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到東南亞,難道只是因為人工成本低嗎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我國很多省份都開始著手產業結構升級調整,而在這一個過程當中,有很多企業,包括外企以及國內企業都把工廠搬到越南,老撾,柬埔寨甚至印度等其他地方去了。

至於為什麼這些企業紛紛把工廠搬到這些地方去,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是人工成本升高,但是人工成本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真正導致這些工廠把企業搬到東南亞等其他國家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人工成本

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工資水平也不斷上升,過去十幾年我國社會平均工資每年增速都達到7%以上。目前普普通通一個流水線工人工資都有可能達到三四千塊錢以上,如果稍微技術高一點的崗位及工資甚至可能超過1萬塊錢。

有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到東南亞,難道只是因為人工成本低嗎


人工成本的上升對於那些勞動密集型行業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包括服裝、來料加工等這些企業在人工成本上升之後都把廠家搬到其他人工成本更低的地方去了。而目前東南亞很多國家的工人工資是比較低的,比如越南普通的工人工資大概是在1500塊錢到2000塊錢之間,而柬埔寨更低,只有1000塊錢到1500塊錢之間,這些國家的人工成本相對我來說優勢是比較明顯的。

有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到東南亞,難道只是因為人工成本低嗎


第二、土地成本以及租金成本。

過去十幾年,我國房價經歷了一輪快速發展的階段,很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實現了一倍甚至幾倍以上的上漲,而房價的上漲直接帶動了土地成本的上漲和租金成本的上漲,這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所以對於那些對土地要求比較多的企業來說,土地成本的上升、租金成本的上升大大削弱了他們的利潤空間,所以他們只能把工廠搬到土地和租金成本更低的東南亞一些地區。

有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到東南亞,難道只是因為人工成本低嗎


第三、政策優惠。

很多企業把工廠搬到東南亞一些國家,除了考慮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基礎要素之外,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當地政策的吸引力,這些政策吸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出口優惠。

東南亞一些國家目前是相對比較落後的一些國家,所以他們在跟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時候,所享受到的優惠和待遇是比較明顯的。目前歐盟跟美國都有一些針對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貿易優惠政策,比如歐盟的“除武器外全部免稅(EBA)”還有美國的普惠制(GSP)等優惠關稅。

也正因為享受關稅優惠,所以很多企業把工廠設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然後把產品出口到歐美一些國家就可以降低成本,這樣可以提升市場的競爭力。

2、稅收優惠。

最近幾年東南亞一些國家為了吸引更多的外資投資,都推出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而且力度還是相對比較大的。比如越南規定,外國投資者對不能在當地採購的自用進口貨物免徵進口關稅,並允許偏遠和多山的省份為潛在的投資者提供額外的稅收減免和其他激勵措施;對於高科技,研究與開發新材料,新能源,清潔能源,再生能源,節能產品,汽車,軟件等行業,還可以享受如降低企業所得稅,免徵進口關稅或土地租賃等投資激勵措施。

此外為了鼓勵企業到一些偏遠的地區投資越南還推出一些地區稅收優惠鼓勵政策,具體如下:

(1)企業所得稅優惠:A區享受4年免稅優惠(從產生純利潤起計算,最遲不超過3年),免稅期滿後9年徵收5%,緊接6年徵10%,之後按普通項目徵稅;B區享受2年免稅優惠(從產生純利潤起計算,最遲不超過3年),免稅期滿後4年徵收7.5%,緊接8年徵15%,之後按普通項目徵稅。

(2)進出口關稅優惠:A區免固定資產進口關稅及從投產之日起免前5年原料、物資或半成品進口關稅;屬出口產品生產加工可免徵出口關稅或退稅。

(3)減免土地酬費:租用A區土地最長減免15年;B區最長減免11年。

有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到東南亞,難道只是因為人工成本低嗎


3、產業扶持政策。

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為了扶持一些先進的製造業,會在稅收,土地,財政,審批等各方面給予很多便利,比如在越南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可以享受到以下幾個政策:

(1)可長期適用10%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園區外高科技項目為15%,一般性生產項目為20%~25%),並從盈利之時起享受4年免稅和隨後9年減半徵稅的優惠政策。

(2)在高新技術企業工作的越南籍員工和外籍員工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方面適用等等納稅標準。

(3)外商投資者和越南國內投資者適用統一租地價格,投資者可以以土地使用權價值及其以該土地使用面積相關聯的財產做抵押,向越南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也正因為在生產成本以及政策扶持上有很多優勢,所以目前東南亞一些國家對外資投資吸引力是比較強的,因此有很多企業把工廠設在東南亞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