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2020一定會比19好嗎?


基金:2020一定會比19好嗎?


2020年開局1個多月,創業板在飛,科技主題也在飛。這出乎了之前大部分人的預料。市場很強,中小市值很活躍,投資者很Hi。

股市賺錢效應的強化,刺激了新基金髮行市場變得火爆,產品首募一日售罄、按比例配售的頻率逐漸高了起來。

2020年基金市場有多大的發展,又會有多少想象空間?在試圖得到問題的答案之前,先讓我們回顧下2019年基金市場的驚喜變化。相信大家看完下文,一定會跟資管君得出一樣的結論——2020年將是充滿期待的一年


1、基金髮行、規模增長大年

2019年,國內公募基金取得了規模、業績雙豐收,爆款基金頻現,發行數量和發行份額也雙雙創出歷史新高,科創主題基金、MOM等不少創新產品出現,浮動利率、量化對沖基金也重啟審批,投顧試點等對公募基金影響深刻的制度變革也快速推進。

截至2019年底,國內公募基金數量達到6544只,管理總規模增至14.77萬億,創歷史新高,較2018年底的13.03萬億,同比上漲13.35%。其中,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規模合計3.19萬億,同比增長45.94%,說明行情向好的背景下,權益類資產受到投資者追捧。

基金:2020一定會比19好嗎?

截至2019年底,國內共有127家基金管理人。剔除貨幣基金和理財債基後,資產管理規模排名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別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規模分別為4052億元、3416億元、3334億元。(上海證券報,根據四季報統計)

過去的一年,同樣是公募基金最火熱的發行年,共成立1040只基金,總髮行份額為1.41萬億份,發行數量和發行份額都再創歷史新高,並且爆款頻出。其中發行份額最大的偏股基金是匯添富紅利增長A,發行份額為70.82億份,發行份額最大的被動股票基金是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發行份額高達167.35億份。(Wind數據)


2、基金收益、分紅大年

2019年,“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觀念再度盛行,因為主動偏股型基金整體表現是五年來最好的一年。

過去的一年中,共有5只公募基金年內收益翻倍,其中廣發基金的劉格菘是最大贏家,一人包攬主動偏股型基金前三名,其中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基金以121.69%的收益率奪冠。華安媒體互聯網位居第四,年內收益率101.7%,銀華內需精選位居第五,收益率100.36%。

可以說,過去的一年,是成長型基金經理否極泰來、大獲全勝的一年,不過很多曾經名噪一時的成長型基金經理卻沒能熬過2015年至2018年的低迷期,缺席了這場盛宴,比如2018年6月曾經盛極一時的任澤松卸任基金經理並離開中郵,2019年1月易方達宋昆卸任並淡出公募圈,而劉格菘則於2017年初從融通基金跳槽至廣發基金,經歷了低迷與蟄伏,終於再次嶄露頭角。

在業績亮眼的同時,公募基金分紅也十分大方。2019年共有1879只基金(A/B/C類分開統計)分紅,分紅總額達1291.04億元,同比增長23%,創下了近三年新高。其中有11只基金分紅超過10億元,分紅前三名分別中銀瑞福浮動淨值型C(貨幣型,36.88億)、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型,24.09億)、博時主題行業(混合型,15.23億)。分紅可以讓投資者落袋為安,提升投資者持有體驗。(中國證券報,Wind數據)

3、產品創新、制度改革大年

2019年,不僅是公募基金規模、業績的大年,也是改革創新的大年,很多新型基金產品誕生,不少對行業發展影響深遠的制度出臺。

過去的一年中,乘著科創板設立的東風,共有4批新型的科創主題基金獲批,從最新投資回報來看,首批科創主題基金平均回報達36.60%,其中南方科技創新A收益率最高,為52.83%。

除了科創主題基金,首批四隻MOM基金也於12月25日開始上報,勇於嚐鮮的是招商基金、平安基金、創金合信三家公司。MOM基金,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是指基金經理不直接管理,而是委託給其他的一些基金經理來管理基金資產或提供投資建議,通過“集體智慧”提高了產品的策略豐富度,平滑淨值波動。

除了新型基金產品的推出,不少產品類型在時隔多年重新開閘,比如2019年11月浮動管理費率基金、12月量化對沖基金重新開閘。當然圍繞浮動費率基金的爭議不斷,有的認為有助於實現與基民利益捆綁,有的認為又在開徵智商稅,但不管如何,這種產品有助於使公募基金從相對排名轉向對絕對收益,更重視風控,關注基民盈利體驗。


基金:2020一定會比19好嗎?


2019年,公募基金還有一個重大的制度變革,那就是投顧業務試點的開展。首批是五家基金公司華夏、嘉實、易方達、南方、中歐,第二批是騰安基金、螞蟻基金、盈米基金三家獨立的基金銷售機構。投顧制度有利於發揮專業機構的投研實力,為投資者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並允許全權委託代客戶做出具體的投資操作。

投顧制度主要是希望推動財富管理行業從“賣方代理”向“買方代理”的轉型,向投資者提供全程的指導和陪伴服務,傳播正確的投資理念,減少短期化、情緒化的操作,獲取中長期穩健的收益。

4、更好的未來

回顧2019年,公募基金獲得了大發展,展望2020年,公募基金依然大有可為。

發展權益市場將成為資本市場主旋律,國家不僅大力放寬外資的准入門檻,還積極的推動A股納入MSCI等國際主流指數,還放寬了金融機構的外資持股比例,推動金融領域的開放,藉助“鯰魚效應”,改善國內的投資環境,提高國內金融機構的能力。

高層也希望營造一個慢牛的市場,鼓勵居民儲蓄向權益產品搬家,改善國內居民財富管理的結構。

因此資管君建議投資者多多關注權益類產品,優選基金耐心持有,或者通過定投平滑波動風險,或者尋求投顧服務,著眼於長期回報,分享權益市場的發展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