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疫情損失多少?生產經營目標會否調整?國資委迴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8日電 18日,國新辦就央企支援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舉行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就央企損失額數據、涉藥央企研發疫苗、央企生產經營目標會否調整等情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分別進行回應。

  央企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哪些具體保障?

  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任洪斌介紹,在油氣保障方面,石油石化企業統籌供應渠道,搶調油氣資源,為湖北用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

  在電力保障方面,電力企業積極為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防控用品生產企業等提供電力保障、人員技術支持以及應急發電車和發電機資源等。國家電網在疫情防控一線採取“欠費不停電”等舉措,保證在抗擊疫情過程中電力不出任何問題。

  在通訊保障方面,電信企業推出免停機、緩停機等服務,派出應急保障人員數萬人次,確保湖北全省各基站正常運行。如中國電信用12個小時成功搭建解放軍總醫院與武漢火神山醫院5G遠程會診系統,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推出5G智慧醫療服務平臺。

  在運輸保障方面,航空運輸企業累計執行飛往湖北的包機達159架次,運送防疫物資875.3噸,運送醫護人員17840人。

  在生活保障方面,中糧集團、中儲糧集團、華潤集團等糧油貿易企業全力保持湖北地區米、面、油、糖、肉、奶等糧油副食產品庫存充足、正常供應,確保抗擊疫情期間做到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中儲糧集團湖北分公司庫存的中央事權糧食可以滿足湖北6000萬人半年以上需求。

  央企在生產重點醫療物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任洪斌表示,一是迅速安排部署有條件、有能力的央企轉產擴產。

  二是積極利用央企產業鏈優勢,與民營企業共商共建,共同推動產能提升。任洪斌提到,中石油、中石化尋找具有生產口罩能力的下游企業,合作籌建11條醫用口罩生產線,由中石化提供原材料,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到2月16日他們醫用口罩日產量已達到62萬隻。據瞭解,這個產量每天在增加。

  三是組織央企全力開展醫療物資海外採購。26家央企加大力度從海外採購醫療物資,已向湖北地區捐贈海外採購的醫用口罩174.4萬隻,醫用防護服6.18萬套,醫用護目鏡2.7萬副,醫用手套34.8萬雙。

  四是全力推動口罩機和壓條機等緊缺設備研製生產,國機集團平面口罩生產設備預計2月底前可以實現量產。同時,國機集團,通用技術集團、航空工業集團等企業醫用N95口罩機和壓條機的研發生產準備工作也已經開始,並將儘快投入製造。

  如何協調涉藥央企加強研發疫苗和藥物?

  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世堂介紹,目前國藥集團、華潤集團、通用技術集團等中央涉藥企業正在按照有關工作部署全力推進新冠肺炎有效藥物的科研攻關工作,也已取得一些進展。總體上,在前一階段和目前階段,國資委和相關涉藥央企已建立一套工作協調機制。下一步,國資委將進一步指導、支持、督促相關央企加大相關有效藥物和疫苗的研製生產工作力度。

  具體來看,趙世堂表示,國藥集團所屬中國生物,成功率先研製出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並迅速提供國家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和各省市疾控中心用於一線檢測,目前已累計生產100萬人份。

國藥集團所屬中國生物提出用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治療危重病人的建議,經科技部緊急立項,在國家衛健委大力支持下,目前製備的康復者血漿已經成功用於10名危重病人的治療。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效果良好。目前滅活疫苗的研發正在進行病毒培養,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的合成,其他相關工作也在抓緊推進過程中。通用技術集團所屬中國醫藥目前正在抓緊恢復磷酸氯喹的生產,目前在加大馬力,保障市場供應。

  央企對國家就業以及人均薪水是否有支持?

  國資委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夏慶豐表示,春節以前,大多數央企已啟動2020屆高校畢業生招聘工作,年前已經完成招聘工作的企業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後期需要在春招中開展招聘工作的企業,會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確保招聘工作穩步推進。國資委將密切關注央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進展,按照既定的用人招聘安排,會同業務主管部門積極開展後續工作,多管齊下,多措並舉,為穩就業貢獻力量。

  央企在保障海外項目順利推進方面採取哪些措施?

  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一是及早和海外企業、海外業主、所在國政府進行溝通,爭取支持理解。二是優化組織施工,科學安排工序和施工進度。對一些新開工項目,央企把很多工作放到國內來做,確保疫情解除後,能夠更快施工。三是積極藉助當地和第三方資源。四是積極藉助現代通訊技術,採取境內外遠程在線辦公的辦法,彌補員工不足的問題。

  關於海外員工疫情防控工作,彭華崗表示,國資委在1月30日向央企印發緊急通知,要求企業做好赴境外人員的疫情防控、健康狀況核查等工作。一是要求央企集團公司統籌安排赴境外人員的數量,事先徵得駐在國使領館同意。二是對赴境外人員進行嚴格的健康把關,不僅是自身健康,家人健康也要調查,確保不把疫情帶出國門。三是要採取更為嚴格的隔離措施,比如國家電投,對派出人員先在境內隔離14天,到國外以後再隔離14天,然後再去工地現場。四是要加強對已派出人員的健康監控,對境外人員每天的活動軌跡、身體狀況進行確認,確保發現苗頭及時處置,確保境外人員安全。

  年初制定的央企生產經營目標和改革任務會否調整?

  任洪斌表示,國資委對於年初制定的生產經營目標和改革任務不會改變。國資委和央企將確保任務不變、壓力不減,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全國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任洪斌提到,據初步統計,國資委監管的央企所屬的2萬餘戶主要生產型子企業目前開工率已經超過80%,另外一部分沒有開工的,主要是因為個別地區由於疫情形勢嚴峻,企業暫時還不具備開工條件。

  任洪斌介紹,疫情對個別行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比如,1月20日到2月13日,3家航空企業退票1300萬張,取消航班7.8萬架次,客座率和飛機日利用率下降近一半。中國旅遊集團已關閉景區30個,酒店19個,旅遊零售店113個,油輪全部停航。華僑城集團關閉景區74個,遊樂場7個,10家旅行社也暫停業務。

  任洪斌指出,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也是暫時性的。從央企的情況來看,影響主要集中在剛才提到的幾個行業。相信隨著疫情日趨緩解和最終消除,這些行業的需求一定會出現反彈,並逐步回到正常狀態。

  央企損失額有無相關統計數據?

  任洪斌表示,應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國資委採取了多項措施,其中一個就是如何通過深挖企業自身潛力,降本增效,做好過緊日子的思想準備,儘可能把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小。任洪斌稱,具體損失的金額,現在還不能準確統計出來。

  任洪斌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已出臺許多金融支持、財稅支持的政策,這些政策不僅僅是對央企,也是對全社會各類企業,而且最近出臺的一些政策更多是支持中小企業。

  此外,關於目前是否是重組航空業的機會,任洪斌指出,航空企業是不是重組的好機會,應該尊重企業的意願,按照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按照行業發展的規律,在這個問題上,國資委也會像平常的結構調整一樣去支持企業。(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