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的概念,《宣示表》書法特點

楷書是繼漢隸之後出現的新的書體,其特徵是字形方正、橫平豎直、一點一畫、一筆不苟。楷書在魏晉時期已經形成,到唐代達到頂峰,成為漢字的最後定型,一直沿用到今天。


楷書的概念,《宣示表》書法特點


按照字形的大小,楷書分為大楷、中楷、小楷。現在能見到的最早楷書,首推三國時期魏國鍾繇的《宣示表》《力命表》《賀捷表》《薦關內侯季直表》等,都是小楷。


楷書的概念,《宣示表》書法特點


《宣示表》(圖1)是一件小楷精品,用筆精到,每一橫畫都是露鋒下筆,形如筍尖,末了輕轉收回,形如蠶頭;每一撇畫由粗到細略帶弧度,婉轉溫和;每一捺畫由輕而重,末了輕輕出鋒,形成一個乾淨利素的三角形;點的寫法豐富多變,有些字中以點代替其他筆畫如“亦”字的下邊處理成四個點,“硫”字右下處理成三個點,“得”字左邊處理成三個點。從結體和佈局上看,《宣示表》一起筆就大了些,“尚書宣示”以略大的形式引領全篇,接下去開始調整,字徑均勻起來。隨著使轉的熟練,越往後越流利又字字完好。大概從第九行開始,筆勢更加輕鬆靈活,結體更加舒展。全篇筆畫沉著,結體端莊,韻味淳厚,為鍾繇諸帖之冠,是鍾繇直接影響王義之、開南派書風的奠基之作。


楷書的概念,《宣示表》書法特點


《宣示表》是三國魏黃初三年(22)鍾繇71歲時寫給魏文帝曹丕的一份奏表。當時的背景是:建安二十四年(219),蜀將關羽被東吳擒殺,為了報仇,魏黃初二年(221)七月,蜀主劉備親率大軍伐吳。八月,吳主孫權一面派兵拒蜀,一面上表向魏稱臣。在此情形之下,是否應該接受孫權的請求,曹魏朝臣之間存在不同意見。以侍中劉曄為代表的朝臣主張乘機派兵討伐東吳,而鍾繇認為此舉不當。鍾繇認為,魏國對東吳主動稱臣的請求應該以誠相待,《宣示表》就是他的建議書。結果是,曹丕接受了孫權的請求,拜孫權為吳王。


楷書的概念,《宣示表》書法特點


楷書的概念,《宣示表》書法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