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上的負重者 資陽區“村村響”廣播背後的維修人

高杆上的負重者 資陽區“村村響”廣播背後的維修人

維修人員正在修理村村響設備。

紅網時刻益陽2月17日訊(通訊員 張習文)近日,益陽市資陽區“村村響”維修人員冷德斌總算鬆了一口氣。大年初二開始,工作隊加班加點,對前期維好的村村響又進行了一次複檢。如今,全區有487套村村響可以實現正常播放,全部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今年春節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村村響作為讓老百姓瞭解國家政策和疫情防控信息的重要載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資陽區文旅廣體局組建專業維修隊伍,每天派出巡查維修隊,他們中間最大年齡70歲,最小25歲,他們吃著泡麵,扛著設備,穿行在鄉村間,深入一線開展線路搶修,及時排除故障,被群眾稱為“高杆上的負重者”。

這樣的場景令人動容,新橋河鎮70歲的老黨員、老廣播人魯仁魁主動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申請加入到搶修“村村響”廣播的隊伍,在搶修第一線,他面對黨旗,擲地有聲地說出了自己的誓言。“我是老黨員、老廣播人,情況我最熟,我不上誰上?”“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我一定堅守陣地,為打贏疫情宣傳防控戰貢獻力量。”;茈湖口鎮文化站站長熊萬紅天天陪同搶修人員奔波於全鎮鄉村的各個角落,技術員爬電杆維修廣播時,他在杆下堅持為技術員扶梯,手磨出血泡,仍然堅持;區文旅廣體局廣電股長冷德斌舍小家為大家,儘管妻子雙手臂粉碎性骨折還未康復,不能操持家務,母親因年邁多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但是他克服家庭困難,把家裡所有的工作交給自己放假在家的女兒,同幹職工和技術人員奔忙在廣播搶修一線......前線一片忙碌,作為區級廣播室的播音員廖丹、鄧磊也是忙得團團轉。從大年初二起,他們倆就開始一人一天輪流值班,早上8點不到就趕到辦公室,有時候等搶修隊員都收工了,他們才能關廣播下班,甚至有時晚上七、八點才動身回家。

村村響廣播是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平臺,是黨和政府聲音的重要載體,同時還是農民獲取新技能、新信息的重要渠道,今後資陽區文旅廣體局將把村村響廣播維修維護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長效運行管理機制,確保農村廣播村村響、村村通。

正是因為有著這群人的默默付出,資陽區“村村響”廣播自1月23日起就響徹全區鎮村,每日按上午9點半、中午12點、下午5點三個時間段傳達國家、省、市、區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準確發佈疫情信息,宣傳防護和救治知識,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有效穩定了全區農村群眾的情緒,堅定了各級打贏疫情防控戰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