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帕丁森《新蝙蝠俠》將以票房失敗告終?

羅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主演的2021年《蝙蝠俠》已經在倫敦正式開機。

但是根據美國主流媒體評論,新《蝙蝠俠》將以票房失敗告終。

羅伯特·帕丁森《新蝙蝠俠》將以票房失敗告終?

原因在於:

1、該部電影裝進了太多反派角色,包括貓女,裡德爾,企鵝人和胭Falcone。根據歷史規律,凡是反派角色成堆的漫畫電影都不會成功。

2、新蝙蝠俠新瓶裝舊酒的模式必將帶來糟糕的寫作和故事構想。


羅伯特·帕丁森《新蝙蝠俠》將以票房失敗告終?

90年代共有由三部真人蝙蝠俠電影,每部電影包含兩到三個反派對手,但每部電影的票房均未超過1989年的“蝙蝠俠”,後者以3500萬美元的預算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高達4.11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傑克·尼科爾森的《小丑》一炮而紅。

實際上,導演喬爾·舒馬赫(Joel Schumacher)1997年的《蝙蝠俠與羅賓》(Batman&Robin)由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擔任主角,在全球預算為1.25億美元的情況下,其票房收入為2.38億美元。可以說這部影片的好評率比這部電影的軟收益還差,在爛番茄上佔11%。電影以烏瑪·瑟曼(Uma Thurman)為劇毒常春藤,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為弗里茲先生,羅伯特·斯文森(Robert Swenson)為Bane。


羅伯特·帕丁森《新蝙蝠俠》將以票房失敗告終?

另一個例子來自於2014年的《超凡蜘蛛俠2》,該劇集的情節線被塞得滿滿的: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的電力俠,丹妮·德哈恩(Dane DeHaan)的綠色妖精和保羅·吉阿馬蒂(Paul Giamatti)的犀牛(Rhino),導致蜘蛛俠的票房最低。

2016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雖然在全球範圍內的確賺了8.27億美元,但其龐大的故事情節導致評論不佳,其2017年後續工作的財務損失慘重, 《正義聯盟》也因此受到牽連。


羅伯特·帕丁森《新蝙蝠俠》將以票房失敗告終?

查普曼大學電影教授起亞·阿夫拉(Kia Afra)表示,有關多個反派人物的故事可能會成問題。阿法拉說:“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寫作和構思都很差勁,儘可能多地收錄了眾多粉絲的最愛,而對這些角色如何組合都沒有任何思考。”

而反觀2008年的《黑暗騎士》以希思·萊傑(Heath Ledger)為小丑的故事線卻大獲票房成功。2012年的《黑暗騎士崛起》中,湯姆·哈迪飾演Bane,安妮·海瑟薇飾演貓女。每部電影的票房均超過10億美元。

電影行業數據公司Exhibitor Relations的高級媒體分析師傑夫·博克(Jeff Bock)表示,“多個惡棍肯定有助於銷售玩具線。”

但是如果故事沒有有效地完成,納什說:“你帶來的惡棍只會引起混亂。”

2021年的“蝙蝠俠”能否獲得 與“黑暗騎士”三部曲相同的成功水平 還有待觀察。這部電影的情節一直保密。華納兄弟未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