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寶如此在意朋友感受,為何同伴關係不好(含單親教養建議)

此文為本工作室諮詢案例,徵得諮詢家長的同意,在去掉敏感信息的基礎上分享出來,希望能對有類似煩惱的家長朋友們一些啟發和幫助,並在此對這位家長朋友表示感謝!


諮詢家長主述(節選與本案有關的重要信息)

  

5歲女寶如此在意朋友感受,為何同伴關係不好(含單親教養建議)

女孩,5歲。孩子挺乖的就是缺少了同齡孩子的那份活潑,在家還好,但在幼兒園裡或公共場合就非常被動,不會主動給小朋友玩,有時小朋友主動過來給她玩她還不搭理,等別人走了找其他小朋友了她就眼巴巴的在一旁一個人看著


我問過她在幼兒園她有多少好朋友,她也會說出一堆,但是這些朋友給她玩一段時間就不想給她玩了,她說過這麼兩個問題,第一,別人玩的她不感興趣,她想讓小朋友聽她的,小朋友不聽。第二,她有好多朋友喜歡玩的都不一樣,如果她給一個朋友玩怕其他人會傷心,所以她誰都不給玩。有時看著她總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真怕以後長大了人際交往能力太差,不能適應社會啊!並且還特別怕受挫折,有點困難或是不成功一次就不願再嘗試了,還特別在意別人說什麼


我們在預約的時間前,對此家長的家庭教育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諮詢老師會提前做好準備。在預約的時間裡,老師和家長通過微信語音通話,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瞭解和細化重要信息,並通過溝通與家長進行心理輔導和家庭教育指導。最後,給予家長個性化、針對性的建議。


諮詢老師的建議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我們工作室的信任與支持!

通過諮詢發現,媽媽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以及親子關係的培養,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媽媽。


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


5歲女寶如此在意朋友感受,為何同伴關係不好(含單親教養建議)


1、在孩子面前收起自己的專業和麻利

如果什麼事情大人都比孩子做得完美,孩子還沒開始學習就體驗了較多的挫敗感,成人要適當示弱,給孩子一些展現機會,即便是幫助完成,也是給建議,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增加自信的秘訣就是體驗成功,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嘗試。


2、給孩子創造更多與同齡人相處的機會

郭麒麟15歲上臺開始講相聲,16歲開相聲專場,現僅23歲就看起來如此老到。陳佩斯的兒子陳大愚也在父親的教導下出演了200場話劇,才有今天的成績。


5歲女寶如此在意朋友感受,為何同伴關係不好(含單親教養建議)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不經過多年的歷練就能“遊刃有餘”的,如果您如此看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就得多給孩子創造更多與同齡人相處的機會,多帶孩子積極參與戶外活動,與同齡人相處,此時多觀察鼓勵,創造交往機會,少評價與比較。


3、家長獨立撫養孩子,避免不同撫養人之間的教育不一致

儘可能減少對姥姥的依賴,自己獨立撫養教育孩子,依賴減少,姥姥的影響也會相應削弱,目前,媽媽是影響與教育孩子首要人選,姥姥姥爺只是協助。


另外,由於諮詢的家長已與孩子爸爸離婚,如何應對單親家庭的家庭教育問題,諮詢老師也給出了建議。


單親家庭的教育建議


1、告訴孩子離異的事實

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告訴父母離異的事實,讓她知道,有哪些不同之處,哪些東西永遠不變,比如對她的愛,簡單告訴原因,明確絕對不是孩子的錯,這是大人的事情,大人能夠處理好的。減少孩子的心理內耗。


2、父親角色的延伸 

比如舅舅的適當參與,比如大學校園裡的大哥哥,或者教練等,孩子能從他們那裡吸收或彌補父親角色的缺失,或者說是錦上添花。


3、媽媽的自我滋養,是孩子幸福感的榜樣 

媽媽要好好愛自己,找到滋養自己的方式,遇見自己的愛情等。你勇敢面對生活的樣子正是孩子想要看到的。

加油!相信您的孩子,未來可期。


此案例諮詢老師:李志霞

兒童心理成長簽約諮詢師,七年心理學學習及實踐經驗,親子活動講師。2018年“家庭教育四進松江-童心悅讀”活動教師,曾任雙語幼兒園教師,中科院心理所兒童心理發展研修深造。擅長兒童心理成長,媽媽心理健康,親子關係、家庭關係及教養指導,線上線下服務案例數百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