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大規模應用跟高手續費,哪個才是刺激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

比特幣大規模應用跟高手續費,哪個才是刺激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

比特幣誕生至今已經邁入了第 11 個年頭,區塊鏈技術上發展、比特幣側鏈的成熟以及普遍認知的提升,都令長期支持比特幣的人越發期待比特幣受到主流應用,甚至成為新一代的全球性貨幣。

但是,經濟學模型卻發現,比特幣的大規模應用,可能不如大家預期的那樣對其價值成長有太大的影響。

比特幣的大規模應用,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比特幣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然而,根據經濟學理論,比特幣相對較高的手續費及更週期性的使用率,實際上可能才是真正能將比特幣價格推高的關鍵因素。

2020年,比特幣迎來了近年來最好的開局,截至目前,比特幣的價格位在 10230 美元左右波動,從年初至今已經上漲約 40%。這輪小牛市儘管不被分析師所看好,但是仍然讓不少投資人為之雀躍。

比特幣的價格起伏被歸因於許多因素。比如比特幣近期的上漲,有些人認為這是比特幣即將迎來第三次減半的預期效應;也有些人認為是機構投資者越發增長的強勁需求;還有些人認為,各國政府的貨幣政策,是造成市場泡沫化的主因之一。

但是,比特幣的主流應用率卻並不是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因素,以近期的交易數據來看,比特幣近期的日均交易量事實上並未出現太大的變化;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以此來衡量比特幣的應用率可以發現,今年並未出現太過顯著的成長。

所以,比特幣價格的變化,真的與應用率有關嗎?

1911 年,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提出了一個假設: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商品價格水平漲落與貨幣數量成正比,貨幣價值的高低與貨幣數量的多少成反比。

費雪也因此提出了費雪方程式(MV=PT)。這一方程式在貨幣需求理論研究的發展進程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梯。

這個方程式是一個恆等式,其中P的值取決於M、V、T這三個變量的相互作用。費雪分析認為,在這三個經濟變量中,M是一個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外生變量;V由於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內不變,因而可視為常數;交易量T對產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體穩定的。因此,只有P和M的關係最重要。所以,P的值特別是取決於M數量的變化。

費雪雖然關注的是M對P的影響,但是反過來,從這一方程式中也能導出一定價格水平之下的名義貨幣需求量。也就是說,由於MV=PT,則M=PT/V。

這說明,僅從貨幣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會一定時期一定價格水平下的總交易量與所需要的名義貨幣量具有一定的比例關係。這個比例是1/V,即貨幣流通速度的倒數 。

如果把費雪方程式應用到代幣經濟學中,則形成了一個比特幣的估值模型,

考慮到比特幣的特性,方程式被改為 MV=PQ;Q 代表的是通過比特幣網路轉移的價值指數,P 則是考量到以法幣計價,因此恆定為 1,而 M 則是流通中的比特幣數量乘以價格,也就是比特幣的市場價格。

就如費雪的理論中所描述的那樣,越高的貨幣流通率會導致較低的貨幣價值,也就是說代幣的易手頻率越高,他的法定貨幣價格就越低。

而從在這個理論模型中,我們還可以發現,比特幣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持有者是否有儲存它的意願,而並非比特幣在交易上的使用。因此,以這個模型預測結果可以發現,比特幣的應用率提升並不會導致其價格的上漲,但比特幣的市場價格,幾乎完全取決於持有者是否願意將比特幣退出交易流通管道。”

瑞波的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 在去年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任何數字資產的長期價值都將取決於其提供的實際效用。”

這番言論被認為是他對於比特幣和瑞波幣的推廣,瑞波公司一直希望通過瑞波幣提供規模更大、速度更快、交易成本更低的貨幣流通;與之相比,比特幣支持者可能也會認為,隨著閃電網路等側鏈的成熟,比特幣的實際效用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有所提升。

然而,貨幣流通速度真的會對加密貨幣的價值有所影響嗎?

貨幣流通速度理論在加密貨幣界受到了廣泛的批評,區塊鏈數據分析網 Coin Metrics 在本月 11 日發表的一篇網絡狀況報告中也指出,這個理論模型錯誤地將 V 視為外生變數;另外,也有些人質疑以法定貨幣價值應用於 P 和 Q 的有效性。

他們認為,就算單一貨幣理論適用於一種加密貨幣身上,但倘若將這個模型扭曲地對其他貨幣進行估值,就不是一件那麼明智的事情了。

在經濟學家費雪的理論中,V 被視為一個恆定的數值。就法定貨幣歷史,貨幣被使用的次數往往是相當穩定的,就算美國近期的貨幣週轉率急劇上升,但綜觀數十年來的使用率來看,其狀況一直十分穩定。

比特幣大規模應用跟高手續費,哪個才是刺激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

因此,若要嘗試以加密貨幣的流通速度來預測價值的變化必須相當謹慎,畢竟加密貨幣的發展仍處於萌芽階段,可能無法完全與估值法則相符;估值法則必須在假定某些變量適度的情況下,才能依據公式推導出來,然而加密貨幣誕生至今也剛剛10年,因此對比特幣使用貨幣理論是有風險的。

不過,貨幣流通速度理論在加密貨幣領域已經被廣泛地用做估值模型,因此如果流通速度提高確實對比特幣價格構成威脅,那麼那些期待加密貨幣被大規模應用的支持者,可能必須要小心地看待自己的心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