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被忽略的


有些展覽,一生之中,可能只有機會看一次。


正在比利時根特博物館展出的“視覺革命”展,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關於揚·凡·艾克( Jan Van Eyck )的展覽。這位繪畫大師的存世作品很少,有 20 件左右,散落在世界各地,這次展覽彙集了一半以上,十分難得。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展覽海報


揚·凡·艾克逝世於 1441 年,那時,達·芬奇還沒有出生,佛羅倫薩還沒迎來輝煌。


在多數人的知識結構中,揚·凡·艾克這個名字出現的幾率不大,甚至有些陌生,但在藝術史上,他的地位不容忽視。這位出生於北歐小城的藝術家,不僅是尼德蘭畫派的奠基人,深刻影響到了博斯和勃魯蓋爾,更因其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又被稱為“油畫之父”。


在他之前,藝術家們多是進行溼壁畫創作,或採用蛋黃蛋清調和顏料的方式來作畫,也就是古典油畫技法坦培拉。揚·凡·艾克則改進了顏料調和劑,用摻有稀釋作用的亞麻油代替過去的蛋黃或蛋清,這樣的方式不僅易於色彩調和,便於運筆,同時不至於在夏天使顏料變質。


根據美術史家瓦薩里的記載,揚·凡·艾克最先使用了快乾油作畫,這使得畫面在一天之內就能幹透,更重要的是,用這種方法畫出的油畫不怕潮溼,這對海邊的尼德蘭藝術家來說,至關重要。


不久,這種繪畫方式被帶到佛羅倫薩,慢慢傳播開來。此種畫法,最直接的體現在了他的作品《根特祭壇畫》上,這幅畫,是藝術史上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本次展覽的重點作品。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根特祭壇畫》外觀 凡·艾克兄弟


這是一件可以打開的畫在木板上的作品。


關閉時,畫面分三層。上層是 4 位先知;中間是常見的宗教繪畫《受胎告知》,也叫《天使報喜》——天使降臨告知瑪麗亞已懷孕,併為腹中孩子起名為耶穌,為了強調瑪利亞的聖潔,這一部分的場景十分簡單,除了窗臺、壁龕和書本,別無其他;下層的 4 個畫面分兩組,中間兩位是施洗約翰和使徒約翰,兩側是唯一的現實中的人,即《根特祭壇畫》的委託者多庫斯·威德及其妻子。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受胎告知》局部——天使


1415 年,休伯特·凡·艾克應根特市長多庫斯·威德之邀為聖貝文教堂繪製一組祭壇畫。這是耗時極長的一項工程,未等畫完,休伯特便在接單 11 年後匆匆離世,之後的部分由弟弟揚·凡·艾克接手。


1432 年,《根特祭壇畫》最終完成,大家驚訝其高超的繪畫能力,揚·凡·艾克的名字不脛而走。那時,人們狂熱的追捧揚,已經忘記了休伯特,但他沒遺忘,並將自己與哥哥的名字一起署在了畫上。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根特祭壇畫》內景 凡·艾克兄弟


平日裡,《根特祭壇畫》放置於比利時根特聖巴蒙教堂的祭壇上,處於關閉狀態,只有在節日的禮拜盛會時,兩翼才有可能打開,打開的畫面,是另一番景象。


上層中心位置的是上帝,他直視前方,表情嚴肅,左手持權杖,右手舉起,做出祝福的手勢。與其威儀的面部相比,紅袍刻畫輕鬆了許多,也生動也許多,我們甚至可以感受到這件袍子的柔軟質地。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上帝


上帝兩側的分別是聖母和施洗約翰,二人面部色彩飽滿豐富,也有了表情,他們一位專注於書籍,一位若有所言。


再往兩側,是聖歌班場景和亞當、夏娃。從後兩者所展示的人體來來,中世紀晚期的揚·凡·艾克,已對人體解剖結構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令人驚訝。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聖母、施洗約翰與亞當


下層中間部分,是《根特祭壇畫》中最重要的一幅畫,叫《聖羊禮讚》。


畫幅正中,一隻羔羊立於祭壇上,四周圍繞著天使,從羊的胸部流出的鮮血正注入金盃中。下方一口井,兩側正在禮拜的是哲學家、預言家、王子和聖徒,再遠處,是主教和聖女。


凡·艾克依據《聖經·啟示錄》中所述的“神秘的羔羊”,描繪了在聖人們的主持下對神秘羔羊的禮拜和對全人類靈魂的拯救。之所以要畫這個場景,還有一種解讀是,當時的根特在毛紡面料貿易上佔有絕對優勢,對羔羊的重視,代表了眾人祈求城市繁榮的心願。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聖羊禮讚


《聖羊禮讚》的右側,是“隱者”和“巡禮者”。


巡禮者,即朝拜者。隱者,與《聖經》中的一句話有關——“你出自泥土,仍將歸於泥土”,儘管這個世界充滿了喧囂與浮躁,大地卻仍能帶給我們安寧與智慧,所以部分智慧的人們懷著虔誠的心去尋找內心的土地,走進了上帝創造的鄉村,幾年,幾十年地深居簡出,人們說,這就是隱者。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隱者


《聖羊禮讚》的左側,是“騎士”和“審判官”,又被統稱為《士師圖》。


“士師”的概念來自先知摩西,在曠野流浪時期,他將一些瑣碎案件的處理權交給其他人分擔,這些人成了各級審判官,中文將其譯為“士師”。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審判官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保留的《士師圖》並非原作,而是後人在 1945 年仿製而成:


1934 年 4 月 10 日深夜,盜賊來到聖巴蒙教堂,取下《根特祭壇畫》中的《士師圖》和《施洗約翰》後,逃之夭夭。


不久,教堂主教收到一封信,要求用贖金 100 萬來交換這兩幅畫,主教答應,之後便收到了《施洗約翰》,但由於盜賊所需金額太大,市民強烈反對,這次拯救行動最終變成了沒有“信用”的失敗交易,盜賊從此消失,而那幅《士師圖》,再也沒有出現。


這幅畫去了哪裡,是否完好,沒人知道。盜賊為什麼不帶走最著名的《聖羊禮讚》,而只是偷走了一塊“邊角料”,也沒人知道,也許他真的只是為了錢...


整個《根特祭壇畫》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關閉狀態時,最下層的施洗約翰和使徒約翰被繪製成了雕塑狀態。這樣的例子,在凡·艾克的作品中並非一例,他曾特意畫過一幅名叫《天使報喜》的畫,也為雕塑狀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天使報喜 揚·凡·艾克


為什麼樂於描繪大理石?不得而知,只能是猜測。他運用熟練的素描技能,畫出了幾可亂真的雕塑,可能不只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華,在古羅馬雕塑家看來,石頭是永恆的,凡·艾克更在期許自己的繪畫也是永恆。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天使報喜》局部


揚·凡·艾克像是魔法師,他模擬了白色大理石表面的光線,並令人信服地使這些“雕像”看起來是三維的,他甚至在拋光的黑色背景中畫出了鏡面反射,使整體看起來更加逼真。


我們不得不感嘆,完成於中世紀晚期的這些作品所表現出的造型能力,絕不亞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任何一位大師。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男子肖像 揚·凡·艾克


晚年的凡·艾克以人物肖像創作為主,正是他的探索,為西方人物畫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對人物的表現更加立體、自然,並富有空間感和明暗關係。


另外,凡·艾克也十分重視人物內在情感的展現,通過他的描繪,我們甚至可以看出畫中人物的性格。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瑪格萊塔的肖像 揚·凡·艾克


揚·凡·艾克畫過許多宗教題材的作品,但總體來看,這些作品的宗教含義顯然是被壓縮了,他儘可能大的增添了頌讚自然與生靈的內容。在《根特祭壇畫》中,無論是《受胎告知》場景裡打開的窗子,還是《聖羊禮讚》對大自然的描繪,都是如此。


他把神聖的內容拉入現實世界中,著力描繪現實生活、現世人生的豐富多彩。這樣的作品,大家最為熟悉的應該是《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在美術史上,這件作品堪稱卓越,它的尺幅不大,卻暗含了太多信息。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揚·凡·艾克


畫中的阿爾諾芬尼是在 1420 年被菲利普公爵封為騎士的真實人物,夫妻二人的手勢表示互相的忠貞——託著妻子的手錶示丈夫要永遠養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遠忠於丈夫。


二人頭頂上,有一件懸掛的燭臺,妻子一側的蠟燭熄滅,丈夫一側的蠟燭亮著,它表明凡·艾克創作這幅畫時,妻子已經離世。另一種解讀是,這唯一亮著的蠟燭,代表天堂對這段婚姻的見證,與死亡無關。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局部


華貴的服飾和左側窗邊的橘子是富有的象徵,因為這些橘子是西班牙產物,將其運至尼德蘭的成本比較高,而 15 世紀可以買到新鮮橘子的尼德蘭人,應該是不差錢,另外,窗臺上還有一個不太新鮮的橘子,這意味著“在我家裡,這種水果經常有”,顯擺之意不言而喻...


解讀,總是多向的,在一些資料中,橘子也有祈願多子的意思。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局部


實際上,這幅畫中的物品非常多,它們既象徵了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觀念,揚·凡·艾克都一一收入畫中,作了極為細緻的描繪。


代表結婚的一雙拖鞋、表示忠誠的小狗,代表貞潔的白頭巾、象徵生育的綠色衣服、表示虔誠的念珠...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局部


更值得注意的,是夫妻身後的那面鏡子。鏡框帶有 10 個突出的朵狀方形,每個方形內又置一個小圓形,每個圓形裡各有一幅耶穌的故事畫,圖像細小到肉眼難以識別;中心圓鏡內反射出整個房間的景物——背對鏡面的夫妻二人和畫面之外的兩個人,這畫面之外的兩個人,其中之一就是揚·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局部


這是一幅不到 1 米的畫,如此精微細膩的描繪,大概只有在尼德蘭才可以見到。


這幅畫目前收藏在英國國家美術館,因為它太過脆弱和珍貴,無法借展,所以本次展覽中沒有這幅畫,但這依然不會妨礙比利時根特博物館揚·凡·艾克大展的重要性。


如果要問揚·凡·艾克為什麼偉大。


我想這樣說:他開啟的尼德蘭畫派,對世俗生活和周圍環境的興趣大大增加,更明確的表現出了繪畫中的現實主義傾向。除去超凡的繪畫技能,在文藝復興到來之前,揚·凡·艾克已經鑿開了中世紀的銅牆鐵壁,看到了一縷晨光,而後人享受到的“人文”的陽光普照,都應該感謝這位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