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節目,都能靠熱度救場,肖戰和《我們的歌》終究是個例

這兩天因為新綜藝《天賜的聲音》開播,網上關於該節目的討論非常多

,但是當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真正引發熱搜大爆炸的話題,其實只有薩頂頂被懟哭了這麼一條。

眾所周知不論是《天賜的聲音》還是《歌手2020》,亦或者之前《我們的歌》都存在著一個邏輯,那就是節目內的表演與節目外的話題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

並不是所有節目,都能靠熱度救場,肖戰和《我們的歌》終究是個例

如果只有精彩表演而沒有話題造勢,那麼很可能會像《這樣唱好美》一樣,直到總決賽依然有很多人沒聽說過,但是如果只做話題熱度而忽略了內容質量,最終又會導致節目口碑的崩塌,就像現在《天賜的聲音》情況一樣。

並不是所有節目,都能靠熱度救場,肖戰和《我們的歌》終究是個例

然而很遺憾的是《天賜的聲音》節目組沒有拿捏好這個度,為了能夠讓節目出圈瘋狂製造話題,相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丁太升是節目組特意安排的,就像去年《中歌會》裡的賀冰新一樣,語不驚人死不休,只要別人說好他就得出來反駁一番。

並不是所有節目,都能靠熱度救場,肖戰和《我們的歌》終究是個例

當然,這麼做的效果肯定是達到了

,如今節目才播出一期話題熱度就節節攀升,但問題是這個話題裡幾乎全部都是罵聲,很少有聽到誇讚的評價,大多數觀眾都對節目的套路表示不滿,明明已經2020年了,卻還在那五年前甚至是十年前的綜藝套路忽悠大家。

而持反對觀點的網友也提出了一個比較稀奇的說法,同樣是製造話題引導流量,《天賜的聲音》和《我們的歌》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借用了場內嘉賓的矛盾,另一個是借用嘉賓場外的人氣罷了。

並不是所有節目,都能靠熱度救場,肖戰和《我們的歌》終究是個例

相信這樣一段話大家都知道是在內涵誰,我們不可否認《我們的歌》有消費肖戰流量的意思,但人家聰明就聰明在做正能量引導,這一點是《天賜的聲音》完全比不上的地方。

爭議聲能夠帶來熱度的同時也會導致大量罵名,而《我們的歌》放棄針對流量歌手,進而選擇與流量歌手合作,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節目播到最後既成就了肖戰新生代跨界歌手的身份,也達成了收視率爆炸的目的,不得不說這才是最正確的熱度使用方法。

並不是所有節目,都能靠熱度救場,肖戰和《我們的歌》終究是個例

而另外我還想強調一點,《我們的歌》和肖戰只是個例,他們能夠這麼和諧錄製完節目,外界口碑保持高度評價,最重要的原因是時間點到位了,華語樂壇急需一個能夠逆轉新生代流量歌手形象的機會,而《我們的歌》和肖戰出現的正是時候。

所以這終究只是個例無法複製或者效仿,如果想靠熱度炒出一個高人氣節目,最後也只有糊掉這麼一條歸路。

並不是所有節目,都能靠熱度救場,肖戰和《我們的歌》終究是個例

最後希望《天賜的聲音》能夠有所改變,要麼好好做音樂節目,把重心放在嘉賓的表演上,就像《歌手2020》這樣直接正面較量,強者勝弱者淘汰,要麼像《我們的歌》這樣把所謂的競技放寬,更多精力投入到嘉賓的現場氛圍上,不知道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