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陽街道:“十清”工作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疫”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蒲陽街道全體黨員幹部、社區兩委幹部、網格員、志願者,組成了一支

“最強戰隊”,這隻戰隊日復一日,穿梭在縱橫交錯的工業園區,穿梭在社區院落的大街小巷,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賽跑,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強戰隊”面對的,是“最強”工作任務。行政區劃調整後,蒲陽街道轄29個社區,管理企業455個。管轄範圍大、企業情況複雜、人員流動性大,無疑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難度。蒲陽街道探索出了“十清”工作法,理清了工作脈絡,真正讓防疫工作“心中有數、手中有策”

一、轄區人口底數清

通過三輪摸排,全面掌握轄區人口數量。轄區29個社區,20240戶,50893人,功能區455家企業排查企業員工共計11328人,其中在蓉人員10394人。

二、重點人員情況清

街道全面排查社區及企業重點人員,“一村一冊”“一企一冊”分別建立臺賬。各社區、相關部室指定專人,做好醫學觀察人員心理安撫,提供必備的生活保障。同時,每日2次監測體溫,連續14天與當事人保持聯繫,24小時動態監測身體情況。

三、返蓉返鄉時間清

建立來(返)蓉人員信息臺賬信息表,明確來(返)蓉時間。乘坐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人員要提供火車票、飛機票作為依據;自駕來(返)蓉人員,派出所根據車牌號核對時間,確保時間真實,準確。來(返)蓉人員臺賬一日一報,動態更新。

四、返蓉返鄉來源清

摸清來(返)蓉人員來源。截至目前,排查武漢籍、湖北籍來(返)蓉人員以及非湖北籍經由湖北來(返)人員共115人,其他地區來(返)蓉人員1534人,分類分區域建立詳細臺賬,對關鍵人員密切跟蹤,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五、返回行程軌跡清

街道、轄區派出所、社區“三級聯動”,信息共享。由社區工作人員登記來(返)蓉人員出發地及途經城市,報轄區派出所。派出所根據來(返)蓉人員出發地及乘坐的交通工具複核途經城市,重點關注途經湖北、重慶等地,反饋給街道工作人員。街道工作人員根據派出所反饋信息,完善臺賬,為後期追蹤提供相關依據。

六、返回交通工具清

對於返蓉重點人員的返程日期,搭乘的交通工具,包括飛機、高鐵的起點和終點、時間、車次、車箱,自駕所經過的路線悉數摸清,做好在交通工具上和病例密集接觸人員的追溯工作,確保返程高峰過程傳播風險降到最低。

七、密切接觸情況清

建立人員接觸臺賬,全面掌握與重點人群接觸人員,特別是家庭成員,嚴格實施居家隔離制度,社區人員每天隨訪。密切觀察接觸人員健康狀況,並及時報轄區衛生院。

八、身體健康狀況清

對“三個群體”身體健康進行全面摸排,重點掌握近期內是否有咳嗽、發燒等情況,對年齡較大者的疾病史全面掌握。對目前需居家隔離登記在冊的,嚴格執行居家隔離14天,每天由社區工作者、村醫、民警上門測量體溫兩次,並詢問身體情況。

九、防護隔離措施清

機關封閉管理,來訪人員辦事服務“一對一”,幹部職工體溫“一日兩測”,分批就餐;辦公區域“一日兩消”;設置定點消毒場所和一次性口罩回收垃圾桶。社區、企業非成都市返蓉人員,嚴格落實14天居家隔離,並做好日常監管。村與村之間相對隔離,對出入小區村民嚴格做好信息登記、體溫檢測等工作,非小區人員不得入內。

十、防控知識概念清

充分利用橫幅、LED屏、社區喇叭、移動音箱、微信QQ群等,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防控知識的宣傳,累計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5000餘份。與中國移動合作,為全街道工作人員(含社區)免費開通疫情防控相關知識的來電名片、視頻彩鈴,入耳入心宣傳全覆蓋。

蒲陽街道:“十清”工作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