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哈嘍朋友們,不知不覺,咱們的【科學有道理】系列節目已經進行好多期了。

在這個系列裡,我們介紹了科學家測量地球直徑、質量、日地距離、系外恆星距離的各種方法,有沒有讓大家長知識呢?接下來,咱們要介紹科學家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直接觀測法——“霸王硬上弓”

系外行星的發現和太陽系行星的發現不同,難度大了不止一個數量級。首先,即使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都比太陽系最遠的行星海王星要遠了8000多倍。系外行星本身不發光,很容易淹沒在宿主恆星的光芒中,就像黑暗的馬路上一隻汽車遠光燈旁邊的螢火蟲,基本不可能直接觀測。

不過,我們這裡說的,是可見波段。科學家介紹,一顆反射率為30%的行星,可見波段比宿主恆星會暗20億倍左右,而如果在10μm的紅外波段,它的“亮度”可以達到宿主恆星的1/1000萬。儘管這個數字仍然小得驚人,但已經在人類可觀測的範圍內了。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這個方法對於人類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擺脫地球大氣的影響,所以必須離開地表。NASA在2003年的時候發射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就是利用這個方法來尋找系外行星。而被寄予厚望的詹姆斯韋伯外空望遠鏡,將可以大幅提高紅外成像分辨率,可惜由於資金問題,遲遲不能發射升空。

用這種方法,最適合發現的,就是距離宿主恆星比較近的行星,比如熱木星。

天體測量法——蚍蜉撼大樹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我們知道,任何天體都具有萬有引力,所以說,當恆星用引力影響行星的時候,行星也在用引力影響它的宿主恆星。

因此,當系外行星圍繞恆星公轉的時候,它在任何一個位置都會導致宿主恆星的位置向它稍微偏那麼一點點。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天體測量法

顯然,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這個偏離的位置是非常微小的,無異於蚍蜉撼大樹。所以,這個距離在地球方面觀測,還是很有難度的。因此,這個方法對我們提出了兩個要求:首先是行星質量要夠大,其次是離我們不要太遠。當然,根據萬有引力公式也可以知道,行星離宿主恆星近一點也更好。

嗯,沒錯,好像和上面一樣的條件。於是,儘管這個方法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截至2016年,我們只用這個方法發現過一顆系外行星———HD 176051 b。

歐洲航天局的蓋亞探測器,致力於以極高精度對銀河系10億顆恆星進行詳細的觀測。不過,正所謂“摟草打兔子”,這些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利用天體測量法判斷它們是否有行星。

凌日法——路燈下的蚊子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這是我最喜歡舉的一個例子,體現了我將複雜科學通俗化的機智~例子如下:

設想一個夏天的晚上,你走在路上,街邊的路燈在馬路上投下一個圓圓的光圈。你看著這個光圈,發現有幾個小黑點在到處晃。不用抬頭你也能想得到:這是路燈下的幾隻蚊子的影子。

同樣的,如果系外行星擋在宿主恆星和地球之間,也就出現所謂的“凌日”天象時,它也會導致恆星光芒的變化。藉助著現代的儀器設備,這個肉眼根本不可能看出來的變化,也可以被人類的智慧結晶所捕捉。這個方法叫做凌日法,也叫掩星法。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凌日法

這裡也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地球基本處在這顆行星軌道所在的平面上,否則它無法擋在地球和宿主恆星之間。同時,它要距離宿主恆星比較近,也要離地球比較近,否則我們的設備也無法觀測到光度的變化。

最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及加拿大的MOST太空望遠鏡,就是通過這個方法裡尋找系外行星的。

視向速度法——多普勒效應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這個方法,其本質和上面所說的天體測量法是一樣的,那就是利用行星公轉過程中起引力導致恆星位置微小偏移的測量。不過,這種方法測量的不是恆星偏移的距離,而是光譜。

如果大家還記得我們計算系外天體距離的那篇文章的話,應該還記得測量上百億光年以外天體距離的方法——紅移法。我們再簡單介紹一下,根據多普勒效應,遠離我們的天體,光譜會向紅色偏移,這叫紅移;靠近我們的天體,光譜會向藍色偏移,這叫做藍移。

因此,如果我們發現一顆恆星有規律地發生光譜的偏移,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有伴星或者行星。顯然,如果有伴星,那就是恆星,我們能觀測到;如果不是伴星,那就是行星了。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

目前來說,這是我們發現系外行星的最有效手段,大部分已發現的系外行星都是來自於這個方法。而且,就像我們介紹天體距離測量的那一期說過的,這個方法並不受天體距離的影響,即使距離我們上千光年也可以觀測。當然,為了光譜變化明顯,行星對恆星的引力大一點更好,同樣的,還是軌道盡量小一點、質量儘量大一點。

這個方法,可以在天文學家利用凌日法發現疑似系外行星的時候加以佐證,也可以配合一起推測行星的質量。NASA在2009年發射、2018年退役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就是利用這個方法來尋找系外行星的。

微引力透鏡法——愛因斯坦的工具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引力透鏡示意圖

相對論告訴我們,空間可以在引力(或者說質量)的作用下扭曲,從而導致光線扭曲。在一個天體的作用下,它背後天體發出的光可以像經過凸透鏡一樣,聚焦起來,讓我們可以觀測到被其他天體遮擋住的天體。

因此,我們可以持續觀測一顆恆星所帶來的引力透鏡效應,是否有變化。如果它有行星,那麼當它的行星位置發生變化時,二者的質心會發生偏移,從而帶來“背後”天體在地球上成像的效果。

這個方法的優點,就在於允許我們尋找質量相對小一點的系外行星。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小質量 、大軌道的太陽系外行星OGLE-05-390L b就是這樣發現的。

脈衝星計時法——精確秒錶的暗示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宇宙中有一種天體——脈衝星,也就是高速旋轉、釋放出強烈脈衝的中子星。它們的自轉是非常均勻的,只要沒有外界影響,就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因此,如果它的自轉有了不均勻的情況,那就證明它的周圍有行星。

當然了,這個方法要求行星必須是脈衝星旁邊的行星,所以這種情況非常少,比如科學家在1992年發現的脈衝星PSR 1257+12的行星。

總結

「科學有道理」系外行星那麼遠,科學家如何發現它們?

總體來說,科學家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就是這麼多。顯然,除了第一種之外,其他的都是間接方法,也就是利用行星對其他天體的影響。因此,如果想要一顆行星造成的影響足夠大,以至於我們能觀測到,就對它的質量和它與宿主恆星的距離有一定的要求,這也導致我們發現的大部分系外行星都是大質量、距離近的行星。

想要發現更小的行星,我們就必須有更先進、更精妙的方法,這也是科學家們不斷努力的方向。畢竟,大質量的行星,對於人類並不友善。只有和地球接近的行星,才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下一個家園或者前往宇宙的下一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