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無論是在假期,還是在寒暑假,帶著孩子去看藝術館都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

可是有的父母特別煩惱,因為進了藝術館後,看著那麼多的藝術品,完全不知道從哪裡看起。而孩子更是走馬觀花,提不起興趣,往往是興沖沖的來了,卻氣哄哄的離開。

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有人認為是因為“父母都是藝術小白,根本無法看懂那些藝術品”,其實這是個巨大的誤區。人類浩瀚的文明印跡,都在閃閃發光。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我們在這些藝術品裡,都會找到符合自已的興趣的部分。同時,

一次成功的親子藝術館之旅,我認為最重的一個部分往往被忽視:那就是充份的準備工作。我把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分為三個部分:做調研 圈重點 定計劃 備法寶

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做調研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以,對於計劃去的藝術館,除非你特別熟悉,否則都要在去前做一下調研。提前做調研,也非常有利於媽媽的“套路”層層遞進加深。我強烈建議直接訪問藝術館的官方網站,在網站上,會公佈很多相關資源。也可以參考一些網上攻略,但通常還是要找到自已和孩子感興趣的點。在這些點上進行延展和深入。

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藝術館官網是一個最主要的信息源和工具。在去之前就要看好整個展館的規模,區分成哪些展區,正在進行什麼特展等消息,這樣就可以基本預計參觀耗時時間會是多久。

案例1

我們全家準備利用週末時間去波士頓玩,轉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重點。

波士頓藝術館網站顯示,館藏物品非常豐富,有很多藏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真跡。展品有按地理位置分佈的,也有按展品類別分佈的。展館有三層樓,面積還是很大的。

我跟孩子一起下載PDF地圖,查詢開放時間、購票指南。我的兒子喜歡古希臘神話,女兒喜歡神秘的埃及,爸爸喜歡中國青銅器,媽媽喜歡印象派作品。於是,我們把這四個區域圈出重點。

在重點區域裡,我們還看到了重點推薦的展品,我們把這些重點展品的圖片又看了一遍。

以上調研時間大約花30分鐘。

注意:類似故宮、國家博物館、意大利梵帝岡博物館這樣的人多/熱門展館,提前買好票是個好辦法。

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參觀指南給我們帶來很多信息

圈重點

鎮館之寶:一般來說都不能錯過。

抓興趣點:圈選出家長自已和孩子可能最感興趣的寶貝。因為在不同學習階段,孩子們對不同的文化會感興趣,跟孩子一起討論一下,把重點放在孩子感興趣的點上進行深入,會取得最好的效果。

盯住特展:每個展館都會在特定的時間有一些特展,一般來說特展都比較有參觀的價值。

案例2

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重點選擇。6歲以下的,可以以媽媽的選擇跟推薦為主。

由於我家兩個熊孩子一個是3年級,一個是6年級,他們都有能力獨立進行網上調研了。因此,在他們出發前,每個人進行了60分鐘的網上調研後,寫下了自已想看的展品/展區。

注意:媽媽一定在此要率選完成興趣清單,而且最好是手寫的,說明為什麼選擇這個展區或展品。之後孩子就會認真的學著媽媽的樣子,完成自已的清單,還會主動跟你討論。只讓孩子做清單的行為就是留作業的感覺,這是不可取的。

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定計劃

在定計劃的時候,萬萬不要貪多、求快!!!!一定要慢下來。

對於3-6歲的小寶,估計一次2小時就差不多了。

對於6歲以上的大寶,一次3-4小時比較適合(含中間吃東西休息)。

對於有價值的大館,一般可以分成兩天參觀。

最好安排在上午,孩子精力比較旺盛。

案例3

查完波士頓美術館的地圖後,我預期用2個大半天時間來參觀。(只需買一次門票,第二天返回參觀免費。)

事實上參觀時間是週六10:00-13:30,週日10:00-14:00

注意:如果時間特別緊張,也寧可只選幾件精品,而不要走馬觀花。

備法寶

最簡單的,卻也是最最好用的法寶就是:畫具!

為什麼麼叫法寶?你看看下面的照片,就知道這個法寶收服熊孩子的能力啦!

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愛畫畫的孩子!!只要你給他們準備好筆和紙,他們就能沉浸在巨大的快樂當中。那麼什麼樣的畫具適合帶進藝術館呢?

  • 速寫本。尺寸最好在A4紙到A3紙幅面大小,太小孩子畫的畫面積太小,太大又不容易抓握和攜帶。因為速寫本都有硬的底板做支撐,紙張厚度也比普通用的紙要厚,因此,最好攜帶專門的速寫本。
  • 油畫棒:比較適合年齡比較小的小朋友,色彩鮮豔,質地柔軟,容易把握。
  • 彩色鉛筆:適合任何年齡段的小朋友。
  • 速寫鉛筆:最好攜帶不同標號的鉛筆,尤其是對10歲以上的小朋友,有了陰暗關係的感受,可以更好的畫出想要的效果。
  • 速寫軟橡皮/普通橡皮

一次難忘的博物館參觀

2017年,我們準備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

在飛機上,媽媽掏出準備好的橡皮泥問琪琪格:“你看看書裡有沒有你喜歡的東西,可以捏一個!”

小朋友都愛玩橡皮泥哦,於是琪琪格找個面具認真的捏了起來,邊捏媽媽邊念這個面具的故事。 這樣的"藝術泥塑“我們捏了一路。

當我們了大都會博物館的時候,她驚異的看到了自已捏過的面具!!!哈哈,媽媽是不會告訴她,飛機上媽媽的那本書的名字是「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導覽」的

父母帶著孩子在藝術館裡一臉懵?你可能忘了提前做這幾件事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媽媽們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用心,完全可以製造一些小“意外”,小“驚喜”,讓孩子在不同的場合與即將參觀的藝術品“偶遇”,可以是電影,可以是故事,可以是遊戲……

聰明如你的親媽,不需要我多舉例,一定可以把“藝術館套路”玩的精彩無比。

好啦,快收藏起來這篇曉楠老師的博物館文章,下次參觀前記得拿出來好好準備哦!

做調研 圈重點 定計劃 備法寶

Ready? G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