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做其他事情都具有專注的特質,聚精會神、專心致志這些詞語可都是褒義詞。發呆、神遊這些詞彙往往都是說孩子不在狀態,注意力不集中,是讓家長擔憂的行為,孩子“愛發呆”一定是件壞事嗎?

“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表侄奇奇就是一個常常讓父母操心的小孩,奇奇5歲,表姐常發現他不在狀態,比如講繪本故事時,才講到一半,奇奇已經瞧著旁邊的牆壁愣神了半天,表姐問他在想什麼?奇奇回答,我在看牆上的影子呀!遠近大小都不同,有時還有好多個影子,好神奇啊!

有一次奇奇在廁所尿尿完盯著馬桶發呆,表姐問他在幹什麼?奇奇回答,為什麼尿尿的顏色是黃色的啊,有時候顏色深,有時顏色又淺啊?表姐常發愁,這樣下去,以後奇奇上學後,在課堂上肯定也很容易走神。

孩子總愛"發呆"和“走神”是不是一定就不好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據教育學家泰瑞莎.貝頓的一項針對發呆對人的影響研究發現,“發呆”對作家、藝術家與科學家都產生過積極的影響。她在2013年發表了研究成果,呼籲家長容許孩子“發呆”和“神遊”,讓其創造力得到有效發展。

一、孩子發呆時,其實他們的腦子在快速轉動

1、思考問題

還記得弟弟小時候常常發呆,就連在洗漱間刷牙都會站在那裡思緒神遊,父母著急地不停催促他。我很好奇問弟弟在想什麼?他說他在想牙膏可不可以兌出吹泡泡的水。如果孩子經常獨自一人對著某個東西“發呆”時,很有可能是他們在觀察和思索著某件事情。

“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2、沉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之中

盡人皆知的是孩子有著最難能可貴的天真童心與無拘無束的想象力,很多在成年人眼中不屑一顧的廢物,在孩子眼中可能就是獨一無二的珍寶。

在名氣很大的3M公司,公司給予員工每天1小時的自由時間,可“神遊”可“發呆”,員工史賓賽·席爾佛正是在這段時間中,有了把一些化學品隨機混合的想法。結果,暢銷世界的3M便利貼,一種有粘性又方便撕下的貼紙,就是這樣被髮明的。保護孩子的“發呆”時間就是保護了他們的奇思妙想!

3、靈感浮現

孩子“發呆”和“走神”的時候,看起來沒幹什麼,可其實孩子的大腦里正在上演著自己世界的大戲,思索著大人習以為常卻並沒認真想過的問題,還有著許多自己的想法。要知道世界上眾多偉大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阿基米德等等世界,都曾在許多個“走神”與“發呆”的時間裡,想通了改變世界的問題、獲得過關鍵的思路。

“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孩子“發呆”時,其實大腦在飛速運轉,思索著令自己好奇的問題,用自己的角度在慢慢地探索和體會這個世界。孩子通過這些自我的行為,逐漸完善自我認知構建,有利於孩子跳出原本思維的侷限,發現新的方向和關聯,從而獲得新的發現。

二、善於發呆的孩子更聰明

1、善於思考

孩子“發呆”也是一種自我學習的行為模式,學習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有形學習和無形學習。前者的表現形式是孩子在課堂接受老師的知識傳授和課後的作業以及書籍閱讀等等;而後者無形學習,則表現為孩子獨立思考的時刻。這種時候,孩子看起來好像是“神遊斷片”且浪費時間,但眾多研究數據都證實了無形的學習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2、激發創造力

日本一大學的科研報告披露,“發呆”可以增加大腦白質活動。大腦白質由眾多神經纖維構成,主要負責在神經細胞之間的傳導信號。白質活躍是指更能分清和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發呆”有助於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3、增強記憶力,緩解壓力

美國的科學研究人員曾招募過一組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分別對他們的腦部功能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在腦子放空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發呆”的狀態時,大腦中的α腦電波得到增強。這種特殊的腦電波位於大腦的最外層皮質,功能是可以抑制信息的過量超載,能夠讓人們的專注力和意志力都更加集中,從而減輕壓力,緩解焦慮感以及增強記憶力。

“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因此“發呆”是有用且必要的,它只是穿著"注意力不集中"的外衣,事實上在不知覺中,它是激發孩子創造性和吸收匯和學習成果的過程。儘管在一些家長眼中,這樣的孩子缺乏專注力,但這些愛好“發呆”的孩子只是更換了一種方式在學習和思考,只不過這種方式是暗中悄無聲息進行的,在別人不知道且自己也不知覺的過程中思索和探究。聰明的家長需要讓孩子好好地享受“發呆”。

三、讓孩子享受“發呆”,是家長聰明的選擇

1、給孩子空間

家長要給孩子保留“發呆”的空間,而這個單獨的空間最好是安靜的,比如家長帶孩子出去,可以專門留心,特意為孩子創造安靜的“發呆”空間,當孩子在喧囂吵鬧的環境中待久了,家長幫助孩子找到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讓孩子靜靜地待上一會兒。

“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2、不打擾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發呆”,家長看都不看就進行干涉,直接打斷孩子,強行將孩子從“發呆”中拉回來。殊不知這樣做不僅會嚇到正在“發呆”的孩子,還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處,所以當孩子正在發呆的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默默地走開,只不過需要控制好時間和次數。

3、教會孩子正確姿勢

有時孩子會在看書或書寫時咬著筆“發呆”,如果家長看到,一定要及時拿走,萬一不小心會戳到孩子的眼睛或是其他器官。所以當孩子“發呆”時,可坐在凳子上,可站在窗邊,如若出現了什麼危險動作,家長一定要立刻糾正。

“愛發呆”的孩子沒多大出息?錯!善於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發呆”是孩子的權利,家長不要吝於給孩子“發呆”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在“發呆”的時候給大腦充電,不要不經意間破壞了孩子創造力的火花,讓孩子有機會思考和探索,讓他們的思想特立獨行。

今日互動話題:你看到孩子“發呆”會進行干涉嗎?你認為喜歡“發呆”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嗎?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