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三招制敵,“疫”入長者心

當疫情遇上網絡化時代,病毒的危害在“長者”面前就像穿上了“隱身衣”,而老年人恰恰又是抵抗力最低的群體。所以,疫情期間,對老年人的宣傳、照顧刻不容緩!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武陟縣養老中心院長馬曉冰,肩扛黨旗,迅速布控,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她用責任擔當和黨員的堅定性,三招制敵,確保老人們都瞭解疫情的嚴重性,保證養老中心零疫情。

防“疫”排頭兵—迅速布控不放鬆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馬曉冰敏銳地感到是一場重大的疫情事件,迅急展開布控。“喂,肖先生吧,我是曉冰啊,跟你知會個事兒,我看這疫情有上竄的苗頭,院裡面決定暫時實行封閉式管理,最近肖伯伯在我這兒你們也別擔心啊”、“喂,小吳啊......”從大年夜始,馬院長就和工作人員一起加班加點的通知長者親屬,第一時間實行中心全封閉式管理,投入疫情備戰狀態,杜絕與外界聯繫,防範於未然,確保中心長者身體健康。在安定老人們的同時,也讓子女們放心。為解決老人的想家問題,馬院長毅然決定住在養老院,與老人們吃住在一起,誰想家,誰想兒女了,她就會用微信視頻讓雙方聊聊天,有時一聊就是五十分鐘,馬院長也一直陪著。

家與單位的距離近在咫尺,孩子和她視頻:“媽媽,你為什麼總不回家,你不要我們了嗎?”,面對孩子稚嫩的問話,她流淚了,她想回家看看孩子,但是守護著長者們的生命安危和身體健康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比起許許多多舍小家為大家的榜樣,她說:“我做的真不算什麼”。

戰“疫”帶頭兵—強化措施不含糊

疫情防控,事關全局;生命健康,重於泰山。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中,馬曉冰盯上靠上,事必躬親。每天早上養老中心都在重複著同樣的工作——早上六點院內集中消毒、地面,樓道,電梯間,進行酒精消毒液噴灑消毒;八點及時清理長者房間垃圾及汙水處理,通風換氣,消除異味,保持環境衛生。即使這樣,馬曉冰依然覺得力度還是不夠,她嚴把護理流程和質量。有時看到哪位老人飯吃的少了,愁容滿面了,她都會親自餵飯,主動與老人敞開心扉的聊天。有時她也會內疚,自己也已經好久沒有讓父母體會如此天倫之樂了......

在後勤保障方面,分批購置了醫用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等醫療物資;做好長者節後食品、蔬菜供應充足安全,保障長者三餐豐富,穩定中心日常生活。

抗“疫”堡壘兵—發揮作用不添亂

“喲!楊大爺,今兒太陽打西邊出來啦?!怎麼知道帶上口罩啦?”馬曉冰調侃著迎面走來的楊大爺。跟大多數老人一樣,楊大爺也是不願意戴口罩,嫌悶得慌,“鬧洋事兒”。但是馬曉冰一點點的努力做老人們的思想工作,將自己“宣傳員”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親力親為地宣傳防範病毒傳染、正確洗手、正確帶口罩等防控知識,提高員工和長者的科學防控認識。怕老人們待在院裡會著急,馬曉冰決定在園區循環播放喜慶的新年音樂,營造喜氣祥和的節日氛圍,引導老人們保持正常作息,規律生活,一點沒有疫情帶來的恐慌感,彷彿和外面是兩個天地。

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她將防疫、戰“疫”、抗“疫”這一工作做到了極致,讓長者們從心底裡有了防控疫情的意識。到目前,中心老人連最普通的感冒都沒有一例發生。老人們在院子裡悠閒地鍛鍊身體、曬太陽,在大廳裡靜靜地看書、寫字,打檯球。馬曉冰年輕的臉上笑容漸漸多了,她已感覺到春暖花開的腳步在向她慢慢走來。(中共武陟縣委組織部 馮露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