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誤、學習不認真,老師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偏離教育目的

<strong>前幾天,和一位同事用手機軟件聊天。

閒來無事,就在聊天的空檔翻了下同事的朋友圈,意外地看到了半年前,同事發佈的一篇對自己兒子的老師充滿抱怨和指責內容的文章。結合朋友圈的內容,和跟同事的相關溝通,瞭解到了事情的相關經過。

孩子犯錯誤、學習不認真,老師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偏離教育目的

同事家的兒子正在上小學三年級,平時非常聽話懂事,是一名乖寶寶的典範,而且,學習成績也非常好,有關學習上的事情也基本沒讓同事操過心,反倒是有時候都十點多了,同事看到兒子還在寫作業,會催促兒子趕緊睡覺,僅此而已。

不過就在半年前的一天,經過反覆多次的催促,已經快到凌晨兩點了,同事發現兒子還趴在桌子上奮筆疾書地寫作業。這讓同事不禁好奇了一下,就偷偷地走近,打算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因為邊玩邊寫,耽誤了寫作業的效率。

同事發現兒子只是在正常地抄課文,至少在他看到的時間裡,兒子並沒有偷懶。於是同事就問了兒子一句,是不是之前偷懶了,導致作業沒寫完。這一問不要緊,反而讓兒子十分委屈。

孩子犯錯誤、學習不認真,老師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偏離教育目的

兒子邊哭邊對同事說,白天課堂有個課堂小測驗,讓全班默寫四首古詩和一些漢字,經過批改、下發、修正、重考之後,還是有七名同學犯了一些錯誤沒能全對,於是老師就罰這七名同學將所考內容全部重新抄寫二百遍。而自己由於在寫“候”的時候,不小心寫成了“侯”,也不幸成為了這七人之一。

聽完兒子的哭訴,再看到兒子的作業本上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古詩和漢字,這讓同事頓時感到怒火中燒。一氣之下,同事就將孩子的作業本全部撕毀,讓孩子趕緊睡覺,第二天就把被撕毀的作業本交給老師就行了。

盛怒之下,怒意難平,同事又將被撕毀的作業本拍了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一方面指責老師在留作業的時候根本就不考慮孩子的能力,讓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就幾乎要通宵寫作業了,實在是無奈。另一方面,同事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只是單純地讓孩子機械重複的抄課文,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教育目的,就連最根本的讓孩子學習記憶知識的目的都達不到,簡直就毫無意義。

孩子犯錯誤、學習不認真,老師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偏離教育目的

事實上,反覆機械化地抄襲課文,是現在很多老師都喜歡用的,一種意在懲戒的教育手段,不過,“錯一題抄百遍”式的教育方法,就真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錯題問題,能讓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嗎?答案當然不是能的。

孩子做錯題,無外乎兩種原因,一種是根本就不會,另一種是會,但是卻大意了。對於不會的,教會就可以了,根本用不到罰抄,對於粗心的,再罰抄就有什麼用呢,還是會粗心的。所以,

“錯一題抄百遍”這種方法,不僅沒能起到任何的作用,反而完全在浪費孩子的時間,是非常不可取的。即便老師採用了這種方法,當落實到孩子身上時,身為父母也是要堅決拒絕的,這樣才是為孩子的未來負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