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諾貝爾獎,是在某個領域擁有極大貢獻才能獲得的至高獎項,中國在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為莫言,一箇中國農村出身的大文學家,是世界對中國文學的認可,更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但是,在2008年,還有一箇中國人獲得了諾貝爾獎,但他卻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令國人無比痛心,這是為什麼呢?

2008年,中國起起落落的一年,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每一箇中國人的心,悲中帶喜,喜中顯憂。廢墟下一聲聲的呼喊,都是在與死神抗爭。

賽場上一枚枚金牌。都是中國人的自豪。但同樣在這一年,在化學領域上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誕生了,那就是錢永健

這個名字或許很陌生,但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肯定很熟悉,而錢永健就是錢學森的

侄子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生於美國、長於美國

當初錢學森和堂兄弟錢學榘一同從交通大學畢業,前往美國留學,在此期間錢永健出生,之後錢學森因為要支援祖國所以毅然決然的返回中國,為國家航天建設出一份力,但是相較於錢學森來講,錢永健的立場就完全不同了。

1952年,錢永健出生於紐約,受到父親和叔父的影響,他自幼就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錢學榘還特意為他買了很多關於化學實驗的玩具。

但是沒過多久,錢學榘發現這些玩具已經滿足不了錢永健的求知慾了,後來便專門在地下室為他建造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但是因為他和哥哥錢永佑偷偷的在實驗室中製造火藥,不慎發生事故,地下實驗室被毀了。

但是錢學榘並沒有怪罪二人,只是把實驗地點挪到了室外,為他們建造了一個混凝土的露臺,免於再次失火。但是也正因為這次事件,讓錢學榘發現了兩個孩子在科學方面的天賦,並且開始有意的培養他們。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而事實證明,他沒有看錯。錢永健16歲時,憑藉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的調查項目,在全國性的“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中榮獲一等獎,這個比賽在美國的聲望極高,可謂是“少年諾貝爾獎”

之後,錢永健獲得獎學金,前往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研究肌肉的電生理學家

理查德·阿德里安。對此錢永健略有些失望,因為他想要研究的領域是大腦。

但是好在,阿德里安給了錢永健極高的自由度,讓錢永健盡情的去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所以錢永健便開始研究如何觀察大腦的神經信號網絡,並且沿著這個領域一直研究了下去。

當時錢永健的哥哥錢永佑正好從英國牛津返回,後來跟弟弟錢永健一起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

錢永健在非常年輕的年紀就已經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在頂尖科技領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的成就可以說全部來源於自己的父母,來源於美國,更來源於他自身的努力。

他的成功是先天天賦和後天努力的共同結果,但也正是因為他生於美國,長於美國,他的家國情懷也都在美國,中國對於他來說,不過是海洋對岸的一個陌生的國家而已。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我是美國人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獎典禮上,錢永健面對媒體說他是中國人時,他否認了,他說自己是作為一個美國人上臺領獎的,自己是美國國籍,他在美國出生,在美國長大,在美國接受教育,所以這個獎項是屬於美國的。

他不否認自己身體中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但是他的成就都是美國給的,所以他就是美國人,不置可否。對此,不少國人都會拿他和錢學森作比較。

錢學森當初在中國最需要他的時候毅然決然的返回祖國,為此他放棄了美國國籍,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放棄了極高的薪資待遇,冒著生命危險,回到了自己熱愛著的那片土地。

這個時候的中國,無論是經濟,技術還是人才方面都是非常欠缺的,儘管錢學森學富五車,有著豐富的知識理論,但是當時連個實驗室都搞不出來,這種環境,任誰都無法施展才華。

不過錢學森憑藉著自己極為紮實的理論知識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力,用筆、用紙、用算盤硬是把導彈給研究了出來,也發射了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為此,不少科學家都以他為榜樣,在中國的科技領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切以祖國為首的理念更是讓人們對錢學森無比的敬重。

而作為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竟然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上赫然宣佈自己是美國人,那定然會有不少的中國人表示抗議與批判,明明身體中流淌著華夏民族的血液,卻聲稱自己是美國人,這種做法與錢學森比起來,確實會讓很多人接受不了。

更是在當時中國經歷了起伏之後,迫切的期待一個好消息的時期,如此做法,招來指責也是情理之中。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但是現在回想一下,其實錢永健的做法也並無不可。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對於祖國的熱愛是來源於什麼?

是因為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在這裡生活,在這裡開拓自己的圈子,在這裡成就自己的事業,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我們自然要拿愛去回報我們的祖國,所以哪怕他在當時被列強欺辱,經濟落後,科技落後的時候,依舊會有如錢學森般的愛國者投身到國家建設中去。

這是國家凝聚力的體現,人民是國家的靈魂。而國家是人民的後盾。那麼對於錢永健來說,他所熱愛的國家就是它生長的地方,美國。這樣一來,他的作為也就不難理解了,況且他明確地表示過自己對於叔父錢學森的讚賞與敬重​,只不過自己選擇了另一種人生罷了。​

其實無論是哪個國家,什麼國籍。在科學領域上是沒有區別的,只要有一項科學研究問世,那受益的就是全世界,所以,對於錢永健來說,我們不應該一味的去指責,去怪罪

,而應該用理性的角度看待他,用欣賞的角度去認可他在科學領域的貢獻。

諾貝爾化學獎是諾貝爾獎項中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有人能夠獲此殊榮,不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應該去稱讚,去感謝獲獎者為人類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中國還是美國,亦或者英國法國,都無所謂,這些不過只是名稱而已,不論哪個國家,我們都是人類的一份子,有人為我們的發展做出貢獻,不是應該開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