然,周杰倫屬於那最為獨特的一派。

二十多年前的華語樂壇暗流湧動,百家爭鳴,各類曲風音樂層出不窮,所有人都感知著來自不同領域的音樂風格,接納著不同類型的創作,表面上看起來其樂融融,一片祥和。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直到一張《Jay》的橫空出世,在這看似平靜的深水大洋裡,震起了翻天巨浪,徹底打碎了偽裝的和諧。從此一個桀驁不馴的乖張青年闖入了年輕人的世界,他代表了躁動不安的一代新人,代表了一類新的聲音。

二十年後,在輿論打榜,抄襲改編的虛偽時代下,一首《說好不哭》一夜刷屏,銷量千萬,他用走心的音樂創作告訴著所有人,腳踏實地的真本領,才是立足山巔不倒的“武功絕學”。

01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碌碌無為的普通人

人生需要的不是歲月了洗禮,而是千姿百味的歷練。

少年時的周杰倫出生在一個相對寬裕的家庭,父母皆是淡江中學的老師,父親教的是物理,母親教的則是美術。

所以,自小家教便是極為嚴苛,別的小朋友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嬉戲打鬧,他則只能被關在家中一遍又一遍的練習鋼琴。

“名和利是自由換來的。”——周杰倫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絕對音感的周杰倫總是能很快就掌握老師所教授的樂理知識,並融會貫通,算得上是一個音樂小天才,可異稟的天賦換來的不是自由,而是母親的更加嚴苛的教導。

好在他本身就是熱愛音樂的人,一個個跳的在指尖的音符,就好似一個個字體,隨著演奏者的情緒,肆意飄動,將一段段美妙的故事娓娓道來。

音樂陪伴著周杰倫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讓他擁有了屬於自己精神世界裡的一方天地,這也成為他中學時父母離異後,宣洩情緒的一個出口。

失去了頂樑柱的家庭,自然會比普通家庭吃力些。跟隨著母親生活的周杰倫慢慢的感知到母親的不容易,他暗暗下定決心,絕對不能辜負母親對自己的期望。

可惜,事與願違,不善學業的周杰倫終究是沒能考上大學,曾經的課堂音樂夢就此破碎。年滿18的他只能到餐廳打工,賺些錢財,補貼家用。

命運總是喜歡嘲弄身墜低谷的人,老天爺為他關上一道門,卻並沒有為他開啟一扇窗,甚至連一絲光亮也未捨得賞賜於他,似乎只有將他逼入絕路才肯善罷甘休。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在餐廳裡沒日沒夜的苦熬,受過顧客的白眼,遭遇過老闆的惡意扣薪,有過痛苦憤懣的時候,也經歷了社會底層人員的百態心酸。但,自始至終不服輸的他,將悲憤化為動力,將嘲諷當作鼓勵,拼了命的寫歌創作,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大紅大紫的天王或者天后徵用。

但是他的詞曲風格太過前衛獨特,一般人根本駕馭不住,所以幾乎沒有人願意購買他的作品。甚至有一次,劉德華到飯館用餐,周杰倫自彈自唱了寫給劉德華的一首歌曲,依舊沒有得到劉德華的青睞。

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卻已經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高考失利,學業失衡,生活一團亂麻,未來的路遙遙無期。那段時間的他,成了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成了碌碌無為的無名小卒。

只有音樂才能讓那顆支離破碎的心靈得到些許安慰,只有在音樂的淨土裡,他才能稍稍喘息。

02萬千暗夜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幾多風雨幾多哀愁。

始終熱愛著音樂的周杰倫也在餐廳打工彈鋼琴期間參加過幾次選秀節目,希望通過另一條路將自己的音樂搬上大舞臺。

一次,劉畊宏陪同他參加了一個歌唱選秀節目,可是由於含糊不清的吐字,加上不知所云的歌詞,在第一輪他就被評委淘汰。

好友劉畊宏太瞭解自己這位朋友心中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對面子的看重,所以劉畊宏偷偷從後臺跑到演播廳低聲下氣的請求導演再給周杰倫一次上臺表演的機會。雖然導演允諾,但是周杰倫還是再次被無情刷下。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1997年,在父親的鼓勵下,周杰倫鼓起勇氣再次參加了一家唱片公司舉辦的新人歌唱比賽《超猛新人王》,有些害怕吐字不清的他,選擇做一名伴奏,結果可想而知,依舊是被淘汰。

但是這一次,命運的天平發生稍稍的傾斜,幸運女神滑向了他。選秀節目的主持人,也是唱片公司的老闆吳宗憲,發現了這位帶著鴨舌帽,說話支支吾吾,劉海撇一邊的年輕人的音樂才華,於是,便拋出橄欖枝將周杰倫錄取入自己的公司。

得到認可的周杰倫心頭重燃希望,他每天忙碌穿梭在錄音室,需要的時候就幫前輩們買買外賣,跑跑腿,沒事的時候則一個人藏匿在角落不停寫歌創作,不斷磨練著自己的音樂才能,靜候著下一次的蛻變。

時光從來不會辜負在黑夜裡挑燈前行的人,你努力耕耘,總有一天會得到滿滿的收穫。

一個閒暇的午後,吳宗憲在公司裡溜達,突然瞟見了在最邊緣埋頭寫歌的周杰倫。回憶將吳宗憲拉回曾經那個選秀的夜晚,一個靦腆害羞,帽子遮住半張臉的青年浮現在他的腦海。

吳宗憲走到周杰倫身邊,饒有興趣的問到,他是否有興趣唱一唱自己寫的歌,周杰倫一時之間不知作何回答,吳宗憲解釋說,他寫的歌幾乎沒人用,不如自己試著唱。於是便有了30天寫30首歌的賭約。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笛卡爾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多年苦熬,終於有了一線生機,要是錯失,很可能便是一輩子的碌碌無為。周杰倫向來是個聰明人,更何況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哪怕破釜沉舟,也要奮力一搏。

在那些個日日夜夜裡,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十天的足不出戶,兩箱泡麵的果腹之食,三十首歌曲的完美創作,讓周杰倫贏得賭約,吳宗憲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其實,與其說是吳宗憲認輸,倒不如說是周杰倫的才華震撼到了這位老江湖,如此強盛的創作能力,實屬奇才。

2000年,一張《Jay》被推出,一鳴驚人,銷售一空,轟動了整個樂壇。大街小巷裡,早已疲倦了深情老歌的年輕人炸開了鍋,原來歌詞還可以用唸的。新穎獨特的旋律,伴隨著那含糊不清的歌詞,竟是莫名的好聽。這一切新奇的東西深深吸引著那群躁動不安的年輕人,讓他們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唱片大賣,第一次有了曝光度的周杰倫收穫了第一批屬於自己的粉絲,也讓他有幸踏上金曲獎的頒獎臺。

“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人”,主持人不緊不慢的唸叨著臺詞,站在一旁情緒激動的周杰倫手心中溢滿汗水,臺下的前輩嘴角含笑,似乎在說:“真是給幸運兒!”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出道即是巔峰,人們用“天賦異稟”來形容這位被上天眷顧的年輕人,用“天才”二字掩蓋了他所有的努力,可是愛面子的周杰倫不解釋,只是淡淡得回到:

“誰叫我是周杰倫。”

我用不著你們的同情,也不屑於博取你們的憐憫,你們只需要豎起耳朵,用心感受我的音樂就好。

這是周杰倫一貫的行事作風,也是他對待音樂的態度,沒有那麼多的花裡胡哨,簡簡單單,純粹創作,優秀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代言。

那時候的大眾媒體和圈中老人,並沒有太把這顆剛剛崛起的新星放在眼裡,初露鋒芒的周杰倫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唱腔新奇,作詞古怪的“跳樑小醜”,轉眼之間就會被時代遺忘,被大浪衝走。

畢竟這樣的奶油小生只是短時間內,聽眾調節口味的替代性消費品。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然而,這一次,他們都錯了,他們不知道,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歌壇新秀,在未來將會統領華語流行樂壇整整二十年,甚至更久。

03流言蜚語和冷嘲熱諷只不過是更上一層樓的原動力

流浪的歲月裡,無人問津,光鮮的舞臺上,暗箭竄動。

2001年,一張《范特西》讓周杰倫奪下五項金曲大獎,徹底奠定了周杰倫在華語樂壇的領軍地位,一時之間他成為了現象級人物,名聲震動亞洲,華語樂壇流行天王的稱號響徹國際。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 2003年周杰倫登上美國《時代週刊》,被冠以“亞洲流行音樂之王”的稱號。
  • 2005年美國《人物》雜誌將他評選為“世界十大鬼才音樂人”。而在此之前,全亞洲無一人上榜。
  • 2009年CNN將周杰倫評選為25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

名氣的飛昇和人氣的旺盛,自然會招來同行人士的嫉妒。

輿論將周杰倫推到了風口浪尖,狗仔和媒體的惡意嘲諷,迷惑了大眾的視線,誤導了大眾的判斷,一邊倒的惡評幾乎壓垮了這位樂壇巨星。

不遭人嫉妒是庸才。——《無間道》

主流輿論戲謔他口齒不清的唱腔,嘲弄他天馬行空的作詞,妄圖從他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將他擊碎。

可向來桀驁不馴,狂傲任氣的他,根本不屑於去辯駁,也懶得耗費時間去爭論,因為他清醒的知道,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應該是一個音樂人關注的東西,他需要做的,就是拿出最上乘的作品去堵住這些風言風語。

“做音樂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不應該受到外界的干擾,堅持下去才會做出更好的音樂,我堅持我的音樂,我喜歡我的音樂,誰叫我是周杰倫。”——周杰倫

尋找不出破綻,那就扣上莫須有的罪名,漸漸地網上開始流傳出周杰倫音樂抄襲的話語,甚至冷嘲熱諷周杰倫江郎才盡。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這一次,周杰倫也坐不住了,他在媒體前大聲回應著造謠,在演唱會上用膝蓋彈琴回懟江郎才盡,他告訴著所有居心叵測的人:

“我一輩子都不會遇到瓶頸。”

“一個創作歌手何必要去抄襲,這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周杰倫

自負囂張,直率霸氣的性格一般來說,很容易招致反感,但是到了周杰倫身上,這一切似乎都變得順理成章,好像這才是一個流行音樂創作人該有的模樣。

周氏音樂的大熱,驅使著逐利的資本盲目的開始打造包裝一大堆“周杰倫”來哄搶蛋糕,可模仿終究只是模仿,每當出現模糊不清的吐字唱法時,聽眾能想到的永遠都只會是周杰倫。

對於這類資本慣用的戲碼,周杰倫沒有像其他歌手那樣忍氣吞聲,而是化心中的不滿為藝術。一首《紅磨坊》打醒了夢中人,羞紅了資本家,他親手碾碎了“投機者”不切實際的幻想。

“山頂上只能站一個人,我希望這個人是我,但是我的肩膀上還可以站人,能站的請馬上來。”——周杰倫。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04青蔥歲月的指向標,人生旅途的陪伴者

叛逆少年心中的張狂憤青,父母師長眼裡的孝順小孩。

在娛樂的浪潮裡,周杰倫就好似一個矛盾體,青少年喜歡著他的放蕩不羈,中老年人欣賞著他的孝順懂事,所有年齡段都有他的粉絲。

風格上是美國地下饒舌音樂,詞曲間傳遞的卻是鼓舞人心的正能量。標新立異不代表著目中無人走在音樂的最前沿,身心卻能迴歸到最初的純真。

“既然要做榜樣,就做一個好的榜樣。”——周杰倫

他會帶著外婆參加自己的演唱會,會用母親的名字命名新的專輯,會寫《聽媽媽的話》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恩,會盡其所能報答家人的養育之情。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周杰倫,似乎在所有人心中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純粹的音樂人。

他對自己有著明確的定位,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歌手,所以從來不會刻意的討好聽眾粉絲,更不會炒作叨擾粉絲的生活,他只會用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去回饋大眾。他非常清楚,人終有一天會逝去,只有不朽的作品能流芳百世。

《青花瓷》裡“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東風破》裡“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煙花易冷》裡“雨紛紛,舊故里草木生,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

《菊花臺》裡“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躺。”

……

這般悠揚綿長的中國風詞曲,過去不曾有,未來也不會再有,“周杰倫時代”沒人可以模仿,沒人能夠代替,因為聽眾不會接受,更不會允許。

他曾經陪伴的人群已經慢慢長大,他也從曾經的稜角分明,放浪形骸變成現在的溫和可親。

他會在《好聲音》裡和其他的導師打成一片,會悉心教導每一位有潛力的學員,會兌現承諾帶著學員助唱自己的演唱會,增加學員的曝光度。

周杰倫:碾碎權威後,我,自成權威

他算不上傳統意義上的十全十美,因為對他而言十全十美太過無趣,他更喜歡活出自我的風采。

如今的周杰倫為人夫,為人父,到了不惑之年,消磨了年少時的意氣風發,心境趨於平和,但是他骨子裡的銳氣從未消散。

“從出道起,他就一直被別人比過來、比過去,從一開始的華語歌手到網絡歌手,到後來的韓流再到如今的島國……十幾年過去了,才發現最後站在那裡的還是周杰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