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培養孩子的方向對不對?那就先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術器”

現如今,我們能夠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其中關於育兒方面的資訊更是令許多家長眼花繚亂。看多了,聽多了,反而還真的就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了。俗話說得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邊都佔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鄰居兩夫妻就孩子的教育問題存在很大的分歧,爸爸覺得男孩就需要放養,讓孩子自由一些。媽媽覺得男孩更需要馴養,一味放任也是很容易出事情的,需要給孩子立下規矩,孩子才能成長得越來越好。其實兩夫妻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就是無法找到一個平衡點,也就使得他們兩個老是爭吵不斷。

對此,我也是忍俊不禁。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是哪一種育兒方法都是從一個基本框架上延伸開去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框架還跟我們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有關。《道德經》中以道法術三字為關鍵點,而我根據教育孩子的經驗與心得將它逐漸演化為家庭教育中的“道法術器。”


不知培養孩子的方向對不對?那就先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術器”


那麼“道法術器”具體指的又是哪幾個方面呢?

第一、道

道原本指的是廣義上的道義道德,而在家庭教育當中,道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

1、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之所以需要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其實是為了培養孩子未來學習和做事的歸宿感和自律性。就以孩子學習這件事情為例,如果孩子認為學習是為了別人學的,卻從未想過學習是為自己學的。只要孩子形成了這個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孩子的學習之路總會走得磕磕絆絆。我家二寶剛上小學的時候,他的作業是我檢查的,有時候難免會有錯漏,遇到這種情況,二寶就會埋怨我:“媽媽檢查作業不仔細,害我都沒有得到小紅花!”而我就會趁著這個機會跟孩子再三強調:“學習是你的本職工作,媽媽只是幫助你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而在我長久的努力之下,二寶也終於明白學習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事。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足夠的耐心把正確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

價值觀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同樣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正確的價值觀能給孩子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也能夠激起孩子做事的興趣。


不知培養孩子的方向對不對?那就先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術器”


2、遵循教育孩子的規律

對於家庭教育來說,我們開展的所有教育活動都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變化的規律。如果不按規律做事,總是會適得其反。

3、確定育兒目標

我們同時需要確定好育兒的目標,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要將孩子培養成怎麼樣的人。關於育兒目標這一塊,家長在結合孩子的興趣特點的前提下,最好還要具備一定的未來思維,家長可以思考一下未來的十年,這個社會將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我的孩子需要具備怎麼樣的素質能力才能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這些都是家長需要考慮到的。

確定好育兒目標之後,家長就不容易被眼前的某些狀況所困擾。比如說孩子考試有次考砸了,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會想這一次的考試成績會不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答案是不會,只要查漏補缺就好,這樣的話,家長也就能夠跳出焦慮的心理怪圈,能夠以更加理性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在各方面遇到的暫時性的困難,也就不會被情緒所左右。


不知培養孩子的方向對不對?那就先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術器”


第二、法

“法”本來指的是原則和制度,而在家庭教育當中,“法”更側重於界限和家規。我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人都需要去遵守規章制度,沒有規章制度,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企業的秩序都會亂套。因此,我們也需要讓孩子明白哪些是允許去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把家規給立起來,給孩子劃分一些邊界,並且不斷地去重複與執行。比如說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就去傷害別人等等,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所需要設置好的“條條框框”。之所以現在所謂的熊孩子越來越多,其實也跟有些家長沒有把規矩立起來有關,孩子心裡沒有一杆秤的話就很容易做出侵犯他人利益或者空間的不當行為。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的哭鬧而退讓,殊不知,有時候的一時心軟卻會讓孩子的成長逐漸偏離正軌。


不知培養孩子的方向對不對?那就先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術器”


第三、術

在我們制定好規則之後,就需要孩子去實踐直到牢記於心。而“術”指的就是孩子通過家庭教育掌握的技巧與方法。但簡單的技巧二字背後蘊含了太多的內容,這些內容包括育兒方法,溝通方式等等,這些也都是家長需要去學習的。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都有所不同,父母需要先深入瞭解自家娃娃到底屬於哪種性格,才能夠因材施教,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如說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家長還是需要多帶他們出去走走,讓他們放鬆身心,如果只是讓他一個人在家裡玩,不願與人交流的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不同的孩子對於外界行為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慢慢摸索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方法。


不知培養孩子的方向對不對?那就先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術器”


第四、器

“器”指的就是家長用來輔助的工具,舉個例子來講,如果想要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就可以藉助畫本安排內容,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就需要用到鬧鐘。而由於年齡的限制,孩子的認知能力相對來說發展得不是很完善,所以家長也可以使用圖片這個工具讓孩子把看到的東西與生活中與事物相匹配,以此激發孩子學習新事物的興趣。

因此,從“道法術器”這四個層面把家庭教育的基本框架疏仔細梳理一遍,其實就可以讓父母確定教育的大方向,“道”在四個環節中是最重要的,它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只有明確了大方向,家庭教育的整個走向才不會出現差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