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瑛、劉永琳:應對疫情,餐飲企業可用好線上銷售並積極探索合作減損新模式

2020年初,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內經濟社會和居民生活各方面受到嚴重影響。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各地地方政府均採用了嚴格的限制人員流動和交通管控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公眾聚集性活動,避免聚集性疫情發生。春節期間原本是餐飲企業盈利的高峰時期,此次卻成為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面對新冠肺炎帶來的不利影響,建議餐飲企業通過以下四項措施積極應對:

第一,餐飲企業充分利用“網上下單、配送到家”銷售模式實現線上營業。用好線上銷售模式需要做到:(1)加強餐飲工作人員健康監測管理,作好上崗前的徹底消毒,嚴格保證餐食每一環節安全;(2)做好線上宣傳工作,一方面公開工作人員健康信息、每日消毒情況,另一方面創新餐食搭配、口味等,吸引消費者;(3)積極與各外賣平臺磋商,視情況適當降低餐飲企業的佣金費。

第二,大型餐飲企業應積極探索合作減損新模式。具體方式如下:(1)與當地街道、社區聯繫,根據居民實際需求提供服務和便民措施,如開設“便民菜店”,優惠甚至免費向居民提供食物。(2)如當地物資充足,可將物品捐助到疫區;條件允許時,也可為疫區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無償提供餐飲。(3)可與零售企業開展資源合作,多餘人力、物力可幫助商超、生鮮電商等零售企業應對因疫情而暴漲的訂單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餐飲企業的損失。以上措施做到物盡其用的同時,又提升了企業的形象、知名度,更降低了企業的損失。

第三,中小餐飲企業積極爭取專項政策補貼。近日來,國家多部委和各地區政府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幫助中小企業排難紓困。例如,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月4日發佈《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二十條政策措施》(渝府辦發〔2020〕14號),幫助中小企業共抗疫情、共渡難關。中小餐飲企業應積極爭取並用好在稅收、社保費、公積金、用電用氣、租金等方面的減免政策以及利率貼息等金融資金扶持。

第四,所有餐飲企業應學會“蟄伏”。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眾多餐飲企業應意識到“危中有機”,想辦法“化危為機”。疫情停業期間正是餐飲企業練功力、提水平的時候,企業應在員工素質提升、企業組織結構優化、商業模式創新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下功夫,等到真正的機會到來時,緊緊抓牢,實現更好的發展。

作者:宋瑛,重慶工商大學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劉永琳,重慶工商大學2018級產業經濟學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