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手記:用心理學中的“狄德羅”效應改變自暴自棄的孩子

自暴自棄

每一個不求上進的孩子都有一個特殊的家庭或對其不聞不問的父母。

小源的家庭就是這樣特殊的家庭,父母離異,跟爺爺在一起生活。他的母親是銀行的一名普通的職員,父親做生意。離異的家庭也並非都產生問題兒童。只要處理得當,孩子受傷的程度會大大減輕。

曾經的他也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是父母離異之後他就變得墮落了,學習上不思進取,說謊、懶惰的習慣日益滋生。

這也難怪,平時都是老人帶,做父親的偶爾才有時間去照料他,週末才能回到母親的身邊。家庭中缺乏父愛、母愛的氣息。有的只是死寂的一天天重複。難怪身上的惡劣的品質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重。

帶過他的老師說,他三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是相當出色的,到了四年級以後,他的學習成績才一落千丈。

我六年級接手的這個班級之後,我發現了他和其他同學的不同。他的個子瘦瘦的、小小的,弱不禁風,還經常生病,去南京上海診治都不能徹底根治。生病請假也是時常有的事。

他經常不做回家的作業,語數英老師都對他的這種行為深惡痛絕。耳提面命、批評呵斥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我也曾找他談過話,讓他認識到他的自暴自棄不會讓任何人有任何損失,最終傷害的只是他自己。我說人最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讓他拿出勇氣來改變自己。那次談話我說得很誠懇,對他的不幸遭遇也充滿了同情。但是我高估了我勸導的效果,雖然他點頭稱是,但從之後的行為來看,他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作業照樣拖拉、不做,上課注意力依然不集中。

第二次我再找到他時,我沒有了上一次的耐心和同情。直言不諱表現出我的不滿。

批評復批評,批評何時了?有時我也會問自己。既然批評達不到目的,那麼換一種方式怎麼樣呢?

我想到了狄德羅的這個故事,有人送狄德羅一件質地華美的長袍,但是他覺得身邊的傢俱、地毯、書房都無法配得上他的長袍,所以他為了配上這質地華美的長袍,他更換了家中的所有東西,這就是配套效應。我要送給他一件華美的“長袍”,希望他能改掉身上不能與“長袍”相對應的缺點。

抓住機遇

有一次作文課,交流的內容為“我的拿手好戲”。很多同學都交流了自己的故事,同學們興致很濃厚,教室裡歡聲笑語不斷。他似乎也被感染了,以前他在課堂上總是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根本不去聽老師講課,這次作文課明顯能夠吸引了他的興趣了。在很多同學都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之後,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也舉起手來了,破天荒第一次,我異常興奮,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讓他發揮。

他說自己喜歡玩魔方,並且怎樣從二階魔方到六階魔方進階的過程,他眉飛色舞地說著,看來他是真的熱愛玩魔方,他說得很激動,表達也很流暢,我頻頻點頭表示滿意,倒不是我為了“捧”他而刻意這樣做的,他說得真得很不錯。儘管他說了很久,他說完也下課了,但是我沒有打斷他說話,讓他一直說下去。

課後他上衛生間(因為衛生間在辦公室旁邊),我一路摟著他的肩膀:“從你剛才的發言中,我看到了三年級的你,那時的你就是這樣的優秀!”

他的兩眼也有了光彩。

之後,他的話也多起來了,甚至主動向我報告班級的不文明現象。我發現他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孩子,無論什麼時候跟我說話,他都會加上對我的稱呼。

我知道我送出了一件“優秀”的睡袍!

他的反應還算機敏,但是他從四年級來就沒有認真地學習,他的學習力也逐漸減退,但是最近的表現還差強人意。默寫正確率高了,做題的正確率也在提高。

開始改變

小源有回家不做作業或漏做作業的壞習慣,我和他達成一個協議,放學把作業做完之後再回家,他也欣然同意了。

有好幾次,我送完路隊之後發現他在教室裡揮筆疾書。

“你可以回去了。”我對他最近一階段的學習上積極的態度也逐漸滿意起來。

冬天,天黑的很早,此時已經6點多了,教室裡只有他一個人,我動了惻隱之心。

“我把這些作業寫完再回家。”他的語氣聽起來很堅決。

“還有多少沒有寫完?”

“只有一點了。”

他的回答讓我很滿意,他拖拉作業的習慣終於被矯正了,課堂上也比以前認真了很多。

人最難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希望他朝著向善的路走得越來越順暢。

反思

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給學生一件“劣質的睡袍”——批評、指責,你會發現,你給他一件“劣質的睡袍”,他也會用相應的行為“配套”這件睡袍。

不論是好的現象還是不好的現象,我們都可以給他一件“優質的睡袍”,我相信他會為了這件優質的“睡袍”而配套自己的行為的。


班主任手記:用心理學中的“狄德羅”效應改變自暴自棄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