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海關著力“三關”打造國字號茶葉出口“金招牌”

據黃山海關統計,2019年,黃山市出口茶葉5.1萬噸、出口值為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增長9%,分別佔全省的84.6%、82.2%,茶葉出口實現“十三連增”。

黄山海关着力“三关”打造国字号茶叶出口“金招牌”

一是把好“質量關”。按照歐盟等國農殘標準,指導342家茶葉專業合作社統一種植、機械採摘,目前全市95.8%茶園獲有機茶、綠色食品茶和無公害茶認證。實行行政審批一次性告知,2019年新增出口茶葉備案企業4家。2019年黃山海關查驗及監測進出口樣品114個,3604項次,查出不合格樣品27個,完成核查指令17次,向13家出口茶企提出34項整改要求,提高出口茶葉“質量關”。

二是打造“品牌關”。推進休寧縣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和祁門縣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實施名茶區域品牌建設工程,推出太平猴魁等10類地域茶葉品牌國家標準實物樣,每年扶持10~12個重點企業自主品牌,目前已培養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生態原產地保護茶產品等26個,創建省級以上名牌產品商標等65個。

黄山海关着力“三关”打造国字号茶叶出口“金招牌”
黄山海关着力“三关”打造国字号茶叶出口“金招牌”

三是做好“服務關”。通過專題培訓、線上推送等方式,及時向出口茶企提供法規、政策、標準變化情況,2019年黃山海關開展茶企專項培訓2次、30餘家出口茶企參訓。減少茶葉出口隨附單證,實現100%線上“無紙化申報”,出口茶葉檢驗率下降至0.5%。發揮全省唯一國家級茶葉檢測點——黃山茶葉質量安全研究中心國家級茶葉檢測實驗室作用,對黃山茶葉進行理化成分分析,及時掌握質量安全水平。2019年,該實驗室檢測茶葉樣品1930份,為宣傳黃山出口茶葉品質、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權威 “通行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