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本文首發自新華日報社369融媒創新工作室旗下微信公眾號: 江蘇1號 (ID:gh_3b06d4825686)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疫情嚴重的地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區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2月10日,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

2月12日,總書記又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江蘇作為經濟大省,如何一手把好疫情防控之關,一手掌好經濟發展之舵?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有序恢復經濟社會秩序,保住江蘇產業鏈優勢,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咬定全年目標不動搖,在降低疫情影響中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眼下,江蘇經濟面臨的“考題”有哪些?

考題①:

傳統服務行業受到衝擊較大。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住宿餐飲業和文化體育娛樂業受到深度影響,此消彼長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數字經濟新業態十分活躍。

考題②:

商品消費需求暫時嚴重抑制。正常情況下春節期間消費約佔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住宿餐飲業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的10.5%,消費對我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相比較SARS影響更為嚴重些。隨著天氣轉暖和疫情緩解消費將會明顯反彈,同時較快增長的網上零售佔比已達15%,全年來看有望得到正向修復。

考題③:

企業復工復產困難加大。由於疫情導致的生產配套、物流運輸、企業復工阻滯,影響到企業供應鏈暢通,企業復工復產比往年困難加重,產業規模大、用人需求大的蘇南地區受到影響可能要大些。

考題④:

穩外貿穩外資面臨新挑戰。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被世衛組織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些國家和地區會對我提高出口產品檢驗檢疫要求,甚至減少或暫停進口商品,嚴重製約企業承接新訂單的能力和意願,部分企業可能面臨交貨延期或完不成訂單被外商索賠。另外,出於對於疫情的擔心,外商投資將趨於謹慎。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部分行業受到衝擊的形勢,江蘇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江蘇依舊有信心、有底氣。

現代經濟學一般原理認為,決定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主要受資本積累、科技創新、制度優化以及勞動生產率變化等因素影響。

而江蘇經濟恰恰具有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特徵,經濟規模已接近10萬億元,相當於2001年全國的經濟總量,現在物質基礎並沒有減損,消費能力僅是暫時抑制

況且疫情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短期的,目前經濟運行形有波動、勢仍向好,不會改變江蘇經濟平穩運行的基本態勢。

當前,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眾志成城抗“疫”,倍加需要有效穩定市場信心,倍加需要正確引導社會預期,這樣,經濟就能夠儘早迴歸到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為早日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江蘇給出了堪稱“快、準、穩”的路線圖:

推動生產企業復工復產:

江蘇此前發佈的《若干政策措施》50條中,首條政策就是復工復產。對於企業復工主要存在的“四難”:員工返崗難、物流運輸難、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難、企業自身防控難問題,江蘇堅持安全可控、系統推進、分步實施,穩妥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儘快暢通經濟循環,保持產業鏈總體穩定。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近日,江蘇省政府研究通過了《2020年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安排220個省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5410億元。特別是為應對此次疫情,新增安排南京市第二醫院(省傳染病醫院)擴建等公共衛生項目。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江蘇現有市場主體超過1000萬家,其中中小企業突破300萬家,去年規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近6.9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超過3800億元。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專門印發《關於支持中小企業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 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蘇政辦發〔2020〕5號),從減輕企業負擔、加強融資支持、減免稅費租金、援企穩崗政策等方面給予22條特殊支持。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等8部門聯合出臺金融支持防控疫情“二十一條”。中小企業穩,就業和經濟基本面就有了堅實基礎。

加強農業生產:

最近,省委將下發《關於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當前“三農”工作的通知》,省農業農村廳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重要“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的政策意見》。

穩定社會就業:

據初步測算,今年全省約有200萬城鎮戶籍人員需要在城鎮就業(大致包括高校畢業生55萬人、中職院校畢業生30萬人、城鎮高中畢業未繼續升學的學生及復轉軍人等5萬人,結存和新增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約110萬人),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就業壓力有所加大。

近日,省人社廳相繼出臺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保用工的工作措施》和《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推動農民工有序返崗的意見》,進一步優化招工服務、鼓勵企業靈活組織生產、強化援企穩崗政策支持,以及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穩住外貿市場份額:

江蘇外向型經濟發達,外貿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7,實際利用外資居全國首位,外貿外資事關江蘇在全球產業分工格局中的競爭力。

省商務廳已經出臺了《關於做好全省經濟開發區內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工作的通知》《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加強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還即將出臺穩定外資外貿的政策措施,包括突出重點地區、重點園區和重點外貿企業,積極協調解決供應鏈和物流、通關便利性等問題。

煤電油氣保供:

江蘇是能源消費大省、資源稟賦小省,全省96%的煤炭、95%的石油、99%的天然氣依賴區外供應。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江蘇第一時間制定了《煤電油氣保障工作方案》,印發了《關於做好疫情期間能源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目前,能源供應儲備充足。

培育新興經濟增長點:

這次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新增長點的發展機會,特別是促進了網上辦公、遠程教育、生鮮配送以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健康醫療等業態的發展。

這次文旅行業儘管受到疫情較重影響,但發展潛力大、帶動力強,近期江蘇出臺了《關於支持文旅企業應對疫情防控期間經營困難的若干措施》,從省級文化和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中調劑安排1億元作為紓困幫扶資金,提前下達2020年旅行社企業獎補資金等6個方面政策措施,成為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臺的文旅行業專項扶持政策。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抓好安全環保:

為彌補疫情損失,大量復工企業可能開足馬力抓生產、趕工期,安全隱患可能隨之增多,必須壓緊壓實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近日,省安委辦下發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將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和安全生產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堅決守好安全生產這條底線、紅線、生命線。

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江蘇主副食品價格平穩,零售市場肉禽蛋魚價格穩中有降,農產品批發市場貨源豐富,超市主副食品供應總體穩定。為切實做好民生商品穩價保供、兜住民生底線、牢牢守住“三保”底線,近日,省發改委已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價格異動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2020年江蘇重大項目一覽: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疫情期間江蘇經濟面臨“四大考題”,“蘇大強”給出啥答案?

製圖:江蘇經濟報

策劃:杭春燕

頭條號關注“新華日報經濟新聞部”,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