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人發祥地有6色彩林,曾拍攝《七擒孟獲》,如今沙雕多


表現“七彩雲南”旅遊品牌,陸良彩色沙林有話語權。從羅平返回昆明的路上在陸良停留,去看彩色沙林。本以為沙林是小眾景點,走進其中讓人聯想起甘肅七彩丹霞。“雲南石林”是雲南旅遊招牌,其後還有“土林、沙林”,三者並稱並稱“雲南三林”。

乘著一輛驢車穿梭於沙林中的感覺並不陌生。彩林早年介由《三國演義》曾在這兒拍攝“諸葛亮七擒孟獲”一段兒品被大眾熟知,那些未曾移走的道具佈景構成一個進退有序的山寨模樣。

陸良處在亞熱帶高原半溼潤地區,沙地現象匪夷所思。地質學界稱它是“復原古環境推演地表構造運動變遷的重要證據”。彩沙於300萬年前形成並埋於地下,經地震衝擊、長期水蝕沖刷後形成的侵蝕溝和沙化土地。

沙林地理位置在陸良盆地南緣地帶,沙柱、沙峰、沙屏、沙皺在早、晚、雨、晴、春、夏、秋、冬,隨著氣溫、溼度、光線強弱,變化產生不同色調。紅、黃、白、青、藍、黑、灰。

脫掉鞋襪,光著腳踩在細膩的沙地,感受大地溫暖非常舒服,遊人享受的同時,殊不知沙林也在急劇老化。畢竟是沙子景觀,雨季造成了水土流失、滑坡、塌方使沙林資源每年損失約700立方米,再用不了多久便會成為沙灘。景區想出的對策是搞沙雕藝術節,於是有了現在這些天馬行空的作品。

除了顏色怪異,彩色沙林還有一種怪異的自然現象,自古以來被當地人傳得沸沸揚揚。彩林內大戰馬坡半山腰有一處古道,道中間凸出一石,名曰:下馬石,當地村民傳:古人行至此處必須下馬。再往前走,又有一塊兒驚馬石,石頭右側一處黝黑的山崖,下面是一道陰森森的山溝,當地人稱“驚馬槽”。

無論哪種馬匹走到驚馬石都會躁動不安,即使用鞭抽打也不肯向前,更嚴重的會大汗淋漓或暴斃。有時能聽到類似兵器相碰的聲音,人們把這種奇怪的現象叫做“陰兵過路”。

這裡,導遊小姐姐引用了《三國演義》的段子:“木鹿大王曾將蜀軍引誘至此,嗚嗚的號角響起之後,虎豹豺狼、飛禽走獸乘風而出。蜀軍無抵擋之力,退入此谷,死傷慘重……”。後來人們發現怪聲其實是沙子摩擦產生靜電的現象。

除了三國文化,爨文化在景區占主導地位。景區導遊穿著打扮即是爨文化表現。“爨”是個生僻字,出自姓氏,源於西周時期的皇宮內管理膳食灶官。爨因太難寫,後人改成“寸”。在雲南很多景區的美食街常會看到爨,字面意思是“生火做飯”,結構包含“金木水火土”,爨即是信仰也是圖騰。

關於爨的故事,山門處《爨史》浮雕有生動描述。當地人們把南盤江和彩色沙林視為爨氏發祥的風水寶地也是因為沙林西的薛官堡鬥閣寺珍藏的爨龍顏碑。碑文刻於南朝宋大明二年,爨道慶撰寫,字體有代表性,拓本流傳廣泛。內容記錄爨姓家族從河南入滇過程和墓主生平政績。爨氏從東漢末到唐初一直是南中地區的實際統治者。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後,刻意扶植了爨姓,而後爨氏接受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卻一直搞自治。


爨氏首領既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建寧太守”,同時又保留著世襲的“振威將軍”的頭銜,爨氏統治期間實現了和平安定,經濟繁榮,百姓富足的太平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