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炫耀還貶低別人,情商下線惹人厭!父母不妨向梁啟超取取經


孩子愛炫耀還貶低別人,情商下線惹人厭!父母不妨向梁啟超取取經

文 | 貓叔

之前陪孩子去興趣班,孩子們都會聚在一起聊天,作為一個心細如髮的老爸,總能從孩子們的話題中聽出一些他們的小心思。哪個孩子是社交高手,哪個孩子家裡條件不錯,哪個孩子……愛炫耀同時還愛貶低對方。

孩子愛炫耀還貶低別人,情商下線惹人厭!父母不妨向梁啟超取取經

兒子游泳隊中有個小朋友就是這種說話習慣,每當這位小朋友買了新玩具都會迫不及待和小夥伴們炫耀一番,遊戲中的道具皮膚,現實中的平衡車,這些讓十一二歲男孩們眼紅心跳的東西,把孩子們的胃口都吊了起來。

不過要是別人說自己家也有時,這個小朋友立刻不高興了,千方百計貶低對方,語氣表情統統是一股子不屑的狀態,總之一句話:你家可能有,但絕對沒有我家的好!

別人家的孩子愛炫耀,又愛貶低別人,我是不操心的,可問題在於,我那個兒子每次聽完,要麼羨慕,要麼被貶一次,結局都非常不開心,這就讓我很無語了。直接告訴兒子你“圖樣”,那個孩子“圖新破”?這麼回答似乎兒子根本不買賬!

最後我無奈,只好和兒子做了情景模擬,在家裡互相扮演那個愛炫耀又愛貶低別人的孩子,兒子終於理解了一些感受,從而不再糾結此事了。

孩子愛炫耀還貶低別人,情商下線惹人厭!父母不妨向梁啟超取取經

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他的言行舉行,以及習慣都來源於他們所處的環境,簡而言之就是父母的一個縮影。

對於愛炫耀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家長可能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傳遞給孩子的就是一些物質價值觀,比如走在路上,發現豪車經過會大呼小叫,或者在自己買到了心儀的東西,必須第一時間昭告天下。

在孩子眼中,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叫做炫耀,但他可以感受到這麼做所能帶來的關注度,和大家讚美時的愉悅感,而當有另外的人也想擁有這些美好的感覺時,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牴觸情緒,從而貶低對方,以守護這種莫名其妙的快樂和滿足。

在大多數情況下,低齡的孩子愛炫耀,只是一種天然的自尊心作祟,家長無需教育,應該適度引導即可。

而小學之後的孩子,很多已經進入少年期,甚至奔向青春期,如果家長不適度調控孩子炫耀自己貶低他人的行為,那不僅對孩子的自尊心無益,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人格養成和社交關係。

孩子愛炫耀還貶低別人,情商下線惹人厭!父母不妨向梁啟超取取經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末的梁啟超,這位曾為變法奔走相告的政治家,其實還是一位隱隱不發的教育家,不但自己是個百科全書的通曉者,他的九個孩子還全部成才,史稱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這樣的家教傳奇讓人羨慕。

長子建築學家梁思成、次子考古學家梁思永、五子火箭專家梁思禮均為中國院士。著名的詩詞研究專家梁思順,圖書館學家梁思莊,畢業於西點軍校的梁思忠,研究經濟學的梁思達,以及後來參加革命的梁思懿和梁思寧……

九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各個是行業內的翹楚精英。

而梁啟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經典的一個核心理論就是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雖然他因為變法失敗流亡日本,過了十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但他始終秉承這個理念,即不要去炫耀所得,反而更十倍用心於你所努力的工作。

孩子愛炫耀還貶低別人,情商下線惹人厭!父母不妨向梁啟超取取經

梁啟超教子,還有一個方法特別知道家長們借鑑,那就是不疾不徐。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愛炫耀等習慣,最直接的方法都是三令五申,在孩子每次出現這樣行為的時候喝令制止,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也沒有從孩子“為什麼愛炫耀”的心理去換位思考。

而梁啟超的做法是,尊重、理解孩子的行為,通過溝通的方式解決負面行為,用鼓勵的方式強化正向習慣,他曾經給大兒子梁思成寫過一封信,內容是:

人生之旅歷途甚長,所爭絕不在一年半月,萬不可因此著急失望,招精神上只萎畏,汝生平處境太順,小挫折正磨鍊德性之好機會。

簡短几句話,讓春風得意的孩子學會低調,同時也告訴他不應畏懼挫折。

因此,優秀的父母,從不鼓勵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炫耀者,也不會允許孩子為了炫耀自己而貶低他人,他們始終都尊重和鼓勵孩子,把他當做獨立的個體,用正向的習慣引領孩子的精神和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