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返城在即,“活兒難找”之外,還有“三關”要闖?

每到過年前後,“返程”和“返城”都是農民工繞不開的最重要話題;如今疫情正在逐漸好轉,比往年在家時間都長的農民工們,也要紛紛踏上“返城”路——然而與往年相比,本次特殊時期的農民工“返城”高峰,確實有些不太一樣。

農民工返城在即,“活兒難找”之外,還有“三關”要闖?

“活兒難找”

大家都知道,雖然復工復產的哨聲已響,但是不少地區仍在審時度勢,很多行業和企業仍然處於關停狀態。這種情況下,本是用工高峰期的“小陽春”,如今的接納能力也明顯下降。有農民工表示:自己之前一直打工的工地,起碼要到3月中旬才能開工,但是家裡不能沒有收入來源,自己四處找活兒也找不到。好在目前全國各地的工廠和企業都在有條不紊地復工復產,農民工“活兒難找”的問題應該很快就能解決——實際上除了“找工作”之外,農民工還有“三關”要闖。

農民工返城在即,“活兒難找”之外,還有“三關”要闖?

村子

眾所周知,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傳播能力上似乎更勝當年“非典”。這種情況下,隔離防控的命令一下,全國各地都迅速採取了“最嚴苛”的措施;尤其是在很多村子裡,封路、堵路的錯誤做法十分常見,給農民工外出打工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有的村子往往只留下一條進出通道,其餘道路全部用土堆或者石頭堵上,車輛根本無法通過——這對於需要坐車輾轉的打工者來說,無疑是很難通過的“第一關”。

農民工返城在即,“活兒難找”之外,還有“三關”要闖?

火車站

今年進城坐火車,很多農民工可真是“開了眼”:從進入火車站範圍開始,一道道的測溫檢查點無疑令人神情一緊;坐上火車之後,發現以往人擠人的返程高峰已經不見,反倒是乘客都不願挨著坐、還都往車廂兩頭空氣流通處擠……根據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今年春運40天,我國的客流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5%之多;從2月11日開始,鐵路運輸旅客人次已經連續4天低於100萬,累計退票數高達1.15億張……因此,對於打算返城的農民工來說,想要闖過這一關——照顧好身體、戴好口罩才是第一位的,不然恐怕火車都上不了;如果同車出現發熱病人,那麼自己恐怕也要進行暫時隔離。

農民工返城在即,“活兒難找”之外,還有“三關”要闖?

打工地

到了打工地之後,農民工還要過一關——心理關。平時幹活戴手套、戴全帽,這次還要加一樣——口罩。吃飯的時候也很“奇怪”:以往一群人圍在一起扎堆兒吃飯的熱火場面不見了,諾大一片食堂,左一個右一個都離得遠遠地。睡覺的時候考慮的就更多了,畢竟農民工的宿舍可不是單間,往往好幾個人擠在一個扣板房裡:彼此之間來自五湖四海,天知道“睡在上鋪的兄弟”之前接觸過什麼樣的人。不過等到正式開工十幾天、超過病毒的普遍潛伏期之後,這些農民工自然能夠放下心來。

農民工返城在即,“活兒難找”之外,還有“三關”要闖?

2020年,罕見的疫情給了國人思考的機會,當還有很多人宅在家裡時,農民工們為了生計已經踏上征程——闖過的“三關”,每一步都是辛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