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 2019財年虧損3.35億美元,在中國和國際擴張成主因

OYO瘋狂擴張時期埋下的地雷不斷被引爆。

2月17日晚間,酒店業新興獨角獸OYO公佈了其2018-2019財年的財報數據(截止2019年3月底)。據財報公佈的數據顯示,OYO在2018-2019財年的總營收為9.51億美元,2017-2018年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5倍,但OYO在2018-2019財年的淨虧損為3.3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1倍。

目前,OYO在全球經營著4.3萬家酒店,總共有一百多萬間客房,在全球800多個城市有佈局。然而,擴張得快,虧損得也快,OYO在快速擴張時期過於追求規模而忽視了效益,內部管理上也出現了一定的混亂,疊加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差旅需求放緩,導致其潛在的問題不斷暴露。

從財務數據中可以看出,OYO的虧損主要集中在國際區域,國際區域的虧損佔到公司總虧損的三分之二,而國際區域的同期營收只佔總營收的三分之一。

2017年底,OYO登陸中國,隨後OYO在國內快速擴張,目前中國已經成為OYO酒店集團的第二大市場,當然,中國市場也是虧損的重災區之一。

在中國市場,OYO的模式引起了諸多加盟業主的不滿,今年一月,部分維權業主衝入OYO中國公司抗議,眾多業主通過互聯網渠道爆料OYO的加盟合同中存在霸王條款,變相欺詐等。規模雖然大了,但運營管理的混亂使得OYO中國區的部分加盟酒店紛紛解約,出現了大量“殭屍房”。

這份財報的問題跟軟銀投資的其他大獨角獸Uber、Wework類似,問題都出在燒錢而不賺錢上。財務數據表示,OYO在2018-2019財年的虧損速度已經快過營收增長速度很多了,對投資人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最為這份財報揪心的無疑是軟銀。2月12日,OYO的大投資方軟銀公佈了財報,財報顯示軟銀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92%,虧損的主要原因是Wework、OYO等項目估值下滑而帶來的資產減記,而投資OYO的願景基金則慘遭20.5億美元的虧損。

由於此前諸多投資失利,孫正義的第二期願景基金也面臨募資困難,部分投資方表示,如果第一期願景基金不能實現業績的扭轉,則拒絕為第二期基金投資。

因此,孫正義也在催促OYO、Wework等公司儘快實現盈利以圖上市,方便願景基金將一級市場的投資放到二級市場上變現退出。

為了讓OYO儘快盈利,管理層也採取了各種可能的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上個月,有外媒報道,OYO已經收縮戰線,從全球200多城市退出;同時,OYO不斷在全球推出裁員計劃,降低人力成本;在大本營印度區,OYO也成功提高了盈利能力,將毛利率提高到了14.7%;放棄不必要的併購項目,聚焦主業。

此前,OYO的全球CFO曾經公開表示,公司的營收增長和實現盈利的雄心處在統一軌道上,OYO目前的營收增長迅速,符合在2020走上盈利之路的目標。但這份答卷顯然令市場不太滿意,因此財報公佈後,有市場人士對OYO盈利的能力表示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