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席:文化藝術院士可以設立嗎?

據說有人提倡或呼籲在中國設立文化藝術院士。而且法國、美國、俄羅斯等都設立了文化藝術院士,中國在國民黨政府時期的"中央研究院"也於1948年選舉產生了第一屆31名院士,其中有胡適、傅斯年、郭沫若、陳寅恪、馮友蘭、馬寅初、梁思成等。

按道理應該設立文化院士、藝術院士。但現在不是時候。正如西安的唐太宗陵、秦始皇陵,早晚要開發的,但現在我們的技術不過關。地下珍貴文物一旦開發,文物就會變為廢物。外國人設立文化、藝術院士是可以的,因為外國的院士是靠科學家選舉評定的,他們選舉的是真正的有才學之士。而且外國選舉院士有一個標準,符合標準就可以擔任。中國是官員當家,評右派、評教授、評研究員都是分配名額,沒有標準。一個單位分配幾個名額,最後由官員"集體"討論確定。所謂"集體",當然是主要官員說了算。那麼,選舉院士,必然是大官是大院士(或一、二級院士),小官是小院士,真正的文化人、藝術家必選不上。所謂的"真正"的文化人、藝術家,是遠離權勢,一心從事文化、藝術研究的人,非此不能有大成就。所謂"非真正"也叫"非純粹"的文化人、藝術家,即一邊從事文化藝術研究,一邊打通官兒的關係、打通媒體的關係、打通商家的關係,上電視,當代表,為"庸眾"和"官兒"所知的人。孔子曰"舉爾所知",即推舉你瞭解的人,這個儒家傳統一直延續至今。真正的學者未必為"官兒"和"庸眾"所知,所以,被選舉的很難有真正的文化人和藝術家。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正直有良心的官員會推薦一些真正的文化人和藝術家,但這種正直有良心的官員太少。

陳傳席:文化藝術院士可以設立嗎?

那麼,設立標準行不行呢?也不行。標準由官員設立,即使由眾人設立,但最後執行標準的是官兒,如是,符合"標準"的首先是官兒,你說得獎,他的作品肯定得獎,你說投票,他的票肯定最多。一輩子沒寫過一篇文章的人,能主持國家項目,從來沒寫過一篇正式論文的人,可以擔任博導,這類事太多了。

你不相信群眾嗎?我相信。但我不相信幾個人的群眾。選舉,必須全國畫家、文化人、讀書人十萬人以上的參加選舉,我才相信。選舉的人數太少,幾個電話、幾個招呼一打,選舉的意義就失去了。十萬人就不好控制,但在中國還不可能。

陳傳席:文化藝術院士可以設立嗎?

還有中國人的素質也不行,外國的科學家一般能正確公正地處理有關關係,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中國人做不到,關係行就行,關係不行就不行,這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所以,設立院士的提議是好的,而現在還未到時候。據說,科學院設立的"院士",大家也議論紛紛。凡事不公正會帶來反面的效果,甚至會出亂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陳傳席簡介


陳傳席:文化藝術院士可以設立嗎?

陳傳席,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特殊貢獻專家、現兼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馬來亞大學客座教授。2014年榮獲“巴黎榮譽市民”徽章。

出版學術著作《六朝畫論研究》(大陸版、臺灣版,共13版)、《中國山水畫史》(15版)、《中國繪畫思想史》、《中國繪畫美學史》(選入20世紀“中國文庫”)、《陳傳席文集》(九卷)、《中國佛教美術全集•雕塑卷•響堂山石窟(上下)》《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陳洪綬集》(點校本,中華書局)、《悔晚齋臆語》(中華書局)、《畫壇點將錄》(三聯出版社、港臺版)、《陳傳席畫集》等50餘部,並且部分著作被譯為外文在國外出版。並在《文物》、《美術研究》、《美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文章千餘篇。據美術界權威雜誌《美術》統計:陳傳席研究強度居全國第一名。他被很多國內外年輕學者稱為“現代美術史研究之父”。

陳傳席教授史論兼備,旁涉文學詩詞,在書畫創作上重傳統,格調高古,富書卷氣,自成一家。謝稚柳曾說:“陳傳席的畫是當代文人畫一個頂。”蘇聯畫報曾作專門報道,蘇聯最富盛名的漢學家、中國美術史研究家查瓦茨卡婭曾撰文稱:“中國現代的繪畫有三大派,現代派爬得太高,新文人畫派靠得太近,唯陳傳席畫派立得最遠。陳傳席的畫寧靜含蓄而有詩意,格調高古,超邁絕俗,是當代最高的文人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