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曾做過一個甜甜的愛情夢。對另一半的所有幻想,相信都會在夢中得以實現。愛情題材,更是佔據著影視作品的半壁江山。強勢的富家少爺,霸道的年輕總裁,亦或是溫文爾雅的古裝英雄,他們有著主角光環加持,傾其一生,獨寵所愛。

虐愛的戲碼雖說羨煞旁人,但終究是演繹,這樣的故事太與現實脫節。

最近閒來無事,我重溫了電影《怦然心動》。生活氣息撲面而來,讓我找到了久違的熟悉感。沒有誤會,沒有失憶,沒有癌症,沒有跌宕起伏、生離死別的情節,就像正午的陽光投射到青蘋果上,那種感覺,讓人莫名得舒服。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當然,優秀的作品總是多面的。電影以女主人公朱莉對愛情的勇敢追求為始,以布萊斯對感情的清醒認知結局,在梧桐樹的見證下,青梅竹馬的童話,伴隨著二人心智走向成熟,終是在現實中得以兌現。

其實,《怦然心動》於觀眾而言,讓人心動的早已不僅是這份初戀的簡單純粹,它其中包含著太多情感元素。反思自省、親情教育、愛與被愛,無數的情感交織,凝結成了一部暖人佳作,也使得《怦然心動》時隔十年之久,依然有著讓人回首的魅力。今天,我們一起來重溫《怦然心動》,一起看梧桐樹下,三種情感的成長曆程。

01. 梧桐樹下的自我萌芽:樹立自省意識,不屈從於普世價值觀,勇敢堅守自己的內心所愛

女主人公朱莉,生長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父親靠畫畫為生,甚至被鄰居戲謔是空想家;母親是普通的家庭主婦,閒暇靠打零工補貼家用;她還有兩個即將步入大學的哥哥,除此外還有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叔叔。全家節衣縮食,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

然而,儘管家境貧寒,有著足夠愛的滋養,朱莉依然獨立灑脫。她不會因為不堪的生活條件心生自卑,不會因為人云亦云,而放棄自己的追求和所愛。是朱莉,賦予了梧桐樹超越於一棵樹的意義;同樣,在梧桐樹下,我們看到了樹立自省意識的朱莉的每一步成長。

一:追求布萊斯,是年少的堅持與堅守

你有沒有因為一瞬間的凝望,就確定了某個人,將是這輩子唯一的存在?你把那份愛,勇敢說出來了嗎?為此,你堅持了多久?他,現在在你身邊了嗎?

朱莉遇見布萊斯時,那年不過是8歲。當她第一眼看到臨街搬來的新鄰居——我們的男主人公佈萊斯時,朱莉就知道,這是她一直期待的那個人。

她跑去幫忙搬傢俱,儘管被布萊斯的父親三番兩次加以拒絕,她非但沒有沮喪,反而越挫越勇,不停追隨著布萊斯的腳步。就在這裡,朱莉意外牽起了他的手,也為他們最初的相遇,增添了一抹懵懂可愛。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雖說同樣的年紀,相比朱莉的勇敢和坦然,布萊斯就遜色太多。面對女孩追求,他一味想要逃離,觸碰到朱莉的手後,他第一反應是藏到媽媽身後,充滿警惕地望著眼前的人兒。

朱莉會在學校,給布萊斯一個大大的擁抱;用雞蛋換布萊斯的微笑和問候,還認為是划得來的交易;她不錯過任何的交流機會,毫無保留表達著自己的愛慕之情。而這一堅持,就是五六年的時間。

許多大人尚且不能從一而終,而小小的朱莉,卻堅守著年少的愛,未曾動搖。在我們感慨這份感情的同時,同樣震撼於她內在的執著。

追求布萊斯,是朱莉最初的堅持與堅守。

二:遇見梧桐樹,獲得更大的視野

古典老師曾說:“什麼是成長?那就是你內心的一個尺度。你能夠感覺到你的成長,你內心知道你會成長為什麼樣子,就好像一顆樹籽,無需指導,也會成長為一顆挺拔的橡樹。”

當朱莉遇見梧桐樹,就像雨後甘霖般,散發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樂氣息。當朱莉爬上樹的那一刻,我們都知道,她是真的成長了。

她會在能力範圍內,爬到梧桐樹的最高處。高不可攀的建築、筆直寬廣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在梧桐樹的肩膀上,瞬間化成了星星點點。

連同對布萊斯那份愛而不得的情感,都被短暫地忘卻。微風徐徐而來,輕拂面頰,呼吸著自然的呼吸,感受著天地的博愛,彼時的朱莉,哪裡還有什麼放不下。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她會在等校車的間隙,預報距離校車到達還有幾個街角,儘管被小夥伴嗤之以鼻,她坐在樹杈上依然樂此不疲;她會在心煩意亂時,獨自爬上梧桐樹,站得高了,看得遠了,那些想不開的事,也就都看淡了;當工人要砍掉那棵樹,她緊緊抱住樹幹,哭得痛哭流涕,說什麼也不下來。

在朱莉眼中,它早已超越了一棵樹的身份,它是朋友、是知己,更是領路人的總和。

在我看來,梧桐樹有著更深的隱喻,它能教會我們,換個視角看問題。或許之前,再小的事都會被你無限放大,因為我們看得少,我們處理和承受事情的能力有限。但當我們爬上“梧桐樹”,打開了一片嶄新天地後,擺在你面前的,是更寬廣的視野和格局。

遇見梧桐樹,遇見不一樣的朱莉。

三:探望智障叔叔,自省後的愛與守護

少女時期的朱莉,談不上有多漂亮,可身上卻散發著一種魔力,讓人激賞。她擁有孩子的善良,同樣兼顧著成年人成熟而可貴的認知。

她送給布萊斯一家雞蛋,卻偶然得知,因為嫌棄自己的院子髒亂,事後他都把雞蛋偷偷扔掉。朱莉委屈之下,向家人提出要整庭院的要求,誰曾想卻引發父母爭吵。父親將所有剩餘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智障叔叔身上,而母親希望,這個家可以過得更好。

冷靜後的朱莉,開始自我反省,並最終決定自己打理院子。不是為了做給布萊斯看,不是為了包裝自己的形象,她只是想要全家人,更愛這個溫馨的小家。

樹立自省意識的朱莉,也有著更強的共情力,懂得如何被愛,更明白瞭如何去愛別人。

在心理學看來,自省不僅是一種優良的品德,更是一種使人走向幸福的能力。心理學把自省定義為通過自省意識來省察自己言行的過程,也就是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

曾經,在朱莉的世界裡,叔叔只是一個陌生的代名詞。父親單方面擔負著叔叔的生活起居,她從未想過有太多的聯繫。當同學私下嘲笑智障叔叔的存在,當母親受夠了節衣縮食的日子終於爆發,她重新審視自己,也重新審視著與叔叔的關係。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父親去給叔叔過生日,朱莉堅持同往,也正因為此行,她看到了這些年父親堅守兄弟情的不易,看到了智障叔叔生活的艱辛和苦難,同樣也看到了自己作為家人的義務與責任。

面對同學的嘲諷,她沒有選擇去怨恨叔叔;巨大的治療開銷,朱莉未曾認為是一種拖累。不被他人言語所左右,不被表面的逼仄所矇蔽雙眼,省察自己,然後盡最大的努力去愛。

樹立自省意識,堅守自己的所愛,這是梧桐樹下,屬於朱莉的自我萌芽。

02: 梧桐樹下的親情成長:家庭愛的澆灌,往往能擴寬格局,指引正確的遠方

俞敏洪在《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中有這麼一句話:“真正優秀的家長,都懂得培養孩子的人性之美。”

身處豆蔻年華的朱莉,她有著自己獨立的判斷,懂得分享,不隨波逐流,充滿韌勁而不失風格。縱觀朱莉的成長履歷,不難看出,這與她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影響孩子成長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長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朱莉父母雖然沒有提供給女兒多麼富足的生活條件,但在精神層面,卻從未忽視。朱莉的兩個哥哥業餘時間玩音樂,這個在鄰居眼裡的“不務正業”,父母從頭到尾沒有加以干涉,反而為他們的演奏喝彩。朱莉想要養雞,母親唯一的條件就是保證院子的衛生。賣的雞蛋錢,他們留給女兒,不動分毫。甚至,為了朱莉的雞蛋孵化課題研究,全家在燈柱上觀察小雞胚胎的形狀。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朝夕相處的梧桐樹被砍,朱莉捨不得,坐在樹上說什麼也不下來。到底還是父親,他爬上梯子,那句“什麼樣的景色都沒我女兒的安全重要”不知感動了多少人。他能感受到朱莉情緒上的起伏,自然明白這棵樹對於女兒的意義。父親沒辦法保全現實中的梧桐樹,但親手把樹畫進了畫裡。

伴著牆上的梧桐,朱莉睜開眼睛;睡前最後一幕,看到的依然是那棵梧桐。

梧桐樹還在嗎?還在,它換了一片土壤,在朱莉的內心瘋長,茁壯長大。

在我看來,能夠生活在這樣溫暖有愛的家庭,朱莉是幸運的。他們時刻參與女兒的成長,源源不斷輸送著愛與樂觀,耐心理解著她的世界。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平等交流,去適時放手,架起了兩代人愛的橋樑。同時,也讓朱莉更加豁達,淡然無畏地面對生活的不順。

家庭散發著強大的愛,讓朱莉始終被這團溫暖包圍。同時,他們也是朱莉的指明燈,帶她走過所有迷茫的拐角。

“喜歡一個人要看他的全部,一幅畫不是眾多物件簡單拼湊而成的。牛隻是一頭牛,草地也只有青草和鮮花,而穿過樹枝的陽光也僅僅只是一束光,但如果把它們放到一起,就會產生魔一般的魅力。”

因為那雙閃亮的眼睛,朱莉愛上了布萊斯。父親早已看透了她的小心思,然而並沒有出面阻攔,亦或者講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將這份暗戀徹底扼殺。當然,睿智的父親不會坐視不管,他以畫作喻,慢慢引導朱莉“整體大於部分”。一個人,除了眼睛閃亮,他一定還有其他值得觀摩的地方。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終於,朱莉從布萊斯的“眼睛”中抽離,以整體視角觀察,理性看待自己的那份感情。她不再一腔孤勇去愛,她開始反思一切是否值得。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師,家庭是成長過程中最關鍵的土壤。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愛的能力,引導他們敞開胸懷,放開眼界,培養站在高處俯瞰生活的格局。不一樣的格局,收穫截然不同的風景,所謂高質量的家庭教育,往往在前路遇見更美的景色,遇見更好的自己。

03:梧桐樹下的愛情果實:從整體到部分,懂得放下偏見,才是愛的真正初體驗

《怦然心動》的拍攝模式不同於以往影視劇,它從男女雙方各自內心的兩條線索出發、分離、交匯,帶給觀眾煥然一新的同時,不同的視角,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

影片伊始,布萊斯的一個眼神、一句語言,無不透露著濃濃的不滿,然而在朱莉的內心世界,全部化作甜蜜的粉紅泡泡,無一不被曲解。她把所有的惡當成了善,把所有的厭惡當成了歡喜,卻不自知。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兩人第一次邂逅,朱莉熱情地去幫忙搬行李,不難看出,此時的布萊斯是抗拒的。他不說話、不行動,只是意味深長地看著她。顯而易見的反感,卻被朱莉理解為“羞澀”,為此更加主動,去活絡兩人的關係。

她給布萊斯家送雞蛋,原本滿是應付的一句“謝謝,回見”,成了朱莉最大的期待。她誤以為布萊斯故意等她,等著那道門打開,迎來那句感謝。

“作為回報,我也換來和世界最燦爛的雙眼,獨處的幾分鐘。”

作為戲外人,我們感慨朱莉的天真和勇氣,面對冷漠的布萊斯,她還能一次又一次迎難而上。然而從朱莉的視角,那個有著閃亮眼睛的布萊斯,身上散發著好聞西瓜味的男孩,是完美的。他謙遜有禮,溫文爾雅,甚至可能像自己愛他般,愛慕著自己。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而布萊斯呢?他眼中的朱莉太過瘋狂,在學校擁抱自己,像只猴子一樣喜歡爬樹,為此還妨礙工人施工,因為養雞而把院子搞得又髒又亂,還有一個智障叔叔……

朱莉的任何舉動,在布萊斯看來都充滿了古怪。只要是朱莉存在的地方,他都以異樣的眼光打量。真的是朱莉行為太離譜嗎?當然不是,早在他們第一次相遇,當朱莉熱切地向布萊斯互動,就已經註定了朱莉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同樣的事情,兩人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認知偏差,說到底,還是出於最初的偏見。一個因為眼睛,就愛上了對方的全部;一個因為反感主動,就否決了對方的所有。第一次的印象,形成了刻板印象,延續在後來的生活。

我們來看一下“刻板印象”的釋義。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應”,是指對某些人或事穩定不變的看法。它往往在被給予有限材料的基礎上做出帶有普遍性的結論,會使人在認知別人時忽視發展差異,從而導致知覺上的錯誤,妨礙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

放到我們的主人公身上,不難看出,他們前期的相處過程,帶著太多最初“刻板印象”的影子。那些個別的優缺點,被當事人無限放大,一概而論,從而定義了對方整體。有色眼鏡視角下呈現的人物,是會失真的。

好在後來,朱莉的父親看出端倪,以畫自喻,引導她“整體大於部分”,跳出主觀視角,及時扭轉了朱莉的認知。而布萊斯在祖父的循循誘導下,也充分認識到朱莉的閃光之處,摒棄之前的偏見,打開了正確的認知。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我想,所謂的完美戀人,必然建立在一個彼此全面理性認識的基礎之上,“情人眼裡出西施”,不是真的毫無瑕疵,而是對於那些無關緊要的缺陷,他們選擇了彼此包容和理解。如果最初帶著偏見,太愛或者不愛,從未走進真實的對方,片面視角下,畸形的感情終究不會長久。

當朱莉和布萊斯的認知不再錯位,當他們放下偏見,兩人的視線終是迴歸到了同一水平線。當布萊斯在朱莉房前,種下那棵尚顯青澀的梧桐樹,當朱莉笑著走出房間,朝對面會心一笑,我想,他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愛的初體驗。

結語:

知乎有位網友評價:“如果你有龍蝦鮑魚,燒出一桌美味也許只是賣弄你的廚藝。燒菜的最高境界,是普普通通的一碗豆皮,卻讓食客覺得勝過山珍海味。《怦然心動》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真正優秀的影片,敵得過時間流逝,那些暖心的情節和故事,觀眾不會遺忘,總有人會記得。

豆瓣9.0分《怦然心動》,看梧桐樹下的三種情感成長曆程

就像那棵梧桐樹下,從最初“自省意識”下的自我萌芽,伴隨著親情愛的澆灌,慢慢結出了青澀的愛情果實。梧桐樹在長大,樹下的人,亦是在成長。

走遍三種情感歷程,梧桐樹下,讓人怦然心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