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反思:關注建築和設計的的可持續未來

回顧剛剛過去的兩個月,肺炎病毒、澳洲森林火災、還有全球各地頻繁發生的地震、流感。僅僅是2020年的開頭就已經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傷痛的記憶。這種種災難無疑將對人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而經濟的下滑、資源的耗盡、環境的汙染也警醒著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我們如今的生活?在泛濫的慾望之下,到底什麼才是生活的本質?在武漢疫情期間,gooood團隊也針對這次疫情做出了一些與建築和設計方面有關的反思。其中,“如何通過設計創造對環境負責的可持續的未來生活”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之一。為此我們總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續建築和設計案例,並分為“可持續的綠色建築”和“生活中的可持續設計”兩個部分呈現給大家。前者以環境友好型的建築設計為主,後者以小尺度的工業設計和傢俱設計為主。通過這些精選案例,一方面我們得以見證可持續建築和設計的部分發展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夠或多或少地從這些案例所包含的技術和巧思中感悟兼具詩意與美感的可持續生活理念。1.生活中的可持續設計2.可持續的綠色建築

- 生活中的可持續設計 -

01. 高品質傢俱作品

Jalmari Laihinen

將廢棄木材變成令人讚歎的傢俱藝術品

“破裂系列”作品結合了傢俱製造、木刻工藝和傢俱設計的多種技巧,旨在製造一款展現材料獨特性的高品質傢俱作品。木材曾經是活著的樹木的生命體。開裂、折斷及帶有瑕疵的木材往往會被當做廢棄品扔掉,但事實上它們具有獨特的價值。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2. “打印城市”

The New Raw

用塑料垃圾打印城市傢俱

“打印城市”(Print Your City)是荷蘭研究和設計工作室The New Raw發起的一項開拓性的計劃,旨在通過回收塑料垃圾來重新塑造城市的公共空間。各具特色的設計作品包括自行車架、跳馬、樹盆、狗糧盆和書架等等,為希臘的城市生活增添了更多環保且有趣的元素。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製每個物體的形態和用途,也可以選擇將它們擺放在哪些公共空間。在完成設計後,參與者可以登錄Print Your City的官方網站獲取有關塑料數量的信息,以便為3D打印提供足夠的原材料。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3. 瓦楞紙桌上陶品

樊小韻工作室

用陶土翻造瓦楞紙而成的精巧日用小品

長居紐約市的設計師樊小韻受可回收瓦楞紙的啟發,把臨時性的、具有短暫意象的材料巧妙地以陶土翻造,使其轉變為耐久的、可以長期持續使用的日用小品。WA系列共有三件陶品:筷架、杯墊和迷你托盤。顏色選擇有菸灰色、卡布奇諾色與沙白色。杯墊特有的波紋表面不僅可以抓牢杯底、碗底,並且可以自然盛接住杯碗溢出的食物和液體,保護桌面。迷你托盤好似一枚桌上小竹筏,可盛放小食、小物、文具、鑰匙和首飾。筷架上的天然瓦楞可防止筷子和餐具滾落。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4. 花園泳池更衣房

NGPhoto

舊磚房的改建工程全面展開

花園裡泳池旁的更衣間是來自CLARA NUBIOLA的詩意作品。建築師將封閉的窗口打開,把花園綠色引入室內。清理室內,保留下有用的傢俱。比如洗手檯的製成是從附近搜來的石頭;浴室的噴頭,衣架,還有燈具等等物件也是從周邊農村找來的,特別是一間老奶奶曾經住過的而現在廢棄的屋子。舊物得到了新生命。可持續的舊物利用和設計對地球能源益處多多,同時物件的歷史感又讓空間充滿非凡的時間魅力。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5. “走向新事物”材料研究項目

Milan Friedrich

牛仔布纖維轉變為一種具有石材美感的吸音材料

“走向新事物”(Towards a New Matter)是一個以材料為基礎的研究項目。在這個項目中,設計師藉助回收再生技術將牛仔布纖維轉變為一種輕質吸音板材料。可生物降解的單一材料的生產不需要添加化學物質,完全由自然材料和當地產生的廢物和廢料構成。這種製造工藝可以將回收的織物纖維轉變為可模塊化擴展部件,作為空間分隔結構安裝在建築內,根據客戶的需求在房間內形成空間細分或創造新的房間。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6. 凳的設計

WENCHUMAN

重新定義廢棄物件

一個有趣的凳兒設計,設計師只設計了幾根相同的腿凳兒,然後嘗試各種材料打造凳面。比如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廢棄報紙(別小看報紙,當他們足夠厚時承受力其實蠻強的)或者廢棄薄木板組合。好玩又不乏思考,還能利用回收物品,夠環保。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7. “零浪費”酒館

Linda Bergroth

循環經濟、新材料創新和可持續設計

該酒館完全使用回收過以及可回收的材料製成,並且使用了可持續的、有著標誌性芬蘭風格的物件,包括Durat的可再生複合材料飾面;Kotkamills的可再漿化的一次性杯子;Sulapac的新型無塑料包裝;以及能夠將食品垃圾轉化為廢料的Oklin24小時制肥機。所有食材均來自於可持續的生產者和供應商,並且不適用任何包裝。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8. 可持續毛氈- GAN品牌NUANCES系列

Patricia Urquiola

三種色調與三種圖案呈現石材紋理的建築幾何形態

設計師希望利用但加以改造溫暖且具有延展性的自然材料,改變原有的製作方式,尋找一種新的技術重新回收利用廢棄的纖維。不同顏色和密度的羊毛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石材紋理的外觀,大膽而新穎。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9. 可循環利用的時尚挎包

一融設計

能變身的時尚米口袋

Harvest bag的設計巧妙地利用編織袋的堅韌特性,將其再拆開食用後變成了可循環利用的時尚挎包,配合現代時尚的視覺,用設計強化了材質的特性,讓廢物再生,讓被人擯棄的材料發揮了不一樣的光彩。Harvest一詞有豐收富足的意思,象徵了產品農品食物的特質。而Harvest bag則寓意滿載而歸,呼應了未來產品可變成出行購物包的特質。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0. Contrasti廢棄石材再利用系列

Moreno Ratti

石材切割形成新紋路,廢棄產品從此獲新生

設計師希望通過這套作品來反對對自然資源的浪費。他修復廢棄的大理石,用CNC機切割拼接成不同物品,其表面呈現出獨特的幾何紋路。Stonethica回收石材採集和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利用無毒樹脂將其製成石板,使石材也加入了生態可持續的循環。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1. Bike Scavenges共享單車製品

黃強

針對共享單車墳場的顛覆性運動

‘Bike Scavengers’鼓勵人們拆解數以萬計過量生產的廢棄共享單車,並把它們轉換為有價值的產品。通過與‘Bike Scavengers’提供的半成品相結合,已無使用價值的共享單車重新將零件利用為新的‘物品’,包括由36個廢舊車座構成的公共座椅、6個車座構成的吧檯椅,由單車車筐轉變而來的儲物架,以及由單車的擋泥板製成的檯燈。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2. 再生燈具

BENTU

再造,讓廢棄物料恢復尊嚴

人人都喜歡自然。自然是什麼?一石一沙一草一花,高山湖泊大海沙漠。自然是時光浸泡的痕跡,是生死。再造——用工業化生產造出個性之美,讓你使用你的美。用無用之物造出情懷生活,讓你關注你的存在。通過建築廢料的循環再生、日常設計、工業製造以及美學呈現,本土創造將原本有害的建築垃圾轉變為美觀實用的燈具。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3. Luken Kids Line再生塑料傢俱系列

LUKEN

回收塑料瓶製成的環保傢俱

Luken Kids Line是一款戶外組合傢俱,陽光、水或調皮的孩子都無法破壞它。這款傢俱全部由回收再利用的塑料製成,設計師希望通過它增強年輕一代的生態保護意識。再生塑料的特性讓產品可以抵抗日曬雨淋,使其成為了理想的花園或沙灘傢俱。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4. 廢棄材料建造的“Rolf之家”

Rolf Bruggink

巧思妙想將廢品變成美麗傢俱

“Rolf之家”是一個充滿野心的改造項目,它所使用的所有材料均來自於建築旁邊被拆除的辦公樓。房間中的傢俱全部由知名德國設計師設計,用回收材料製作。由Tejo Remy & Rene Veenhuizen設計的“意外之毯”是利用舊地毯製作而成。Dirk van der Kooij設計的“搖滾椅”是用CD包裝盒做成的;Niek Wagemans的“小匣子”則是一個用舊窗框打造的展示櫃。餐桌是Rolf Bruggink的“房屋桌”系列作品之一,在這張由不同的廢棄材料層層堆疊而成的新桌子中,可以看到項目使用的所有回收材料,建築的過去和現在在這裡被聯繫在了一起。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5. 邊角料做的木質玩具,美國

Daniel Moyer

超級英雄和他的小鴨搭檔~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6. 具有恆久價值的日常物品,愛沙尼亞

Mirja Pitkäärt

“真誠、觸感、價值”

“情感可持續設計”是設計師Jonathan Chapman可持續設計的新理念。這種理念試圖通過在使用者和產品之間建立長久的關係來達到減少消費和浪費的目的。該理念探索如何讓產品隨著時間和使用的增加彰顯出有價值的老化痕跡;以及如何讓產品與使用者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加深厚和更具價值。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 可持續的綠色建築 -

01. 屋頂背後的房子,波蘭

Superhelix Pracownia Projektowa

以巨大的綠色屋頂實現生態友好型的設計

隨著城市的動態發展,越來越多的自然區域被用於地產開發,生態友好型的設計也因此顯得尤為重要。屋頂的北面覆蓋以大量的多肉植物,日曬充足的南面屋頂則安裝以光伏太陽電池。

建築的獨特結構由層壓木材製成,結構單元呈對角線分佈,屋頂的邊緣還設有凹槽。這面屋頂並非只在外部裸露,它還向著室內滲透。在南北兩面屋頂的銜接處開有帶狀的窗戶,能夠讓大量光線進入。遠離地面、設於高處的窗戶在打開時能夠帶來高效的自然通風。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2. Wilder舞蹈大樓,魁北克

Ædifica

可持續設計造就舊建築的新活力

這座舞蹈中心對魁北克的藝術舞蹈區有著非凡的意義,它將一個醒目的建築符號與可持續的綠色設計結合在了一起,創造出一個大型的公共生活空間。新建築中使用了半透明的中空玻璃,從而最大程度地確保了室內的自然採光,同時也提供了一個高效節能的建築外殼。

該項目還有很多其他環保方面的創舉,如:保留了原有建築的結構和外殼以維持其歷史意義,同時還有助於降低新材料的損耗;白色屋頂用以抵消建築的熱島效應;妥善處理超過4150噸受汙染的土壤;以及通過回收利用的方法,從垃圾處理廠轉移了超過78%的建築垃圾等。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3. 童年之家,法國

Clermont Architectes

被動式技術打造不“幼稚”的兒童空間

作為Pays de Gex中的第一棟被動式建築,項目設計使建築年能耗實現低於30 kWh / m²。建築在東西軸線上延伸,減少了南北側的進深,有利於吸收太陽能。北側立面非常開放,服務房間起到緩衝熱量的作用。東西兩側立面設置有一個木製框架體系,懸挑屋頂可以避免裸露的外牆受到最強烈的陽光照射。

北側立面和天井處,木質框架與混凝土結構相結合,應對地震約束並確保建築具有良好的熱惰性。麻和石灰作為木框架間的填充材料,保證牆體性能。巨大的綠色屋頂平緩的覆蓋整合不同的體量,不同位置的開洞作為天窗和天井。在屋頂的頂部,一個簡易的棚屋與傾斜屋頂結合,融合了光伏和太陽能電池板、天頂照明和鋅板技術建築。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4. 金臺村重建項目,四川

城村架構

災後可持續性社會及生態住宅

此項目為震後重建提供了一個在社會、生態層面上都富可持續性的房屋原型。重建項目包括22棟房屋和一個社區中心,展示瞭如何使用當地材料、綠化屋頂、沼氣作再生能源以及飼養家畜、家禽的空間等概念。同時,設計通過垂直的內庭院提高了室內採光和通風壞境,併為雨水收集提供通道。設計同時也考慮到了蘆葦溼地淨化廢水和村民合作社飼養家畜等。通過將農村生產生活的不同環節連接成一個生態循環,提高了人們對環境的關心,將這個村子轉變為周圍的榜樣。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5. Kolon集團研究及開發中心,首爾

Morphosis

史無前例的創新型可持續設計

該建築的性能表現側重於能源效率、資源保護和環境管理,同時兼顧教育功能,並致力於為員工提供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屋頂平臺和庭院為辦公空間帶來了更多自然光和新鮮空氣。其他的可持續性手段還包括綠色屋頂、太陽能光電板及地熱系統、可再生材料以及氣泡混凝土板(能夠節約30%的混凝土使用量)等。

主要的性能和可持續設計策略包括:建築體塊和朝向的規劃,呼應了太陽的運行路徑;自主遮陽系統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建築的冷負荷;中庭內的充足採光能夠減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自然通風能夠減少冷負荷;地暖系統為室內空間帶來舒適的溫度。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6. 龍湖超低能耗建築主題館,河北

素樸建築

整體思維下可持續建築的設計表達

龍湖地產和奧潤順達集團聯合在河北高碑店列車新城打造一個展示可持續技術和理念的景觀公園,並計劃在園內建造一個被動房展廳, 作為向公眾宣傳和展示超低能耗技術,推廣低能耗建造理念的一個平臺。

考慮到被動房對供暖能耗的限制和對保溫的要求,結合“消隱於環境”的設計初衷,將建築北側壓低到景觀土坡裡,與場地改造後的微地形連為一體, 讓北立面乾脆的消失,而南側則利用全玻璃幕牆在冬季最大可能的蒐集太陽的輻射熱。如此一來,從技術上實現了藉助覆土的北側保溫和減少外牆散熱,同時也減少了採暖空間體積,以此替代了常規的外圍護技術策略。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7. 濱海盛景的“綠色之心”,新加坡

ingenhoven

多層次的立體綠洲

這座高密度的多功能綜合體佔地40萬平方米,由四座高層建築組成,其內部包含一個擴展至多層的公共空間,即“綠色之心”。這座立體的綠洲反映出熱帶風情所具有的多樣性特徵。濱海盛景的四座高層建築包含辦公、住宅和零售等多種功能,並獲得綠色建築白金獎以及LEED的白金級認證。

標誌性的百葉窗為綜合體帶來了動態的外觀,大面積的綠化區在改善微氣候的同時還增加了生物多樣性。以亞洲常見的水稻梯田為靈感,由四棟建築圍合起來的中央地帶呈現出多層次的立體效果,展現出熱帶風情的多樣性,營造出一個全新的生態。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8. 毛毛蟲住宅,加利福尼亞卡梅爾山谷

Feldman Architecture

綠色住宅與自然和諧共存

“毛毛蟲”住宅是加州中部第一個獲得 LEED白金認證的住宅。其環保特性包括:緊湊的開發方式,基地的大多數面積不受人工干擾;98%的場地是可透水的;不透水的地表雨水會被定向到場地上的集水系統;所有的硬景觀都使用了高反射率的材質,以減少熱島效應。南部和西部的遮陽棚和長懸臂結構也降低了對冷卻系統的需求,落葉樹和可伸縮的遮陽篷在夏季給南面的玻璃提供遮陽。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09.

Turó de la Peira體育中心,巴塞羅那

Arquitectura Anna Noguera

一座由滲透性表面構成的“花園”

該設計採用了被動式建築的標準。天窗和窗戶由傳感器進行監控,確保室內擁有適宜的交叉通風。緊湊的嵌入式體量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立面的熱損失。以日照的方向為依據,隔熱層被選擇性地置入建築的外立面。建築中設有氣動熱系統,能夠收集熱量並用於生產熱水。照明方面則安裝了根據自然採光狀況而調節的能源控制系統。屋頂平臺上覆蓋著光伏板,能夠生成建築所需的90%的能量。此外,木結構還為建築賦予了良好的機械性能、輕盈的體量以及較短的施工時間。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0. Star創意中心,斯里蘭卡

Jordan Parnass Digital Architecture

世界上僅有的兩座經過認證的被動式工廠建築之一

該建築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座經過認證的被動式工廠建築之一,相比於傳統的現代化“高效”工業建築,它的年能耗量要減少75%以上。建築的運作系統和立面均經過精心設計,不僅可以確保工人享受全年舒適的工作環境,還能夠提供充足的自然光、降低溼度、過濾空氣,同時將室內溫度恆定在24攝氏度(77華氏度)。藉助對氣密性的測試以及對能源使用的實時遠程監控,可以得出具體的建築性能數據,從而幫助企業節約運營成本,同時使員工的工作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1. Inter Crop辦公室,曼谷

Stu/D/O

“水稻梯田”打造另類環保建築

該建築創造了一種新的工作場所體驗。一個由鋁製垂直翼片構成的特色的立面成為了外部和內部之間的多重媒介。通過計算太陽角度及其運行軌道後,每個翼片將會跟隨各個方向上的太陽光線而改變,這樣的設計既可以作為遮陽設備,還可以作為自然通風的通道,從而減少對空調的依賴。每層樓的“水稻梯田”也有助於緩解建築物的製冷負荷,以完全自然的方式抵禦熱量的吸收,營造出建築物特有的微氣候,中和可能出現的不平衡氣候。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2.

Green Office® ENJOY辦公大樓,巴黎

baumschlager eberle + SCAPE

木材打造出節能建築,立面設計強調出垂直感

在Green Office ENJOY辦公大樓裡,其大型的屋頂空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的光伏系統將太陽能轉化成為了可使用的能源。每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轉化22kWh的太陽能,而本項目的屋頂上配有17,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在抵消了建築物本身每平方米19kWh的電能消耗量外(這已經是非常低的能量消耗了),還創造了額外的23%的無汙染能源。Green Office® ENJOY辦公大樓是這個巴黎的主要開發區內唯一符合能量盈餘標準的建築。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3. 維也納釀醋廠:庭院擴建與店鋪設計

heri&salli

超綠色:自給自足的生產和商業系統

設計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形態構造上的干預,將釀造廠打造為一處自給自足的勞動及社會系統,同時便於對現有結構進行增加或刪減,使建築為產品開發提供支持。醋桶放置在屋頂平臺,啤酒則放置在特殊的木桶裡進行發酵。院落中的其它各層分佈著家禽養殖場、雨水收集處、草藥種植區、蜂蜜工廠、果蔬園以及簡單的休閒區域,共同形成一個寧靜而豐富的複合型生產場地。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4. 德國中心 – 胡志明市新建可持續綠色辦公建築

gmp

創新型立面與建築設備為越南建立新標準

德國中心是越南第一座獲得 LEED鉑金級認證及DGNB金級認證的綠色辦公建築。德國中心單元式的雙層幕牆系統,代表了辦公樓設計中的里程碑,這在東南亞地區尚屬首例。外層防護玻璃與內層窗扇玻璃之間加入了可移動穿孔遮陽百葉。這一幕牆系統可避免室內空間過熱,配合空調可以減少當地標準能源下35%的能耗。此外建築還設有汙水處理設施和屋面太陽能板,室內裝飾採用了高品質環保材料,全方面實現了可持續性設計理念。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5. SaLo實驗建築,巴拿馬

Patrick Dillon

與自然共生的建築

當第一次站在山頂的時候,設計師便清晰地認識到,如果要在這裡生活,就必須先拯救這裡已毀壞的生態系統,因此他決定利用廢棄的材料搭建建築物,並歷盡艱辛運輸材料到山頂。設計師在屋頂設置了一個集水裝置並將水引入到一個開敞的蓄水池中,用以滿足日常需求。樹木和花朵隨意生長,設計師不對自然環境做任何干涉,自然也給了設計師回報,周圍開始出現鳥類,黎明時分在屋簷下低語,接著出現了蝴蝶、青蛙、蛇、蜥蜴、鹿,還有多種動物的叫聲,這些幾乎在周圍滅絕的動物現在迴歸到了這片土地。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16. “火星生活艙”概念原型

OPEN建築事務所

當人類移居到遙遠而孤寂的紅色行星

當人類已經把自己逼到不得不移民火星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要重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OPEN設計的火星生活艙擬在家電產品之間建立起物理連接,實現能源、水、空氣的循環利用。火星艙採用了輕型材料,並且可以像旅行箱一般收納摺疊。火星生活艙是一個自循環,零汙染的居所,一個基於極限運輸尺寸、能夠靈活遷徙的極小住宅。除了火星,它也可以去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不管是城市的夾縫,還是大自然的廣闊天地,成為年輕人追隨自由、仰望星空的理想之家。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疫情下的反思:关注建筑和设计的的可持续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