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一個嶄新的、突破傳統的新事物出現的時候,人們對它的認知和預測總是有限而狹隘的。比如4G出現的時候,人們以為只不過能少花幾個流量錢;亮劍播出的時候,也沒人能想到它會變成風靡網絡的表情包庫。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休斯頓火箭完成了卡佩拉變成考文頓的人員改動,簡直是對球迷們傳統觀念的360°顛覆——當然這支球隊並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情——完全放棄傳統內線,讓籃球不再是巨人運動的代名詞。

但是在球迷(尤其是中國球迷)的心中,身體一直是打籃球最重要的能力。比如中國籃球的領軍人物們,從王治郅到姚明,到易建聯,再到周琦和王哲林,全都寫著“天賦”兩個字。即使在NBA,那些歷史級的超級巨星裡,也是內線巨人更多。賈巴爾,奧拉朱旺,奧尼爾,鄧肯......

火箭,就憑著這些兩米左右的球員,甚至很多時候場上連一名兩米的前鋒都沒有,能在季後賽走多遠?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我們先想一想,在我們的傳統認知裡,一名高個子中鋒能為球隊帶來什麼。第一,更多的籃板,有一句話不是很流傳嗎,叫“贏得了籃板就贏得了勝利”。第二,我們知道籃球裡最簡單高效的得分方法就是上空籃,那麼中鋒“儘量不讓對方得到上空籃機會”的能力自然也就至關重要。第三,“離籃筐越近命中率越高”,身材越高大自然也越容易在近框區域得到更多的出手。其他的策應,掩護等能力就是錦上添花了。

寫到這裡我不得不說,以上的很多觀點其實是錯誤或者說不夠準確的。比如關於籃板,在籃球比賽中我們把影響勝負的因素分為四條,分別是有效命中率,失誤率,籃板率和罰球率,也就是攻防四要素。而具體到NBA這個級別的聯賽中,籃板率對比賽的影響只佔到15%左右,只能排在第三重要,遠不如有效命中率(45%)和失誤率(35%)影響力高。

另外,中鋒通常是場上投射技術最差的球員。儘管在防守端有著鎮守籃下的功能,但是在進攻端,投射的短板也會讓對方的護框手能夠放心的呆在籃下,成為球隊進攻端的拖累。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戈貝爾,史上最強護框手的有力競爭者

減少中鋒在進攻端的副作用有很多辦法,火箭用了最簡單粗暴的一個,就是拿下中鋒,上一個有投射的前鋒,把對面的護框手拉出籃下,給球隊的核心後衛創造出更多的空間突破。

那麼防守端該怎麼辦,火箭的後衛前鋒陣豈不是成了大中鋒翻雲覆雨的刷數據天堂?

這賽季火箭的內線確實有點被捅穿的意思,對手在0-3英尺區域30.2%出手的比重聯盟第六高,68.9%的命中率聯盟第三高,防守籃板率72.2%只能排到22名,這還是在卡佩拉出場了39場取得的數據。最近沒有中鋒的7場比賽裡,火箭更是沒有一場球的籃板率可以超過50%。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但我們說了,籃板率對勝負的影響其實有限,沒有中鋒的火箭雖然籃板拉閘,但是控制失誤和造失誤已經拉滿了。這7場比賽有5場失誤率低於賽季平均,其中4場失誤率不足8.2%,只有面對湖人時輸掉了一個失誤數。

火箭打了幾年小陣容,也在護框方面花了不少心思,為了補上缺少中鋒在籃下防守能力的不足,底角的防守人經常要回收禁區,儘量卡死持球人的突破路線,並不斷下手刷卡騷擾。在可以猜到的最強陣容,即哈登+威少+圓臉+塔克+考文頓同時在場時,除了圓臉,剩餘四人全都是頂級的搶斷高手,預判球路能力出色掏掏掏就完事了。

淨勝分也不錯,而且不要忘了,這七場比賽裡考文頓只打了4場,戈登和威少只打了五場,火箭的小陣容依然有潛力可挖,並且希望無限。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然後我們再結合陣容,簡單聊一聊火箭核心輪換的技術特點

豪斯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豪斯之前是火箭在發展聯盟所屬球隊,毒蛇隊的主攻手,上賽季火箭傷病潮時臨危受命,繼承了火箭救火隊員即插即用的傳統,投出了41.6的三分命中率,並且身體強壯,快攻意識也不錯,一度被看作阿里扎的替代品,但是在季後賽突然拉閘。本賽季在經歷開局一段豪姆斯級別的超神表現後逐漸回到地球表面。

空位定點三分把握度較高,有時喜歡晃開撲防的防守人後衝殺籃下,對扣籃執念很深,但是終結技巧非常粗糙...之前會和卡佩拉玩一些籃下雙人轉,現在基本是純終結手,偶爾能打一些主攻,效果一般。防守端單防協防都比較一般,還經常有被對位者一步過的尷尬鏡頭。

小裡弗斯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小裡弗斯是火箭的第四持球手,擁有極快的突破第一步,但是籃下終結數據受限於身體素質並不好看,會一手精準的小拋投,本賽季底角三分把握度不錯,非底角三分一般,不過有一定的持球投技術。防守端態度積極,可以盯防小快靈類型的後衛,這也是火箭最缺乏的對位資源。但是搶斷和對籃板的保護能力不好,也容易送上犯規。

麥克勒莫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麥克勒莫屬於火箭的意外收穫,本賽季成為隊內的第一配角三分手,38.1%的命中率冠絕全隊,即使面對貼防也能保證不錯的效率,每36分鐘10.0次的三分球出手,在核心輪換中也僅次於哈登和圓臉登這兩個瘋子。同時運動能力出色,5英尺內的籃下命中率73.1%,時不時能上演空接甚至隔人的暴扣。防守端所能做到的貢獻有限,和裡弗斯類似,主要盯防小快靈後衛,技巧比較毛糙管不住手。

圓臉登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戈登最近兩個賽季,都要經歷一段開局的低迷,並且健康狀況堪憂。健康的戈登是火箭過往履歷最好的無球三分手,射程極遠且能夠無視貼防,投籃分佈極度魔球,經常能生扛著防守人突到籃下完成終結。傳球慾望不高,有點眼裡沒隊友的意思,不過這也讓他能控制好失誤。防守端是火箭最近幾年外線防守壓力最大的球員之一,在一些特定對位上能打出高光發揮(去年米切爾),同時身體強壯不怕錯位,籃板和搶斷是弱項。

PJ塔克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聯盟硬漢

塔克雖然作為一名3D球員,3的屬性有那麼點不太夠看。只能投底角的定點三分,非底角三分毫無牽制力,有一點近框的拋投技術但無法撐起產量。

作為火箭前任的最佳防守球員,與僅有8.7%的回合佔有率,毫無參與度的進攻端形成鮮明對比,塔克在防守端可以說是存在感爆棚,承擔著接管鋒線內線箭頭的作用。無論詹姆斯,倫納德,kd,濃眉,任勞任怨激情十足,強壯賣命,硬漢一枚。切球技術一流,雖然由於身高不足,對護框和保護籃板的幫助有限,但他一定會出現在最好的協防和卡板位置,可以說是火箭的精神支柱。

考文頓

現任的火箭最佳防守球員,頂級3D。進攻端三分履歷極佳,出手頻率是同位置頂尖,命中率也較不錯,敢於出手被緊貼下的三分球,還能在快攻中搶投。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頂著濃眉投進關鍵三分

考文頓在防守端一直是大腿級別的存在,單防協防俱佳,連續多年壟斷drpm小前鋒位置的榜首。可以換防多個位置,並且能判斷出對方進攻策略,用極富侵略性的協防造出大量失誤和蓋帽。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可惜這個球犯規了(小聲逼逼)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考文頓協防搶斷濃眉

加盟火箭的四場比賽中,考文頓在場的時間裡,球隊百回合淨勝分可以達到11.2,防守籃板率也有76%,(考文頓保護籃板的能力非常棒)整體表現非常有競爭力。

威少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火箭最大的X因素,沒人能猜到威少在季後賽會是怎樣的表現,他既可以在賽季開局打鐵不斷,失誤頻頻;也能像新年之後狀態神勇,打出生涯頂級的影響力。這一段時間的威少,幾乎完全砍掉了沒譜的三分球,利用著第一次享受的頂級空間在禁區橫衝直撞。0-3英尺的籃下區域出手佔比超過40%,百回合出手次數則是生涯新高。在哈登吸引掉最好的外線防守人後,威少幾乎可以生吞活剝所有小後衛和不夠強壯的前鋒,狀態好的時候,甚至濃眉都要在對位中吃癟。更重要的是,威少為火箭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進攻方式。哈登磨陣地,威少推反擊。

哈登

史上最強進攻球員之一,火箭上限的決定者,無需用數據來表現他的強大。儘管新年後陷入了一陣低迷,但是哈登的威懾力仍然是聯盟頂級。由於持球進攻實在是太過bug,很多隊伍根本就不想讓哈登拿到球,以至於即使有了五射手的極致空間,哈登的主攻環境仍然十分糟糕,對手即使冒著漏空位的風險也要阻止哈登得分。而這種持球的威懾力,也讓哈登能在無球端為隊伍做出更多貢獻。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教練說了,不準讓你接球

瘋狂的包夾對哈登來說可能反而是一種解脫,尤其是近期威少狀態火熱。他不用像以前一樣在進攻端當爹當媽,能在防守端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保存體力到最後時刻重拳出擊。本賽季確實有不少這樣的比賽,本來場面焦灼,哈登在第四節還剩五六分鐘的時候直接暴走,一個人幹出一波十幾比零。

作為一支現在球迷從未見過的瘋狂球隊,火箭已經踏上了不成功便成仁的路途。我曾經不止一次的發呆做著白日夢,哈登在總決賽場均50後撤步三分絕殺;或是威少場均4搶斷,在比賽還剩兩秒對面發球時把球生生從對面手上奪過來。

都說火箭內線要被錘爆,其實單看這幾場比賽,真要想戳到火箭的痛處也沒那麼容易。除非能直接要到很深的位置能直接扣籃或者勾手,如果離著籃筐稍微遠一些,火箭個頂個的大屁股,低位背身又沒那麼好打​。而且如何把球安全的傳給內線也是一門學問,考文頓塔克的內線防守不說有多強,但是還沒到隨便欺負的程度​。

火箭現在的確不像是擁有奪冠實力的隊伍,相對於雄鹿快船,火箭的劣勢多而明顯。但是有威少哈登在,總讓人覺得,他們或許真的有創造奇蹟的可能

休斯頓的矮人們,好像就要摸到冠軍獎盃的底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