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中考!滴水穿石,日積月累,九年級語文模擬題(二)


決勝中考!滴水穿石,日積月累,九年級語文模擬題(二)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沉默的人 蘇童

①許多年以前在一個朋友間的聚會上,我聽見一位女孩這樣評價我的一個寡言少語的朋友,他懂得沉默。女孩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裡熠熠發亮,你可以從那種眼神中輕易地發現她對沉默的欣賞和褒獎。我一直自認為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從那次聚會開始,我似乎不再為自己的性格自卑,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自由地順從了自己的意願,能不說話則不說話,能少說話則少說話。在沉默中我一次次地觀察別人,發現了許多饒舌的人,詞不達意的人,熱情過度的人,發現了許多語言氾濫熱衷於舌頭運動的人。這些發現使我慶幸,我慶幸自己是個沉默的人。我情願不說話,絕不亂說話,情願少說話,也不願說錯話。

②言多必失,這是中國的古訓,也是我童年經歷留下的一個深刻的印象。許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小學生時,看見老師在操場上狠狠地踩一隻皮球,因為心疼那隻皮球,我像老婦人一樣大叫起來,你是神經病啊,好好的皮球,為什麼要把它踩癟?我的那位老師勃然大怒,他一把抓住我的手往辦公室裡拎,邊走邊說:反了你了,你敢罵老師是神經病?我在辦公室裡罰站的時候後悔不迭,但反悔已經沒用了,我並不認為老師是個神經病,但是那三個字已經像水一樣潑出去了,它們已經無接收回,我只能暗暗發誓,以後就是有人把世界上所有的皮球踩癟,我也不去管他了。

③在許多場合我像葛朗臺清點匣子裡的金幣一樣清點嘴裡的語言,讓很多人領教了沉默的厲害,事實上很少有人把沉默視為魅力,更多的人面對沉默的人感覺到的是無禮或無聊,有時一個沉默的人去訪問另一個性喜沉默的朋友,其場面會像一部三十年代的默片電影。坦率地說,我本人就經常與性格相仿的朋友在家裡上演這種默片。等到對方告辭,兩個人的臉上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種解脫的表情,一個下午或者晚上互相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④但是時間和生活會改變一個人,這些年來我不由自主地體驗著自身的變化,這種變化也許始於家庭生活的開始,也許始於幾個“多嘴多舌”的朋友的影響,反正我現在開始大量地說話了。大量說話起初是出於需要:妻子需要與我討論家事國事和其他有用無用的許多事;女兒需要我給她許多胡編濫造的神話故事,需要我給她解釋街上廣告和店牌的含義;幾個談鋒銳利海闊天空的朋友說話時也需要我配合,我A無動於衷,光是在一邊張著嘴嘿嘿地傻笑,光是點頭稱是,我B發表一點自己的見解。漸慚地需要變成了習慣,不管是誰與我交談,我C爭取比對方多說一些話。奇怪的是我在不停地說話中竟然獲得了某種快樂,這快樂是從前與我無緣的,這快樂的感覺有點朦朧有點像擰開水龍頭後水噴湧而出的快樂,也有點像鐵樹開花聾啞歌唱的快樂。話說多了有時會鬧出笑話,有個朋友話多,有一次他問別人:明天禮拜幾?別人告訴他,明天禮拜天,那朋友又問,禮拜天是星期幾?在場的人一時都茫然不知,這是一個真實的笑話,但不知為什麼,我一直認為那位朋友很可愛。話多至此,便是說話的人和別人大家的快樂了,即使是一個最沉默的人也會被這種快樂所感染,發出一聲含蓄的笑聲。

⑤學會說話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會生活。我記得幾年前一位遠方的客人來訪,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與他交談。客人臨別時對我說:你很健談。我先是驚訝,然後便是一種喜悅了。這種喜悅酷似一隻雛鳥剛剛學會飛翔的喜悅。是的,是鳥就必須飛翔,是一個健康的人就必須說話,這就是生活。

⑥生活當然不僅是說話,生活也包括沉默。有時我會懷著悵然之情回顧我沉默的少年和青年時代,我會思考許多人沉默的原因。我想,有些人沉默是因為不想說話,有些人沉默是因為不善說話,有些人沉默是因為不懂得說話。沉默的人以沉默對待生活,但沉默是一把鎖,總會有一把鑰匙來打開這把鎖,這也是生活。

1.第①段中“ ”、“ ”兩個關鍵詞表明瞭作者當時對沉默寡言的態度。

2.仔細閱讀第④段,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這一段作者所表達的觀點。

3.請將下列詞語恰當地填在文中畫線句中的ABC三處。

總得 總是 總不能A: BC

4.說說你對下面句子含義的理解。

沉默的人以沉默對待生活,但沉默是一把鎖,總會有一把鑰匙來打開這把鎖,這也是生活。

5.在我們的課堂上,小組合作的時候,有的同學沉默寡言,有的則能滔滔不絕。請你以“學會表達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會學習”為觀點,寫一段話。(100字左右)

決勝中考!滴水穿石,日積月累,九年級語文模擬題(二)

文言文閱讀

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①,山門圮②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③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④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⑥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⑦四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註釋]①河干:河邊。 ②圮( pǐ ):倒塌。 ③閱:經歷。 ④設帳:設立講壇。 ⑤柿:木片。 ⑥傎:荒唐 ⑦河兵:水手。

6.解釋句中劃線的詞(4分)

(1)滄州南一寺河干( ) (2)鐵鈀( )

(3)再轉不 ( ) (4)遂反流逆上矣( )

7.下列句中的“其”和“其反激之力”中的“其”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B.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C.其如土何(《愚公移山》)

D.保其巖阻,西和諸戎(《隆中對》)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9.本文通過尋找河中石獸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怎樣的道理?請概括。(3分)

決勝中考!滴水穿石,日積月累,九年級語文模擬題(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