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測產品 何以成為安防行業新寵?

摘要:測溫是抗擊疫情的關鍵一環。與此同時,高效應對測溫訴求的產品層出不窮,一時間成為安防行業熱點。

【CPS中安網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黑科技”,在此次抗擊新型肺炎的過程中表現優異,“科技戰疫”受到全民關注。本身就和公共安全密切相關的安防行業,更是發揮了顯著作用。

測溫是抗擊疫情的關鍵一環,與此同時,高效應對測溫訴求的產品層出不窮,一時間成為安防行業熱點。

防疫機器人動態測溫

從部署方式來看,可以簡單將安防行業的溫測產品劃分為兩類:搭載體溫檢測功能的機器人和部署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等安檢卡口的測溫系統。

目前,包括高新興、優必選、獵戶星空在內的機器人企業均已完成測溫機器人技術方案的研發和部署。基於場景需求,目前搭載測溫功能的機器人類型多為巡邏機器人。

早在2月4日,第一款巡邏測溫機器人就已經在廣州上線,這是由高新興打造的“千巡警用巡邏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不僅可以在5米內一次性完成10人的無接觸式測溫,還可以識別過往人員是否戴口罩。如果發現溫度超過設定值,或是沒有戴口罩的人,就會觸發報警系統。此外,這款機器人還具有“喊話”功能,提醒市民注意防護。

優必選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合作,在機器人平臺上開發了紅外溫度檢測功能。名為“建國”的機器人能在高速公路防護重點地區24小時不間斷自動運行,實現動態體溫檢測。值得一提的是,“建國”內嵌認證核驗系統,可打通身份證數據庫,在行人佩戴口罩的情況下,也可以迅速進行身份證核驗。

獵戶星空推出支持紅外測溫的醫療機器人“小豹”。這款紅外測溫版的醫療機器人搭載紅外測溫模塊,測溫精度已經達到±0.3℃以內。“小豹”可以根據醫護人員發起的需求,自動到達指定位置為患者測量體溫。在醫院尤其是感染區,這款機器人不單單能減輕醫護人員負擔,更能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

AI測溫,企業各顯神通

機器人溫測產品的優勢在於能夠實現動態監測,而AI溫測系統的優勢則在於能夠適應高密度人流的場景,並且能夠滿足高精度測量的訴求。

以曠視的AI測溫系統為例,該系統採用“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創新解決方案。基於專項模型優化,即使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積遮擋人臉的情況下,也能實現人臉識別和溫度測量。此外,一套系統可以部署16個通道,藉助AI系統,人流量大的現場只需安排一名工作人員。

再比如,老牌安防企業大華股份聯合阿里推出了“AI防疫師”。AI防疫師將大華的超高精度熱成像測溫系統與阿里安全的新零售安全技術進行融合,識別是否戴口罩的準確率在99%,體溫篩查誤差僅±0.3℃。與此同時,基於阿里雲的雲視頻技術,快速實現解決方案的部署和應用,也是這套方案的突出特點。

一哄而上還是緊握時機?

溫測產品成為安防行業新寵的同時,也有人質疑企業“炒概念、炒參數”。筆者以為,溫測產品能夠成為當前行業熱點,有以下幾點驅動力。

首先,精準的場景和真實的需求是關鍵。基於兩類落地場景,兩類產品均實現了較好替代性。以醫療機器人為例,有效避免醫務人員感染,就是“替代性”的重要表現。對於交通卡口的AI測溫系統而言,AI測溫系統一分鐘可實現200~300人的測溫通行,效率低下的人工測量顯然難以應對人流高峰。

從供求關係來看,目前市場中的安防系溫測產品供不應求,各企業爭先投入其中是市場機制作用的結果。

從參與的企業來看,企業也可將這次參與視作一次“練兵“的機會。

對機器人企業而言,除了巡邏機器人本身具有的適於測溫場景的特點,此前積累的技術方案也能成為該類型企業的固有優勢。一些企業能夠基於原有方案快速進行改進,比如將巡邏機器人的防煙火功能改為測溫功能。

紅外熱成像儀組合黑體(溫測參照物)的解決方案能實現較高精度,但成本高昂,而以商湯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可以藉助AI算法打造非黑體方案。BAT裡,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優越,阿里雲的視頻技術也能在“AI防疫師”中得到恰當應用。安防企業更不必說,不管是在紅外熱成像攝像機,還是供應鏈、落地能力方面,安防企業都獨具優勢。

總而言之,真實場景需求、安防系溫測產品的替代性和供不應求的市場情境,以及多類型企業固有的切入優勢,共同造就了安防行業溫測產品的火爆局面。與此同時,各類企業差異化切入,助力疫情抗擊的同時,也檢驗了自身的研發與落地能力。

不過眼下也有人開始擔憂企業一哄而上,追趕短期需求。針對短期需求一說,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測溫場景需求將會在時間上延續,而測溫技術能力及產品也能在未來融入其他場景。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