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課不專心,屢被老師投訴?先別焦慮,用這3步培養孩子專注力

最近我朋友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家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老是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導致於她已經接到了好多通來自老師的電話了,面對孩子的這種狀況,她認為自己現在能做,就是輔佐孩子們做功課,然後在孩子們出出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提醒他們,但是現在看來,這樣子的做法好像並沒有太大作用,所以她現在很焦慮,不知道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好。

其實像上面我朋友所遇到的問題,相信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曾經遇到過,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孩子專注力不強的外在表現。什麼意思呢?其實孩子會出現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做事效率低的情況,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他們的專注力不夠強,所以,他們容易被身邊的環境所影響,這才導致於他們會出現做事效率不高,注意力渙散的情況。父母們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麼首先要去了解到底是導致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的“元兇”。

娃上課不專心,屢被老師投訴?先別焦慮,用這3步培養孩子專注力

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呢?

第一,可能是由於父母們缺少對孩子們的規矩培養。

在很多家庭裡面都奉行一句話,孩子的快樂是最重要的,而這句話很多時候都會跟孩子們需要去學習的事情相違背,就比如說有客人來家裡面做客,孩子們要做的應該是向他們問好,並且想辦法去“招待”他們。但是很多時候,一些孩子不能夠理解客人們想要的“招待”,這是由於這些孩子一直都處於一個被他人所照顧的狀態裡,加上沒有父母們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們僅憑自己就很難成為那個照顧別人的人。

其實上面的這個事例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形成原因類似,都是因為父母們忽略了對於孩子們做事規則的培養。

社會有社會的運行規則,世界也有他們的協調規則,而乃至於龐大的行星系,那些行星們也都有自己互相之間的吸引力規則。規則不管是在哪一種環境裡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很多時候孩子們會出現專注力不高的原因,就是由於父母們忽略了對於孩子們在做事這方面的規則培養。

娃上課不專心,屢被老師投訴?先別焦慮,用這3步培養孩子專注力

第二,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沒有培養過孩子們的專注力。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專注力的來源主要來自於視覺,聽覺和思維專注的這三個方面上,這三個方面都需要靠孩子們的大腦神經來進行調配和管理,而學習這種調配和管理的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有很多家長沒有在意過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這才導致於在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期,會出現專注力的培養失職的情況,所以,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沒有培養過孩子們的專注力,也是導致於孩子們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不高的情況的原因之一。

第三,孩子們在做事的時候難以抓到重點,並且在做事時無人引導他們。

幼兒園老師相較於高中老師來說會更加的辛苦,就是由於年齡小的孩子們他們一般都缺少自控的能力,他們對很多事物的專注力不高,時常會被一些事情所打擾,這就導致很多幼兒園老師,在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需要絞盡腦汁的想那些孩子會感興趣的教學內容,然後通過這樣子的方式來讓孩子們在一次又一次的遊戲當中學到他們所需要學到的知識。

其實從幼兒園老師的辛苦裡面也可以反映出一個孩子們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他們僅憑自己,很難找到做事的重點。

孩子們往往需要別人來引導他們,給予他們幫助,這樣子他們才可以在做事的時候找到那個重心,並且在找到重心,以後再加入父母們耐心鼓勵孩子們,就會逐漸在這樣子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去專注的做事情,而這樣子的過程是很多父母們都不曾注意過的,所以孩子們找不到做事的重點,在做事情的時候沒有人引導,都是孩子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娃上課不專心,屢被老師投訴?先別焦慮,用這3步培養孩子專注力

對於專注力的培養,有很多需要父母們去注意的事情。

父母們要減少錯誤的說教。

父母們對孩子的說教,讓孩子們產生父母不信任自己的想法,進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在心理學方面有一個效應叫做心錨法,這個效應指的是,當別人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樣的時候,自己就很容易會朝著別人所期待的方向去進行,換句話說,心錨法體現的是暗示所帶來的強大力量。

而很多時候家長們對於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的說教,很容易讓孩子們對自己失去信心,同時缺乏安全感。這樣子的說教下面隱含的意義是,父母們對自己沒有信任,同時孩子們還會懷疑自己好像真的在智商方面有所欠缺。

這時候就會導致孩子們會在本來就不太好的基礎上,打出一套稀巴爛的“爛牌”。父母的說教實際上是對於孩子們學習非常不利。

一個不能夠讓孩子靜下心思考的家庭環境,一個會讓孩子們懷疑自己的說教,這兩者的結合不僅會讓孩子們對自己沒有自信,還會讓孩子們更加沮喪。

會導致於孩子們在應該認真做事的時候,老是會想東想西,靜下心來去進行,而這個時候又會完美的變成父母們口中那種注意力的“壞”小孩,這是孩子們對於父母的誤解,同時也是父母們錯誤的說教所導致的問題。處於這樣子的家庭狀況和教育環境,會讓孩子們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同時孩子們會經歷心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打擊。

娃上課不專心,屢被老師投訴?先別焦慮,用這3步培養孩子專注力

那麼父母到底應該要怎麼做呢?

第一步,父母們要懂得“變通”。

就拿做作業來說,很多時候孩子們在寫家庭作業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孩子會覺得作業很難,不知道要怎麼開始導致於他們在一道題目上會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可是最後出來的結果還是不理想。所以其實父母們可以通過給孩子們一把“順手”的工具,來讓他們學會去解決問題,學會自己去思考問題,同時也是在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第二步,讓孩子們瞭解“解題”思維,並應用。

,簡單來說這種方式就是通過分解自己所遇到的情況來讓一個自己剛開始不知道如何去做的事情變成慢慢一個各自己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小任務。

可以依照下面的這個步驟來進行。

首先遇到問題來分析一下當前的狀況是什麼。

其次,分解問題

最後,逐個“擊破”。

就比如說,寫一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的文章,孩子們首先要先分析自己文章要求,然後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列出來,想想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最後定一下文章的大體框架,再進行編寫。

娃上課不專心,屢被老師投訴?先別焦慮,用這3步培養孩子專注力

第三步,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讓孩子們養成好習慣。

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來設立一些日常的場景,然後在遊戲進行的過程中,父母們可以逐漸把一些規則加入其中,比如說在做事的時候應該認真,這樣子的人是值得讓人尊敬的人。

做遊戲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對於父母們向自己傳達的話不那麼的反感,這也有助於孩子們對於提高自己專注力的理解和認同。

而在遊戲結束的時候,父母們就可以通過這次遊戲裡面孩子所表現的,進行誇獎,並且要強調孩子們的專注力並不弱,這樣子的方式會讓孩子對自身也產生自信。

多去實踐上面的這些方式,相信孩子們專注力一定會提高,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