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全球自然資產損失,可能造成年4千億英鎊損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環境慈善機構警告稱,全球自然資產下降的影響每年可能造成3680億英鎊的損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全球自然資產損失,可能造成年4千億英鎊損失

一份分析報告警告稱,除非採取緊急行動保護自然資源,否則到2050年,英國經濟每年可能遭受160億英鎊的打擊。

這一發現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環境慈善機構全球研究的一部分,該機構警告稱,從森林到漁業的自然資產下降每年可能造成3680億英鎊的全球影響,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近80萬億英鎊。

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全球自然資產損失,可能造成年4千億英鎊損失

《全球期貨》(Global Futures)報告著眼於為大自然提供的服務,如授粉作物、保護海岸免受洪水侵襲、供水、木材生產和漁業。

它研究了提供這些服務的自然棲息地和野生動物,包括森林、溼地、珊瑚礁和魚類種群,將如何受到未來發展的影響。

報告發現,如果世界繼續以現在的速度前進消耗自然資源,而不改變通過更好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的道路,不解決人類已經造成的野生動物和棲息地減少的問題,那麼每年可能給各國經濟帶來數十億英鎊的損失。

繼續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並將農業和城市發展擴大到景觀領域,將面臨與授粉、海岸保護、供水、木材和魚類生產以及儲存碳等方面的損失相關的巨大財政成本。

隨著農業部門受到自然災害的打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也可能上漲,到2050年,木材、棉花、油籽和水果蔬菜的價格預計將分別上漲8%、6%、4%和3%。

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全球自然資產損失,可能造成年4千億英鎊損失

這項涵蓋140個國家和關鍵部門的研究是與普渡大學的全球貿易分析項目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自然資本項目合作完成的。

其中,英國可能是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每年損失的自然服務成本將相當於目前每年為警察、消防、監獄和法院提供的資金總和。

英國的主要經濟代價將是失去形成自然海岸保護系統的棲息地,以及海草床、珊瑚礁和鹽沼等海洋生物的家園。

世界自然基金會說,這將導致洪水和侵蝕,以及魚類種群減少,損害漁業。

到2050年,英國每年因失去海岸保護而付出的代價可能高達150億英鎊,而對漁業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10億英鎊。供水、林業生產和授粉的損害可能會進一步增加1.24億英鎊。

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全球自然資產損失,可能造成年4千億英鎊損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宣傳和活動執行主任凱蒂·懷特(Katie White)說:"我們正在摧毀我們的地球和我們經濟的未來。"

"我們需要緊急的全球領導和立即採取行動,改變我們使用土地的方式,投資於恢復自然,減少排放,並關鍵地停止為糧食生產而破壞森林。

這需要各個國家採取大膽的政策來支持,以減少我們的全球足跡,並在未來達成貿易協議,明確拒絕毀林和其他糟糕的農業做法。"

全球貿易分析項目(GTAP)創始人、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項目組成員托馬斯•赫特爾教授(Thomas Hertel)表示,科學和經濟學都很清楚的表明,我們正面臨艱難的抉擇。

他說:"我們不能再忽視恢復自然的強大經濟理由。不採取行動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沿海社區受到干擾,糧食價格上漲。"

為了確保積極的全球未來,我們需要實現更可持續的生產和土地利用模式,改革經濟和金融體系,以激勵基於自然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