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耗資高達1269億,終於建成的港珠澳大橋,為何車流稀少?


2018年,港珠澳大橋竣工! 港珠澳大橋是東亞建設的跨海大橋,鏈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珠海,總長55公里,時速最高可達100-120公里每小時。 據統計,在去年的統計中,港珠澳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為153.72萬次,平均下來,每天的通車數量也就只有4212車次;如果加上往返,那麼一天的車流量僅為2千左右。而且,其中的巴士、小客車就佔了總車的79.21%。由此可見,私家車是少之又少。

歷經9年的港珠澳大橋,耗資高達1269億元,在沒有任何其他修建過程的經驗可借鑑,也沒有藉助任何外來力量的情況下,完完全全靠我國的工程師們自己支撐下來,更是被外國媒體評價為是新世界的奇蹟。但如今開通了,為何車流卻很稀少? 如果想在港珠澳大橋行駛,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需要具備香港、澳門以及內地的駕照,同時還需要有港珠澳三地都認可的車牌,因為這兩個條件,就已經使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像持有港珠澳三地的這種車牌,每年只發放一萬多隻而已,且車牌辦理也很有難度。例如,廣東境內企業的申請資格,也要在3年內納稅額滿1百萬人民幣以上,才可申請1輛內地經大橋出港的商務車指標。而申請的車輛越多,難度就越大。且大部分由巴士、客車等申請。就算是申請一次性的車牌,手續也相當麻煩。


再者,內地與香港和澳門的駕車方式和交通規則也有些不一樣。香港和澳門是靠左行駛的,而我們是靠右行駛,這樣一來,不僅對增加了駕車難度,而且在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上也會相對比較高,這也讓很多人不像嘗試。 對於只是因為偶爾想觀光一下港珠澳大橋而去考其他兩個地方的駕照和申請車牌,對很多人來說確實有些多此一舉。

據悉,港珠澳大橋之所以通行嚴苛,還受制於橋中央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影響,香港、澳門地區陸地面積小的限制。 不過,即使是目前的車流量較少,但我們仍有很多方式去一覽港珠澳的氣勢磅礴。且港珠澳大橋的存在不僅在三地的貨物貿易上特別有優勢,同時還加強了三地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