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1

如果說我是一個妓女,那麼我永遠是一個妓女。作為一個妓女的本分,我會一直做下去。”

這是《橫濱瑪麗》中瑪麗的宣言。

說這話的時候,瑪麗已經臉上溝壑叢生。雖然83歲高齡,但她仍每天佝僂著身軀在街上招攬生意。

她臉上敷滿滲人的白粉、眼影誇張厚重,紅唇豔麗魅惑、白色蕾絲連衣裙一絲不苟,如約出現在橫濱的街頭。

人們對她嗤之以鼻,她卻對人們的態度置若罔聞。

很難想象妓女也有尊嚴,更難想象妓女可以活出高貴,然而瑪麗實現了它。

《橫濱瑪麗》記錄了這名叫被大家叫做“瑪麗小姐”的日本妓女,在橫濱街頭站街長達60年的人生經歷,看哭了無數人。

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2

瑪麗原名叫西岡雪子,原本是日本一個普通的工人。1945年因為戰敗,日本的經濟下滑,雪子失業了。為了能夠找到新的工作,她四處奔波,無意間看到了這樣一則廣告:

做新女性——涉外俱樂部招聘女性事務員,包吃住服裝,高收入,限十八至二十五歲女性。”

廣告如同及時雨一樣,出現在雪子的人生之中,她心動了,立刻報名,卻沒有想到這會是一個巨大的陷阱。

所謂的招聘女性事務員,只是一個幌子。這些被錄用的女性,實際上是為戰敗後的日本服務的國家性機器。本質上是,當時政府參照戰爭中建立的“慰安婦制度”,建立起的RAA協會(特殊慰安設施協會),為駐紮日本的美軍提供女性服務,是戰敗的一部分。

雪子是一個知識女性,有很好的修養。她很快被錄用,也最先經歷了悲劇。

她被關進封閉的屋裡,受盡美軍男性的蹂躪,染上性病,不能呼救,人生從此跌入黑暗。

最高的一天接客55人,這些屬於人的感覺,再也沒有了。

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絕望的雪子渴望掙脫命運的束縛,但是這種渴望實現起來很難。直到一位日本記者深入調查,這些特殊服務者的人生被曝光。政府迫於壓力,解散了特殊服務機構,雪子才解放了!

然而解放的只是生活空間,雪子們失去的人生,被“妓女”標籤,再也無法回到純真。

3

解散後的女性們,因為沒有其他的能力謀生,很多人選擇了繼續從事這份職業,在日本的街頭站臺成為職業妓女。

雪子也因為無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繼續在橫濱的街頭,招攬生意餬口。不同的是,一般的妓女濃妝豔抹,雪子卻品味極高,打扮的如同一位高貴的貴族小姐,成為了橫濱的風景,被人送了“皇后陛下”的外號。

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活的高貴,雪子也應迎來了人生的一段美好時光。愛情點亮她她暗淡的生命,她和一位美國軍官熱戀,並且相互許諾終生不渝。軍官送給她一枚戒指,作為定情禮物,她心存這份相知,情有獨鍾,人生抓住了遊絲般的希望。

但是,1950年,美國軍官因為到了服役年限,回到了自己的國家,這份美好戛然而止。

分手之時,儘管軍官承諾會回來迎娶雪子,但是卻都成了泡影。只留下雪子用生命,為這份承諾祭奠。

為了能讓回到日本的美國軍官找到她,雪子成了最怪異的站臺者,不但衣服白色,連妝容也慘白。雪子的本名再也不被人提起,奇怪的“瑪麗小姐”,成為了代名詞。

瑪麗每天都準時出現在街頭,隨著時間風乾人生,最終成為了被所有人唾棄,成為了朽木。

這麼大年紀了還出來賣?”

“太噁心了!”

連政府都覺得她丟人現眼,有損城市形象,讓警察把她帶走了二十二次.....

但瑪麗依然如故。

年輕的時候,她對自己的顧客說:“什麼都可以給你,唯獨不能接吻。”

年老了她對自己說:“我愛過笑過哭過,滿足過失落過,我毫不羞愧,我用自己的方式活著。我有過後悔,但很少。我做了我該做的事情,並沒有免除什麼。是的,有過那麼幾次,我遇上了難題。可我吞下它們,昂首而立。明天我將離開世界,與你們一一告別。這些年我過得很完整,我用自己的方式活著。”

因為她認為:“我是妓女,不是乞丐。這是一個妓女最後的自尊。”

4

瑪麗拖著自己的蒼老,遇見了很多人。

遇見了嫌棄,遇見了侮辱,遇見了善待,也遇見了知己。

年老的瑪麗雖然早已經不再接客,卻因為倔強的堅守著妓女的職業尊嚴,被大多數的服務場所拒絕在門外。不能進入理髮店,不能進去一些餐廳用餐等等。

瑪麗並不以為意。

因為有人拒絕,也有人為她留了一把椅子睡覺,或者買下她用的咖啡杯送給她,讓她可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更奇遇的是馬麗遇見了一個名叫元次郎的同性戀者。

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元次郎是一個演員,他的母親曾經也是一個妓女,和瑪麗相同的命運,喚醒了他的回憶。曾經因為母親的職業而對母親嫌棄的愧疚,傾瀉而出。他把這份愧疚給予了瑪麗,像兒子一樣關心她,也像兒子一樣對瑪麗尊重。

這給了瑪麗人生最後的溫暖。

元次郎的每一臺演出都有瑪麗的專屬座位。他在舞臺上演唱,瑪麗就在臺下傾聽,他們一生的悲劇命運在歌聲中化成了理解。

這理解讓瑪麗放下了人生的執念。她走了,回到家鄉進入一家養老院,卸去幾十年的妝容,迴歸成一個普通的老太太。

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離開的前夕,她給元次郎寫了一封信:“如果再給我三十年,我會努力成為一個好老太太。我還有很多很多夢想…”

然而這時候,元次郎卻因為癌症入院,他拿著信件,一直堅持到身體允許長途跋涉出院,才給與了回覆。

他帶著疾病,前往了養老院,出現在那裡的舞臺上,為生命最後的瑪麗獻上了曾經的歌。

5

瑪麗離去,人們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少了一道風景。這時候有人拍攝了瑪麗的紀錄片,人們才知道橫濱街頭被他們嫌棄的老者背後,擁有著怎樣的尊嚴堅守和人生悲劇。

人們開始尋找瑪麗,然而太晚了!

24歲成妓女,83歲依然站臺,她用60年敬業,維持了靈魂的高貴

2005年,瑪麗與世長辭,不久以後,元次郎也因為癌症離世。

塵埃落定,有人說瑪麗一生都在演出一出獨角戲。

有人說,愛而不得,太過悲劇。

但瑪麗沒有怨恨,沒有孤獨,只有內心經歷的豐富。

她說:“我想起的卻不是孤單和路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

瑪麗看過這個世界最極度的扭曲,也洞悉無法搬回曾經的軌道,那麼內心這一點尊嚴也許就是最純潔的。

於是她最終選擇了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的姿勢,成就了人生的永恆。

在這種人生姿勢裡,她只為自己而活,只為心中的理想而活。

然而,這不也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堅守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