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打算買房的看過來,疫情中誕生的房地產政策

<strong>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工地停工、售樓中心關閉、新樓盤銷售停擺……截至目前房地產政策,對於房地產資金鍊的緩解影響不大,救市效果尚未切中需求端的關鍵。


2020打算買房的看過來,疫情中誕生的房地產政策



<strong>

一、宏觀市場背景

2020 年 2 月 3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表述,十三五規劃目

標的完成需要2020年全年的經濟增速至少達到5.66%,而目前來看,疫情對整個社會經

濟的影響將十分巨大,2020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破 6近5”的可能性非常高,需要政策層

面給予較大程度的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

當前宏觀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且目前房地產市場規模持續盤旋於歷史高位,大幅

度增長的動力明顯減弱。近幾年房地產政策調控整體處於收緊狀態,疫情影響下,房企資

金回籠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尤其是高週轉企業的運行風險更明顯。

 貨幣政策

· 2 月 3 日以後的較長期時期內央行的貨幣政策會異常寬鬆,節後央行將會通過公開市

場操作、SLF、再貸款、再貼現等途徑及時投放充足大量的流動性。

· 2月4日,中國央行:超預期流動性投放推動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下行,並將進一

步推動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緩解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財務壓力,

擴大融資規模,支持實體經濟。

· 2 月 17 日,央行宣佈“降息”。中國人民銀行開展 2000 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

作,和 1000 億元 7 天期逆回購操作,且下調 1 年期 MLF 利率至 3.15%,此前 1 月15 日 MLF 利率為 3.25%,降低了 10個基點。知名經濟學者表示:降息對實體經濟、

股市、樓市均有利好;本次10個基點的降息幅度不算太大,顯示管理層不願過分刺激

資產價格;2020年還會有降息,預計有15個基點甚至更大的空間。

· 2 月 17 日, 國家統計局發佈城市司首席統計師孔鵬對 1 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

情況統計數據的解讀。此次解讀中提及,1月份,各地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

策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

段,全面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房地產市場保持總體平穩態勢。

 財政政策

· 2020年1月1日,央行決定於 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

· 2020年1月13日,銀保監會:將持續遏制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

· 武漢疫情對財政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由於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物流運輸以及批發零售等行業將會受到明顯衝擊,意味著

相應的行業稅收收入將會受到影響。同時隨著財政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意味著財政增收

的難度在上升。

由於醫療衛生、債務利息、車輛購置安排、地方財政補助以及社保保障等領域的支出

會大幅增加,意味著財政支出也會面臨較大壓力。當然武漢疫情對財政的影響可能會有滯

後期,具體影響有多大還需要具體測算,但影響肯定是存在的。

因此,整體上 3 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大概率會提高 2020 年的財政赤字目標至 3%

(2019年為2.80%)。

 加大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

在疫情爆發前,在經濟增速整體放緩背景下中國房地產行業已步入下行通道。

資金流壓力大:商業地產、住宅市場客流驟然減少,房企直面資金流壓力。房地產市

場需求短期疲軟,疊加房企加大促銷,或將導致房價存下調壓力。相比住宅市場,商業地

產面臨的短期資金壓力更大。資本市場波動較大,如果上半年甚至全年竣工和交付的面積

下降,會影響整體業績表現,對股價帶來壓力,對有大量股權質押的企業也會帶來挑戰;

當前疫情背景下,一些高週轉的企業也會面臨比較大的資金問題。

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資金壓力最為明顯,一旦銷售不能快速恢復,到3月份將面臨

普遍性資金壓力。

 購房需求變化:

儘管市場中的置業需求尚存,但會跟隨疫情發展有所延後。疫情較為嚴重的省市和三

四線城市,短期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較大。

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者對於公共健康衛生的關注度高漲,未來一線、二線以及強三

線城市的建設基礎和條件會越來越好,購房需求也會向這些城市傾斜。兩類產品會更為主

流:第一類是健康化的產品,第二類是信息化的產品。由於對醫療的關注和對信息及時反

饋的關注,這兩類產品肯定會受到客戶青睞。過去房地產產品強調學位和其他的資源的導

入,經過這次疫情,社區醫療未來在房地產產品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強,建議房企在產品和

長期的轉型方面關注社區醫療。

 房企應對策略:

這次疫情會促進高週轉企業主動降槓桿,更關注資金、營銷等方面。短期注重資金的

流轉,以及銷售端的營銷手段變化。後期通過加快開工來對沖疫情造成的損失。

房企的投資拿地、營銷、融資等方面都將面臨調整。線上賣房對於傳統的地產營銷是

一種試驗性的顛覆,效果如何仍待關注,但目前也並無它法。現階段,社區服務和物業管理越來越會影響企業的品牌,也會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二、當前房地產相關政策

1. 土地政策:

主要包括疫情期間項目規劃用地審批、土地出讓、政務服務、土地使用、開竣工時

間、不動產登記、納稅申報及稅款繳納等各個方面。政策著力點集中在包括大力推廣在

線審批服務,簡化審批流程;設立企業不動產登記綠色通道;暫停網拍;開竣工時間相

應順延不計違約責任;終止或中止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允許土地出讓金延期繳

納;減免國有土地租金等等。

 土地政策的預期效果:

· 重視保障疫情項目用地;

· 關於土地出讓金的延期、分期繳納,這對處於資金困境中的房企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類似分期繳納土地款等政策,客觀上都降低了房企土地成本,對於房企近期保持拿地

能力、有效度特殊時期是有積極作用的;

· 預售資金監管有所放鬆,也助於企業資金壓力的緩解。

 政策梳理:

· 2月11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

提出四點要求:支持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先行使用土地;堅持節約集約用地;保障疫情防

控建設項目用地計劃指標和創新工作方式。《通知》表示,對於疫情防控急需使用的土

地,可根據需要先行使用;對選址有特殊要求,確需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

的,視作重大項目允許佔用。

· 2月12日,無錫市、西安市連夜推出多條措施,除了支持疫情防控項目用地外,還有

利好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措施;

· 2月13日,浙江省、海南省、上海市、天津市、南昌市等多個省市均提出了疫情期間

保障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以及可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等。

· 2 月14日,截至 2月 14日,包括無錫、西安、上海、南昌、浙江、南京等國內至少

10個省市相繼出臺了扶持政策。

· 2月14日,福建省廈門市其中包括加大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疫情防控

期間,經營性房地產項目達到投資總額的 25%以上,辦理商品房預售審批手續,繳納

50%土地出讓金後,預辦理不動產登記。)、確保購房者公積金貸款及時發放、長租公寓

適當減免租金等九方面促進廈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 2 月 16 日,福州市發佈 10 條措施有效應對疫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新政明

確,順延項目開竣工期限;順延項目預售期限(適度調整新建商品住房項目預售許可工

程形象進度審批標準);調整土地出讓金繳納期限;調整土地履約監管協議;調整商品

房預售條件;拓展房地產銷售模式;支持安置型商品房建設;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

優化行政許可審批,以及落實財稅金融扶持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