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通話、無人機消殺、AI追蹤檢測 科技公司爭當戰“疫”排頭兵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科技企業勇擔職責,紛紛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為戰“疫”貢獻科技力量。

《證券日報》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瞭解到,為緩解復工後的人力不足,保證防疫安全,科技企業群策群力,想出了各種解決辦法。在無人機領域深耕多年的瀋陽無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距無人機”)用無人機幫助村莊、社區、廠區進行消殺;小i機器人向社區提供免費的防疫外呼機器人服務;觸景無限研發區別於傳統熱像檢測的AI+體溫預警系統;趣頭條推出闢謠相關業務……

無人機空中消殺

今年春節後,無距無人機以一種意外的方式走紅瀋陽。

“以前無人機多用於農業植保,現在卻主要為村莊、社區、廠區進行消殺工作。” 無距無人機創始人兼總經理蘇文博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隨著企業陸續復工,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沒有消殺人員和設備,瀋陽剛下過雪、氣溫低,如果用人力消殺的方式,不僅無法保證質量,還容易在結冰後造成其他傷害,而無人機消殺就可以避免這些短板,不僅作業質量高,而且安全可控。”

在此之前,無距無人機也有一些基於東北特殊需求的市場應用,“東北有些特殊的路段,沒有人員掃雪,也會用無人機把雪吹起來,把路面露出來。但用無人機參與防疫,難點比較明顯,以前的作業區都是相對空曠的街道或農田,現在的作業區內村莊、社區、廠區建築物比較多,就不能延用以前的自動作業模式,要做調節。”蘇文博說。

截至2月18日,復工一週多的時間裡,“合作了10多個村莊、6家企業、1個社區,還有一些在排號過程中。”蘇文博介紹,目前,無距無人機共有30多架消殺無人機可以作業,會根據疫情、復工的情況調整作業狀態。

除消殺之外,無距無人機的另一個防疫應用是村莊的空中檢測,“現在村莊裡大量人員沒有外出務工,賦閒容易有聚集,所以用無人機在鄉村做空中監測、喊話,監測堆放的易燃易爆物等,效果非常明顯。”

機器人外呼減緩人工壓力

正月初四的時候,小i機器人的董事長兼CEO袁輝意識到,應該利用公司的多行業服務經驗和AI技術優勢,為戰“疫”做點事情。“當時瞭解到政府、社區面臨的困境,包括個人返崗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我們推出了防疫外呼機器人和問答機器人,還有針對普通受眾的疫情查詢產品‘i啥啥’。”小i機器人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具體來看,小i機器人按照各地區防疫部署和具體需求,通過向社區提供免費的防疫外呼機器人服務,以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技術進行語音交互,根據話術模版,對返工人群發起電話外呼,進行 “是否有發熱或其他不適”、“是否在進行14日隔離期”等定製化問題的詢問,並將通話內容以報表的形式彙報給所服務的社區。

效率的提升顯而易見,以上海浦東的聯洋社區為例,這個社區擁有1.6萬戶,約5萬人口,在近期,一天就有近300名返滬人員,在口罩預約高峰期時,一天還會有2000家的預約需求。用人工方式排除和通知確認,社區一線人員工作壓力倍增。在小i機器人的防疫外呼機器人的支持下,僅需10分鐘即可完成原本需一天完成的電話量。

此外,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多地的12345市民熱線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小i機器人利用自身平臺優勢,以大數據多維度分析、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幫助一些地方12345熱線針對性的分析市民諮詢電話中的訴求內容,從居民訴求內容中提取關鍵要點、市民地址等信息後自動聚類,便於政府部門根據市民的實際需求快速反饋,進行疫情有效管控。

袁輝認為,“標準性和重複性高的一些工作,完全可以交給機器人去做,這也是人工智能存在的價值之一,相信人工智能將是一個體現‘人機協作’新形態的抗‘疫’力量。”積極戰“疫”也為公司的業務帶來了積極的反饋,“這次我們通過提供公益服務,有很多的政府單位和企業對人工智能的應用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找到了合適的AI落地場景,比如地方12345、大型社區。相信這些對我們未來的業務發展會有很好的幫助。”上述小i機器人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AI+為防控預警

在防控疫情的前期,主要是傳統手動測溫,一對一檢測,效率較低。只適合一些人流量較少的場景,明顯不適用於傳統返程高峰期。同時,對於防護不夠周全的工作人員而言,一對一檢測也具備風險。

以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智能感知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技企業觸景無限決定基於自身在圖像識別上的優勢,在傳統熱成像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研發區別於傳統熱像檢測的AI+體溫預警系統,“每分鐘可以檢測300人以上。”觸景無限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該人士表示,“我們以前接觸的傳統熱像檢測,存在很多缺陷。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無法準確判斷髮熱源頭,容易被手機、充電寶等發熱物體影響檢測結果,形成誤報。觸景無限在可見光的普通相機識別上積累了很多經驗,而且也做過地鐵刷臉乘車這種高密度人流的項目。而將熱像檢測和可見光識別的優點結合,就會是目前疫情防控最緊需的抗‘疫’方案。我們通過加入人臉檢測算法,實現了對額頭位置的精準測溫,而且即便戴口罩,遮擋範圍較大,也能實現精準判定,無誤判。”

此外,觸景無限也將一些適用於疫情防控的可見光識別方案植入進去,打造了更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比如對基於人臉識別的超溫人員軌跡追蹤,可以有效幫助相關單位追查接觸人員,將疫情控制在最小區間內。還有歷史溫度報表、健康檔案等,都可以為疫情防控決策研判提供科學依據。

實時傳遞權威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因出行受限,互聯網成了普通民眾瞭解疫情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我國縣城及農村地區,總人口數量眾多,醫療水平普遍不高,民眾防疫意識較為薄弱,對於信息真實性判斷力不足。而趣頭條有70%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基於這些考慮,趣頭條推出多項業務,為新冠肺炎期間的信息過濾、甄別謠言發揮作用。”趣頭條總裁劉安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面對此次疫情,趣頭條重點關注縣域的疫情發展情況。早在1月29日,趣頭條即在“抗肺炎”頻道以及“肺炎疫情實時追蹤”專題頁中增設闢謠板塊,聚合了來自人民網、中新網、澎湃新聞等權威媒體的闢謠資訊,不定時更新,對於社會危害大、傳播範圍廣的謠言進行重點釐清,以正視聽。

劉安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在“肺炎疫情實時追蹤”專題頁的內容中,闢謠科普類文章整體轉發率最高,“這說明用戶在看到闢謠文章後,產生了思想觀念的扭轉,相信權威報道和官方消息,從而產生分享轉發的行動,讓身邊的家人、朋友知曉。”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