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親愛的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本文分享的主題是孩子厭學怎麼辦?

厭學,指的是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並在客觀上明顯表現出來的行為。具體表現為學習效率低下,感到學習非常枯燥,毫無興趣。如果家長不督促,很少主動學習。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很少主動去弄明白,一提到學習就頭疼。根據厭學的程度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表現。輕者,表現對上學不感興趣,但迫於家庭或外界壓力又不得不走進學校,在校學習狀態消極,學習效率低下。重者,可能會從心底產生對上學和學習的厭惡情緒,最終可能會選擇退學、離家出走等極端行為。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一、中小學生厭學行為調查‍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1.問卷調查結果


關於中小學生厭學的現狀,就厭學率基本形成了一致的結論。厭學率基本在 14%到30%之間,而且男生的厭學率高於女生且厭學率,男女生厭學率隨年級升高而提高,並存在顯著差異。

從已有文獻中可知,中小學生厭學的現狀很早就已顯現,且不僅僅侷限於性別、年級及城鄉之間的差別,還存在著學科之間的差別。有的學者經過調查指出,中小學生厭學明顯具有學科性,厭學科目主要集中在數學和英語方面; 還有的學者認為,學生厭學某一學科與授課教師的授課方式、人格魅力等方面有關。

有一項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科研數據顯示,對我國不同地區的中小學生厭學情況進行調查發現,中學生存在厭學比例介於10%—54.6%之間,小學生存在厭學比例介於14.9%——28.6%之間,不同地區存在差異,城市厭學率遠高於農村。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2.厭學行為的具體表現:


在作業完成方面,研究者認為帶有厭學傾向的學生有多種表徵,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層次的表現: 輕者表現為應付作業,即在做作業時少做、漏做、字跡潦草,同時心不在焉,邊做作業,邊玩耍; 中度表現為抄襲作業,以應付老師檢查; 重者表現為抵制、拒絕做作業。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3.厭學的程度


一是輕度厭學。通常表現為能堅持上學不曠課,偶爾會對某門課程或對某位教師產生厭煩,討厭上某門課程或不願聽某位教師的講課。

二是中度厭學。通常表現為經常曠課或經常對某門課程或某位教師產生厭煩,上課經常睡覺,不做作業,某門課程或所有課程的學習成績差,在學習某門課程或所有課程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如頭痛等生理反應。

三是重度厭學。通常表現為拒絕上學,因被父母逼迫上學而逃學或離家出走,對所有課程均不感興趣,對書本、教師甚至“逼”他上學的父母充滿恨意,討厭閱讀、聽課和做作業,一提到讀書學習便會出現諸如頭痛、嘔吐等生理現象。

在這些厭學的表現中,有不少學生是因為教師和家長的逼迫所表現出的行為,有的學生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從而產生過激的行為。同時,這些厭學的表現也反映出了,現在中小學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不得當,家長對學生的教育不得法以及同伴之間的影響等問題。‍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二、厭學行為背後的原因分析‍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當孩子出現厭學表現的時候,家長們往往只從行為表現上去評判孩子,給孩子貼上一個叛逆、粗心、腦子笨等標籤。然後採取一系列的壓制措施。

殊不知,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有學習和發展的願望,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困難,而產生了求助、減少傷害、無助等心理狀態,這些心理因素很容易被家長忽視,所以孩子無法得到針對性的有效幫助,感覺不被理解,因此無意識中和家長產生持續的對抗。

家長因為看不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導致為孩子提供的幫助收效甚微或根本無效,讓自己長時間的陷入盲目焦慮甚至失控的狀態。

厭學的表現和影響因素


學生厭學情緒的形成非常複雜,有學校、家庭、社會、學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

1. 學校因素:學校教學、管理及人際關係等因素的不良影響會誘發學生的厭學情緒,有的研究者認為學校的環境、教師給予的壓力以及與同伴之間的關係,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也有的研究者認為學校的教育教育方向偏差、教育方法不當,教育體制、教師隊伍結構不健全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2. 家庭因素:學生家庭教育欠缺,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有的研究者認為,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是因為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家庭成員心理不健康、家庭關係不融洽或家庭破裂及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

3.社會因素:社會因素方面主要是指不良的社會環境,如讀書無用論,許多家長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由於現在大學擴招,使得許多人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這便使得部分人認為讀那麼多書無用,還不如早幾年到社會上打拼,掙錢貼補家用。甚至有少部分讀書少的人,還賺了大錢,這便給持讀書無用論的人樹立了效仿的榜樣。同時,社會中存在很多不良的文化,如網絡暴力遊戲,色情網站,以及不良的書籍,都會對學生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4.學生自身因素:有的研究者認為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是因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方法及學習信心,從而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有的研究者認為,中小學生厭學的自身因素包括學習方法不當,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目的不明確、存在性格缺陷( 如: 意志力差,性格脆弱、自卑、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 、人際關係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