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華爾街對阿里充滿了偏見。


從歷史的經驗看,無論阿里的季度財報交出怎樣的答卷,開盤後首個交易日的股價往往都是下跌。果不其然,在阿里巴巴公佈了2020財年第三財季(自然年是2019年第四季度,以下按“2019年Q4”表述)後,股價下跌1.76%至每股220.36美元。


但是,這依舊不能掩蓋阿里超預期的市場表現!


事實上,如今阿里的市值已經超過了6000億美金,成為了僅次於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之後的第五大科技公司。


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不過,相信很多人會問,憑什麼利潤更高的阿里,市值卻遠遠落後於亞馬遜呢?


01

各項財務數據均超預期

先說營收和利潤情況。


阿里2019年Q4營收1614.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67%;淨利潤為501.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9%。


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雙雙超出預期!


要知道,同期亞馬遜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別只有20.8%和7.96%。也就是說,在阿里現有的體量下仍能夠維持現有的市場增速,難能可貴。


再看核心零售商業數據。


根據財報顯示,中國零售商業移動月活用戶為8.24億,單季增長3900萬;年度月活用戶數為7.11億,其中超過60%的新增用戶來自欠發達地區。


也就是說,過去一年阿里在下沉市場上取得了優異的表現!


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另外,2019年12月,由淘寶直播產生的交易額及月活用戶增長,均同比超過了1倍,全年由淘寶直播帶動的就業接近400萬。天貓雙十一期間,經過支付寶結算的成交總金額為2684億元,同比增長24%。


其中有15個品牌闖入了“10億元俱樂部”,299個品牌闖入了“億元俱樂部”。


接著看創新業務。


財報顯示,2019年Q4菜鳥網絡收入為75.18億元,同比增長67%;本地生活服務收入為75.84億元,同比增長47%。另外,以盒馬、高鑫零售為代表的新零售業務,在2019年Q4同比增長達128%。


儘管在阿里巴巴的商業版圖佔比中很低!


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最後必須要說的是阿里雲。


亞馬遜的估值之所以那麼高,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其AWS業務為其提供了絕大部分利潤。


在2019年Q4季度,阿里雲的季度收入為107.21億元,同比增長62%,首次季度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阿里雲的市場份額為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儘管增速有所回落,但仍遠遠高於AWS的增長速度。


順便提一下,根據相關的報道顯示,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動辦公應用“釘釘”在2月6日首次超過了微信,在蘋果應用商店和MAC電腦端應用商店中,下載量均居免費排行榜第一名。


根據官方消息,釘釘目前在家使用釘釘進行辦公的人數已經超過了2億!


也就是說,釘釘作為社交夢的延續,被阿里寄予厚望。


02

為什麼阿里的估值比亞馬遜低?


從財報上來看,阿里可以稱之為一家極其優秀的公司。儘管外界盛傳其電商核心業務遭遇了發展瓶頸,但最終證明總是被打臉。


可是為何,在利潤總額和增速遙遙領先的情況下,市場估值卻遠遠落後亞馬遜呢?


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在我看來,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相比於全球科技公司來說,阿里巴巴仍然只是一家中國本土公司。


隨著亞馬遜全球開店戰略的推進,如今其商業版圖遍佈全球各個國家,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公司。但是,阿里巴巴的業務版圖卻幾乎都在中國。


也就是說,在美國資本的看來,阿里巴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中國企業,而非全球企業!


其次,相比於平臺公司,資本市場更青睞自營模式。


眾所周知,阿里的口號是“讓全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實際上,這與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截然不同。


與亞馬遜的自營模式相比,阿里只是靠著平臺收取佣金和服務費,因此在外界看來,其盈利潛力遠遠不如走自營的亞馬遜。


儘管最近這些年來,亞馬遜的自營收入佔比快速下降,但其實是得益於新業務的發展。

也就是說,自營模式作為營業收入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依舊被外界看好。


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再有,新業務尤其是雲業務的領先優勢,為亞馬遜構建起了強大的競爭力。


儘管阿里雲近些年的市場增速遠遠高於亞馬遜,但是其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仍然偏低。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AWS的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了50%,但阿里雲僅有4.6%。


更重要的是,儘管阿里雲增速遠遠超過了AWS,但其依舊處於虧損的尷尬境地!


最後,與亞馬遜一家獨大不同,阿里巴巴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


一方面,在全球化的進程中,阿里必然招致亞馬遜的阻撓;另一方面,在本土化市場,阿里又面臨京東、拼多多以及眾多垂直電商的競爭。


換言之,阿里的核心業務至始至終遭受著嚴重的挑戰!


03

在數字化時代

阿里能夠趕超亞馬遜嗎?


實際上,在2015年之前,亞馬遜的市值低於阿里巴巴。


那麼,分水嶺是什麼呢?


分水嶺在於,當年AWS在全球市場份額不僅佔據了第一的位置,而且還首次實現了盈利。受此影響,連續虧損了十幾年的亞馬遜也扭虧為盈。


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的背後,估值為何總是比亞馬遜低?


在那之後,亞馬遜顯示出了強勁的賺錢能力!


如果以2015年1月的股價為截點,那麼如今阿里巴巴的市值僅僅增長了一倍,但同期的亞馬遜卻增長了5倍!


那麼,在押注數字化時代,以及大力發展雲業務的阿里巴巴,還能夠實現逆襲嗎?


一方面,儘管阿里雲仍面臨著虧損,但是其市場佔有率在中國市場乃至亞太市場都處在遙遙領先的位置;另一方面,隸屬於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也早已經成為了金融領域的寡頭,具備強勁的盈利能力。


而且,阿里在物流、零售和數字娛樂領域的投資,也初步顯示出了巨頭的跡象。更重要的是,儘管阿里的全球化佈局仍處在初步階段,但由於其牢牢控制了中國乃至亞洲市場,再加上其正在加快全球投資步伐,未來還是值得想象。


當然,如果要說潛在的不確定性。


那就是,當亞馬遜已經將目光瞄上了遙遠的外太空,而阿里還在做著地球人的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