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鐗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長期以來美國海軍憑藉強大的艦載機優勢基本可以無視全球大多數海軍力量,所以對反艦導彈的發展不是很上心,因為他們不相信會有誰能在遠海大洋對他們構成真正挑戰。對陸攻擊彈藥發展了一大堆,而反艦武器卻始終是魚叉反艦導彈,以及具備部分反艦能力的戰斧導彈。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魚叉反艦導彈

但是最近兩年美國海軍突然對反艦導彈異常上心,首先是去年年底具備隱身功能的LRASM遠程反艦導彈服役,進入今年之後美國海軍戰斧導彈項目主管宣佈,他們將對數千枚庫存戰斧導彈升級為block V遠程反艦型號

LRASM遠程反艦導彈估算射程是560公里左右,優勢是隱身突防與多模式射頻傳感器,既可以雷達搜索也能紅外成像搜索,同時具備更強的抗干擾能力,數據鏈可以實時接收其他武器平臺分發的目標信息。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LRASM遠程反艦導彈

戰斧Block V型反艦導彈不同於上一代戰斧需要艦載機或者其他平臺給予全程目標信息指示,而是具備獨立搜索目標能力,因此射程可以與陸攻巡航導彈接近,達到2000公里左右。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戰斧巡航導彈

為什麼大洋彼岸突然開始重視反艦導彈?核心原因是我方遠洋海軍的快速成長,以及具備明顯跨代領先優勢的配套反艦武器,其中尤以

鷹擊-18遠程反艦導彈的問世為最甚。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鷹擊-18實彈發射

鷹擊-18是航天科工三院出品,曾獲“科技進步特等獎”,此前獲此殊榮的還有第三代戰鬥機殲-10,作為一款戰術導彈獲此榮譽實在是非常罕見,這是因為它的出現足以改變海戰規則。

鷹擊-18是一款亞超雙速制導彈,在飛行中段亞音速超低空行進,利用地球曲率規避艦載雷達偵測,飛行末段爬升高度爾後以3倍音速速度攻擊敵艦。

亞超雙速並非沒有先例,而鷹擊-18改變戰場規則的性能是高達600公里左右的射程,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款導彈能兼容“射程、速度、高機動”三大性能,鷹擊-18可以實現我打得到你,而你打不到我的非對稱優勢。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鷹擊-18A是該系列導彈潛射型號

美軍對鷹擊-18的問世最為敏感,為應對挑戰這才有了LRASM遠程反艦導彈的加速推進,但即便如此也無法抵消鷹擊-18的優勢性能。

雖然兩者射程相近,且後者具備隱身優勢,但鷹擊-18獨特的飛行彈道同樣可以獲得與隱形類似的作戰效果。在LRASM服役與形成戰力之前的若干年裡,鷹擊-18已經具備實戰能力,對美國海軍心理優勢的重創也是顯而易見。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反艦懾敵的中堅力量

近日,美國智庫又發佈了一張梳理我方導彈打擊距離的效果圖,其中曝光了一款名為“YJ-100”的反艦導彈,據效果圖標註信息顯示,這是一款射程高達800公里的超遠程反艦導彈。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YJ-100編號武器

YJ-100究竟是何方神聖?僅從字面翻譯看,YJ-100就是鷹擊-100,而冠名100的導彈在我方序列中就是長劍-100巡航導彈(也被稱作DF-100)。

長劍-100首次公開亮相是去年10月份,該型導彈採用公路機動發射,不同於長劍-10巡航導彈的三聯裝配置,長劍-100是雙聯裝。其性能特色是全程以超音速飛行,且有著更為寬泛的彈道優化能力。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

長劍-100彈體尾部是一種類似標準-3型導彈的火箭助推段,而這正是該型導彈的特殊技能,在火箭助推下它可以飛抵3萬米以上高空,在這一空域世界現役大多數防空導彈都無法有效攔截有著4馬赫飛行速度的長劍-100,因此也被稱為“臨近空間超音速導彈”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國產大尺寸垂髮

鷹擊-100毫無疑問就是長劍-100巡航導彈的海基版本,其垂直髮射模式更有利於上艦部署。055萬噸大驅配置有112個垂直髮射單元,且垂髮單元的口徑與深度尺寸皆為世界之最,此前還有人嘲笑“大”就是工藝爛,殊不知鷹擊-100也是大尺寸垂髮的目標之一。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長劍-100可飛抵3萬米以上高空

配備鷹擊-18與鷹擊-100兩款遠程反艦導彈後,就飛行高度而言,055萬噸大驅將具備高低搭配的超音速混合雙打能力,而從更全面的視角看,則是“高、低、亞、超”四結合,共同構成更為複雜多變的打擊彈道,這必將加大對手的探測與抗擊難度。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055萬噸大驅首艦南昌艦

反觀大洋彼岸則是老瓶裝新酒的發展模式,戰斧Block V型反艦導彈採取升級探測制導方式,利用原有平臺實現射程延伸,不可否認這是最快速的戰力獲取方式。但從長遠而言,不論是LRASM亦或者戰斧Block V都是聚焦亞音速飛行的巡航導彈,沒有實現平臺發展的質變

我們則是實現了高、低、亞、超的四結合,且更早一步具備了切實可用的戰鬥力。顯然我們也絕不可能停下發展的腳步,LRASM唯一值得稱道的隱身優勢對於已經掌握殲-20設計製造技術的軍工體系而言早已不是什麼難題。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鷹擊-12超音速空射反艦導彈

除了鷹擊-18、鷹擊-100,我們還有鷹擊-12,這是一款採用衝壓發動機設計的空射超音速反艦導彈,它可以搭載於殲轟-7A飛豹戰鬥轟炸機、殲-15艦載機等機型上,基於空中平臺靈活多變的射擊陣位優勢,鷹擊-12能夠與鷹擊-18、鷹擊-100一道進一步豐富立體打擊手段。

055萬噸大驅的兩款撒手鐧導彈:超音速混合雙打!防不勝防

陸基反艦生力軍

上述鷹擊系列導彈代表著海軍獨立作戰能力,還沒算上另外一支陸基反艦生力軍,而我們就是在這種結合與再結合之中,一步步紮緊海上籬笆。可以說自此之後大洋彼岸已經再無可能擁有單向碾壓優勢,而是進入到一個勢均力敵的新常態。

太平洋足夠大,完全能夠容納大洋兩岸的玩家,如果不接受這一現實,未來得到的將會是更為痛苦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