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來|揚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發展|蘇州為企業點亮發展“綠燈”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來|揚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發展|蘇州為企業點亮發展“綠燈”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來|揚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發展|蘇州為企業點亮發展“綠燈”

既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儘可能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安全穩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任務。徐州、揚州、蘇州等地法院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最大限度發揮司法智慧,幫企業渡難關,為發展添動能。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来|扬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发展|苏州为企业点亮发展“绿灯”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來

特約記者 褚紅豔 記者 王曉紅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来|扬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发展|苏州为企业点亮发展“绿灯”

日前,徐州市領導對徐州市中級法院制定措施服務保障中小微企業發展給予批示肯定,法院落實中央、省市精神行動迅速,積極依法履行職能,措施具體、操作性強,相關部門要學習借鑑,形成合力抗擊疫情,保障民生促發展。

疫情襲來,如何助力中小微企業打贏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遭遇戰?2月5日,徐州中院制定了《疫情防控形勢下服務保障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從便捷高效化解糾紛、審慎適用強制措施、強化司法導向作用、優化服務保障機制四個方面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難關。徐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花玉軍強調,助力企業措施,關鍵在於落實!

“你好,我是徐州某熱電公司,我們的賬戶被凍結了,沒錢買煤炭。疫情時期,大家都在家裡待著,沒暖氣不行啊!”邳州法院執行指揮中心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原來,今年1月14日,該公司因糾紛被申請強制執行,邳州法院依法凍結其銀行賬戶100餘萬元。考慮到該公司是市重點民生保障企業,執行局局長範昱暉立即組織研究,決定解除該公司的賬戶凍結,對其等值的機器設備進行“活封”,這些機器設備可以由公司繼續保管使用。發稿前,記者瞭解到徐州某熱電公司已在第一時間採購煤炭投入生產運營,正常保障了居民的供熱供氣,實現了民生保障、企業發展“兩不誤”。

無獨有偶,睢寧法院也通過“替代查封”方式為企業生存發展提供空間。徐州某置業公司在經營期間因債務糾紛被申請強制執行,睢寧法院依法對其銀行賬戶進行凍結。該公司因為納稅、發放工人工資出現困難,向法院請求支持幫助。因涉及工人工資、企業生存,執行局積極與申請執行人多次溝通協調。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睢寧法院用查封其開發的可預售房地產代替對銀行賬戶的凍結,為公司經營運轉留足空間。

被告徐州某新材料公司因合同糾紛被徐州開發區法院凍結銀行存款38萬元。因資金週轉不動無法復工復產,該公司申請解除查封。徐州開發區法院立即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和解。在徵得保全申請人的同意後,不到一個小時,徐州開發區法院即通過線上執行方式解除了對該公司銀行賬戶的查封,助力其復工復產。

“受此次疫情影響,企業普遍存在現金流緊張問題。對此,我們儘量減少凍結企業基本賬戶,依法採取‘活封’方式讓企業能夠復工復產。同時,對於列入失信名單的企業,我們依法綜合評判,在企業轉貸融資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司法支持。”徐州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單雲娟向記者介紹。

截至2月10日,徐州兩級法院已通過變更強制措施為13家企業解凍銀行存款5003萬元,解封房產2套,刪除失信被執行人信息30件。

花玉軍表示,全市兩級法院要實時掌握涉法訴求,快速交辦督辦,及時辦結反饋,助力中小微企業渡過此次難關。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来|扬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发展|苏州为企业点亮发展“绿灯”

揚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發展

記者 張羽馨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来|扬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发展|苏州为企业点亮发展“绿灯”

2月14日晚上8點15分,一場特殊的新聞發佈會在微信群內召開。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新聞處副處長王彬在線介紹該院出臺的《關於為依法防控疫情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十八條舉措》。

據介紹,疫情防控當前,揚州中院黨組通過視頻方式,先後召開3次專題黨組會和2次業務部門工作會議,深入研究全市法院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舉措。院領導深入一線,與審判業務部門共同研討涉疫情案件審判工作措施。

據瞭解,十八條措施從嚴厲打擊涉疫情防控刑事犯罪,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依法審執涉企疫情防控案件,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穩妥化解涉疫情民事行政糾紛,提升司法服務水平以及營造和諧有序防控環境積極創新便民利民舉措等四個方面予以具體細化,明確要求。具體包括依法嚴懲妨害疫情防控的犯罪行為,依法嚴懲暴力傷醫等犯罪行為,落實快審快判審理要求。妥善審理疫情引發的合同糾紛,審慎認定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等情形,依法平等保護當事人合法利益。妥善審理疫情引發的勞動爭議糾紛,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裁審銜接及多元解紛機制作用。妥善審理疫情引發的涉公司訴訟,依法評價疫情對股東權利義務行使造成的影響,妥善化解股東出資、公司決議效力、公司解散等公司治理糾紛,維護市場主體穩定。依法保障中小微企業金融權益,嚴格保護防疫用品、藥品、醫療器材知識產權。妥善化解疫情防控引發的涉外商事糾紛。

蘇州為企業點亮發展“綠燈”

通訊員 趙淑雯 記者 張羽馨

在此次抗疫期間,蘇州某醫學信息技術公司為湖北多家醫院提供了臨床設備和系統,而因為無法兌現原先約定的履行付款承諾,眼看就要被強制執行。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在瞭解詳細情況後,積極協調,對該被執行人採取了多項延緩執行措施,保障了公司正常運營和對湖北地區戰疫醫院的信息技術支持。

2月3日,執行法官辦公座機顯示了一個熟悉的未接號碼,回電詢問後得知,被執行人蘇州某醫學信息技術公司因無法兌現原先約定於2月10日履行付款的承諾,特地致電向法院說明情況。該公司作為醫院和醫學院臨床智能系統的供應商和運維商,承建了湖北武漢包括武大中南醫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等近20家醫院和醫學院的臨床設備和系統。由於疫情爆發,與各醫院和醫學院之間1000多萬元應收賬款不但無法如期回收,而且仍需派遣員工繼續遠程支持和現場運維,保障抗疫醫療系統正常運行。年前承諾法院要履行的工人工資案件暫無法兌現。執行法官當天核實了該公司與湖北各醫療機構簽署的信息技術服務協議,全面排查梳理了該公司產生欠薪案件的緣由和目前的執行情況,根據《江蘇省高院關於為依法防控疫情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指導意見》,法院立刻採取了相應延緩執行的措施。

法院向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反映了被執行人融資研發項目週期性長,導致還貸困難的情況。金融管理部門與各銀行進行了溝通助力協調,近期已有銀行對被執行人給予金融扶持,共渡難關。

法院同時決定對被執行人未能按承諾履行的行為不予懲戒,且暫不對其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並給予被執行人一定的寬限期,在此期間內力保公司各項運維工作正常開展。

至於工人工資系列案件,法院在綜合考慮公司的運行情況後敦促被執行人制定了詳細的還款計劃,同時主動聯繫到了申請人,申請人表示理解公司目前的處境,願意等疫情結束之後再執行該案。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来|扬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发展|苏州为企业点亮发展“绿灯”
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来|扬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发展|苏州为企业点亮发展“绿灯”徐州法院防疫助企活起来|扬州法院制度保障防疫促发展|苏州为企业点亮发展“绿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