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互聯網+”,正加快向縱深階段推進

“互聯網+”在過去五年中,一直都是重要關鍵詞,入進來看,與其說“互聯網+”是技術層面的指導思想,倒不如說是意識層面的,“互聯網+”不僅僅意味著產業上線,更意味著要藉助互聯網創新思想,來推動產業的變革和創新發展。事實上,在過去一段時間中,我國各產業在“互聯網+”的應用實踐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深刻的成功。但是,目前來看,在許多產業領域依然處於較為淺顯的起步階段,如何更加有力地推動產業的深層次變革,依然值得加快探索和實踐。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於一些產業而言,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而且往往許多挑戰是突如其來的。


我國“互聯網+”,正加快向縱深階段推進


以文化為例,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人們一定深刻地認識到“文化+互聯網”幾乎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新冠病毒”疫情出現之後,“困”在家中的人們自然不甘於空宅在家裡,由此“宅經濟”暴發,線上消費呈直線上升,其中以線上義診、線上教育、線上消費(電商)、線上閱讀,以及線上觀影、在線遊戲以及和其它線上休閒娛樂活動為主。為此,一些專家認為這或許將成為文化產業、教育產業進入深刻變革的一個拐點,不論是傳統的圖書行業還是線下教育行業,都在思考如何向線上轉移,向著更符合時代發展特徵和實際消費需求的線上閱讀(教育)、知識付費以及有聲讀物等轉型。當然,除此之外,原本近年來就極為火熱的短視頻網站,在這個春節期間更是人氣十足,特別是隨著主流平臺的加入,我們看到不論是抖音短視頻還是快手等,都已經成為宣傳防疫、傳播正能量(最美逆行)乃至闢謠的主戰場。

根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僅僅是在春節期間,僅僅是在抖音短視頻一家平臺上,僅僅是與平安相關的視頻作品,就高達三百九十四萬個!其中,徐崢電影《囧媽》在抖音及西瓜視頻平臺上線之後,僅僅三天時間,就創造了六億多播放量的奇蹟!由此更加證明,“文化+互聯網”已經成為文化行業發展的重大趨勢,為此北京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更是加快了對“文化+互聯網”的探索和實踐。而通過相關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去年北京的“新文化”發展勢頭迅猛,在前十一個月,北京“文化+互聯網”行業實現的收入就達到了四千八百七十八億五千萬元,相較於上一年同期增長超過了百分之二十二!此外,比全北京的文化產業收入增速高出了近百分之十四!佔到文化產業總收入的比重近百分之四十九!由此可見,以“文化+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文化”、新態勢的興起,可能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甚至一些傳統的古典文化也在新形勢、新包裝、新技術的襯托之下,改頭換面(內核不變),廣受歡迎。

去年八月份,北京市發佈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八個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文化旅遊成為重點領域之一,在該領域,一共推出了十四項開放改革的具體措施,並且提出將進一步放寬文化娛樂業和旅遊業等市場準入限制,並且加強完善支持打造全球文化藝術展示交流交易平臺等重點項目。這意味著,從政府層面也將繼續加強對文化創新的支持,其中“文化+互聯網”領域必然將迎來更加迅猛的發展。而從市場方面來看,現如今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都已經深刻認識到,文化的傳播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特別是在今年春節(疫情)期間,更是加強了這方面的認識。為此,我們看到北京的許多文化創作、創新和創意機構都在著眼於、著力於“文化上線”或“線上文化”,進一步助推“新文化”產業的發展。

可見,不管是形勢所逼還是大潮流、大方向,發展線上產品都成為必須選擇。以文化產業的傳統代表——電影行業為例,今年原本信心滿滿的春節檔,由於疫情爆發可以說是跌得猝不及防。根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二零一九年的春節檔,票房高達五十八億五千九百萬元,佔到了全年總票房的百分之九!根據預計,二零二零年的春節檔有望破七十億大關,僅僅是大年初一這一天的時間,由於佳片在手,預計票房就能達到三個億!可是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七部春節檔主要影片全部宣佈撤檔,甚至連一些大型院線也都選擇暫停營業,結果造成大年初一的票房只有一百八十一萬元,與上一年同期的十四億五千八百萬元遠沒有可比性。但電影《囧媽》的創新之舉很值得學習借鑑——在影院停業的“突發”情況下,《囧媽》立即轉檔至頭條系平臺進行線上首播發行,從而創造了新一輪熱點。而這樣線上發行的成功案例,為未來網絡電影的發展堅定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