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的新爆發

恆大的新爆發

這是他的一貫作風。

  文 丨 華商韜略 安小曼

  利好和利空,看似來得突然,實際都是必然。

  【爆發式的增長】

  去年,馬雲在退休前一個星期的一場演講中說,淘寶到今天為止發展很快,

  最重要的就是七天無理由退貨。

  今天,率先讓買房也能像淘寶一樣無理由退的恆大,也迎來了網絡銷售的爆發式增長。

  2020年2月16日上午9點,恆大首次披露了網上銷售的業績情況:

  僅3天,客戶認購房屋47540套,總價值約580億。

  按照當前的認購頻率計算,未來幾天,恆大網上認購數量將突破10萬套,按照認購轉化70%計算,銷售成交將達7萬套,實現銷售金額600億。

  三天來,全面實施網上銷售的恆大,開啟了VR線上看房、線上選房、線上購房簽約的一條龍服務,但最重要的是,恆大用兩條“可退”獲得了用戶信任:

  定金可退,房子可退。

  即日起至2月29日,只需在“恆房通”平臺線上繳納5000元定金並簽署《商品房網上認購書》,即可預定全國恆大樓盤房源。

  “定金可退”指的是,如預定樓盤價格下調,可獲補差價,並可無理由退房;若用戶預訂的房源被搶走,恆大將雙倍退還定金。

  “房子可退”呢?根據恆大官方的《無理由退房承諾書》顯示:

  自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及《無理由退房協議書》之日起,至辦理入住手續的任何時間,均可享有無理由退房權利。

  

恆大的新爆發


  “不買白不買”,不管是買生活用品,還是買房,“無理由退”這四個字都給予了用戶莫大的心安,也支撐線上交易規模愈發宏大。

  當然,想要把線上交易規模做大,最直接的辦法還是贏得更多用戶。為此,恆大充分利用了平臺化的銷售機制,使得恆大賣房幾乎成為一場“全民銷售”。

  2月10日至2月29日期間,恆大面向兼職銷售員推出重大獎勵活動,如每邀請1位新用戶可獲10元獎勵,推薦親朋好友成功購房可獲房屋成交額1%的佣金、推薦意向客戶成功購房可獲每組100元獎勵等。

  

恆大的新爆發


  經恆大預算,僅在2月內,他們將為此支付超6.5億元。

  3天,銷售戰績封神,只是因為今天的幾條政策?

  【是收穫播種,不是臨時抱佛腳】

  2020年2月9日,一位年輕小夥子的直播上了熱搜,這是一名置業顧問。直播中,一身黑色西裝的他,一邊介紹房子,一邊耍著雙截棍說:

  搞流量,太難了。

  但是3天創造580億業績,獲新增用戶300萬,被恆大這麼一搞,流量怎麼就看起來這麼不難?

  因為這一切,只是恆大厚積薄發。

  2013年,經過了黃金時代的野蠻發展,產能過剩和樓市泡沫讓國內外一片悲觀。江湖另一邊的馬老師卻登頂中國首富,阿里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錢和人才開始湧向互聯網業。

  一年後,權威人士開始從幕後走到臺前,房地產突然從冰凍三尺,反轉至烈火烹油。與此同時,恆大上線了一個類似互聯網的平臺——恆房通。

  之所以說這個平臺像互聯網,是因為它正試圖把所有人連接起來。

  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該平臺推薦購房者,並因此獲得佣金獎勵。無論是置業顧問、普通市民……還是恆大的老業主都可以註冊“恆房通”。

  在成功註冊“恆房通”之後,購房者可以通過該平臺瞭解恆大旗下的樓盤信息並獲得購房優惠;擁有客戶資源的用戶,則可以申請註冊成為恆大兼職銷售員,通過該平臺向恆大推薦購房者,並在房屋成交後獲得佣金。

  這是一種全民營銷的營銷模式,依託互聯網,恆房空開始嘗試建立起一個跨區域的立體式營銷網絡。

  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

  而對恆大來說,恆房通就是他們的“互聯網+”,實現了線下和線上的一個閉環。在這個閉環裡,客戶、業主、經紀人實現了緊密連接,三方將收集而來的信息上傳至平臺,彙集成一個準確的數據庫。


恆大的新爆發


  兩會結束的一個多月後,恆大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宣佈了一個震驚行業的消息:自2015年4月16日8時起,恆大全國所有樓盤住宅,從簽約付款至辦理入住手續止,均可無理由退房。

  這在中國房地產歷史上,前所未有。

  是的,恆大的“無理由退房”從5年前就開始了。一邊在恆房通上積累用戶,建立全網營銷,提高銷售效率,一邊對用戶培養信任感:

  這事兒恆大已經做了五年。

  事實也證明,不只是在今年的這3天,過去的幾年裡,恆大鮮亮的成績單背後都有恆房通和用戶信任的貢獻。

  如今,恆房通累計用戶數超過1000萬人,其中恆大員工14萬人、恆大老業主147萬人,其餘83%皆為各行各業社會兼職銷售、以及房產專業中介人員。

  在這張龐大的銷售大網上,恆房通平臺已累計發放佣金和獎勵共計近100億元。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網上賣房同樣不新鮮。但不同於諸多大力跟風的互聯網同行,恆大從未臨時抱佛腳,今天的爆發式增長,只不過是早早栽下的樹木成了林,關鍵時刻派上了大用場。

  回頭看看,這不過是恆大的一貫作風。

  【恆大的一貫作風】

  2010年,許家印用2000萬買下了廣州足球隊的全部股份,從此這支球隊改名:廣州恆大足球隊。一年後,許家印在恆大新聞發佈會上,為恆大定下了目標:

  5年內,必須拿亞冠!

  後來,僅用了2年半時間就拿下亞冠的恆大被人們說:

  恆大運氣太好了!

  


恆大的新爆發


  ▲恆大足球登頂亞冠

  但瞭解許家印的人都知道,和這次的爆發式增長一樣,恆大的成功從不是隻靠突如其來的運氣,而是一以貫之的自有風格。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肆虐,很多地產大佬都慫了,溫總理說:

  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此後一年,恆大土地儲備擴張8倍,人們說他是在冒險,以高負債換土地大儲備,若土地貶值,這會成為公司的災難,但若土地增值且現金流和運營能力足以支持其高速發展,則意味著更高的利潤回報。

  如今,土地的價值讓我們必須承認,許家印當初抄了個大底。

  馬老師登頂中國首富前的那年,房地產大佬的江湖排位和座次蒼黃翻覆。2015年,新一輪房價普漲前的最後悶局中,不少同行都在謀求退出,許家印卻接連耗資超過600億,從同行手中收下總建面超過1700萬㎡的15個大型項目。很多人說:

  許家印盲目樂觀,要吃大虧。

  但轉眼間就迎來了2016年的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暴漲,恆大一年前收來的不少項目都可以直接轉身出售,這還為其問鼎世界做出不小貢獻。

  同一起跑線上,別人跑得更快,這對恆大來說,是絕不容許的事,也是過去20多年,從未發生過的事。

  在速度和規模製勝的時代,恆大最敢投資,最敢借槓桿快速做大;在行業形勢轉換、經濟去槓桿之時,他又是那個先於市場行動、率先把效益放上重要位置、率先主動去槓桿的人。

  在對未來的長遠規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同頻共振上,許家印和恆大也是務實地把自己的定位和角色拿捏得恰到好處。

  事實上,成為地產一哥只是恆大的新起點,讓中國地產業從此進入恆大領跑的時代,賦予房企新意義,顯然才合許家印與恆大的脾氣。

  看上去喜歡冒險,運氣卻一直很好的許家印,實際上早就習慣了紮根於平時,打牢基礎,做足儲備,一旦看準時機,就是爆發式地回報。

  沈從文在《邊城》裡寫過一句話:

  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