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一線“勇士”在衝鋒——柞水縣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先進典型系列報道之十一

“抗疫戰”一線“勇士”在衝鋒——柞水縣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先進典型系列報道之十一


編者按: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防控疫情是一場嚴峻鬥爭,正處在刻不容緩的緊要關頭。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既是考驗各級各部門執行力的戰場,也是檢驗廣大幹部群眾戰鬥力的驗金石。

為充分展示我縣各級各部門和疫情防控一線幹部群眾的先鋒模範作用,通過講述他們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事蹟,展現柞水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精神風貌。縣委宣傳部和縣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抗疫戰” 一線“勇士”在衝鋒——柞水縣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先進典型系列報道》,通過視頻、圖文等多種形式全媒體對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事蹟和典型人物進行連續報道,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主動在疫情防控一線強本領、壯筋骨、長才幹,進一步堅定全縣人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營盤鎮黨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營盤鎮黨委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迅速落實市縣各級的重要指示,主動扛起防控責任,紮實推進防疫各項工作,發揮了很好的戰鬥堡壘和引領示範作用。

提升站位,吹響衝鋒號角。縣上動員會後,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當晚緊急召開部署會議,迅速傳達會議精神,成立鎮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營盤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明確了工作要求、任務、責任和人員。當日組建“營盤鎮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微信群”,成立信息中心,要求幹部職工堅守崗位,統一思想,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立即開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先後召開4次專題會議、3次全體幹部職工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確保上級的安排部署快速落到實處,打響了疫情阻擊戰役。

積極響應,樹起先鋒旗幟。微信群、電話會、現場會的形式,動員各村支部立即行動,迅速落實各項決策部署,各村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委保持一致。各村組織“四支隊伍”、黨員、護林員等立即開展入戶排查,堅持做到“四不漏”,摸清了底數。在黨員幹部的示範下,從朱家灣村開始,各村紛紛組建黨員突擊隊、劃分黨員責任區,為黨員設崗定責,開展關卡值守、知識宣傳、消毒勸散等工作。全鎮組建黨員突擊隊30支,設置黨員示範崗15個,簽訂請戰書50餘份,帶動86名農民黨員加入防疫一線,樹立黨員先進典型4人,湧現出了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典型8個,充分體現了支部的示範引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聚力防控,織密阻擊網絡。按照“外防輸入、內放擴散”要求,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分工的通知》,及時整合鎮村幹部、公安、衛生等力量,組建疫情防控、隔離監管、業務指導、後勤保障等7個工作組,進一步夯實了各級責任。在全鎮統一標準設立篩查點15個,實行24小時值守,逐車核查登記,逐人檢測體溫,對外來車輛和人員一律勸返。動員各村護林員、公益崗、中心戶長,組建巡迴勸散隊伍,發揮“紅袖章”作用,堅持每天不間斷巡查,杜絕群眾聚集、聚餐、打牌等高風險活動。對全鎮排查出的重點管理對象,逐戶逐人建立臺賬,設置警示隔離帶,落實管控幹部,既提醒周邊群眾不接觸,又為群眾提供必須的生活保障。

強化宣傳,築牢思想防線。為了鞏固好輿論陣地,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防控意識,採取多層次、高頻率、大範圍的宣傳方式,真正形成黨委領導、支部落實、幹群參與的良好局面。9個村社啟用應急廣播,每天播報疫情實況和防疫知識,鎮村組織宣傳車18輛,組建宣傳“小喇叭”72個,每天巡迴村組、院落宣傳,通過播報知識、正面喊話、編唱歌曲、誦讀詩歌等方式,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宣傳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鎮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1000餘次,發放《致全鎮人民的一封信》和《致武漢返鄉來柞人員的一封信》3200餘份,宣傳彩頁3000餘頁,懸掛刷寫“硬核”標語160餘條,上報各類稿件26個,有效提升了廣大群眾的防控意識。

強化督辦,打好抗疫硬仗。成立由公安、衛生、市場、文化等站辦組成聯合檢查組,對轄區人流密集的廣場、車站、賓館、超市、信仰場所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督促做好重點部位的防控工作。鎮上還成立3個聯合督查組,對各村落實防疫責任、排查篩查、監測管控、幹部作風等進行巡迴督查,及時通報情況,督促限期整改,對防控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堅決從快從嚴從重查處,追究相關責任。目前,開展督查檢查30多次,下發整改通知22份,開展通報批評3次,查處違紀案件2件,不僅形成了震懾,還促進了幹部作風轉變,為全面打贏抗疫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紀律保障。


縣人大退休幹部康名國

“叮鈴鈴……”隨著一陣清脆的鈴聲,老幹局一名幹部快速提起電話,“喂,老幹局吧,我是康名國,我因身體原因在西安住院,請替我把春節慰問金1000元捐獻給疫區,謝謝!”掛上電話,該同志立即到紅十字會捐款名單上添上了康名國的名字。

康名國,今年75歲,中共黨員,1969年參加工作,2005年在柞水人大常委會主任任上退休。在退休前的十多年中,曾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貧困學生助學捐款2萬餘元,幫助4名大學生尋找到資金扶持對象,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向縣委組織部繳納了800元的特殊黨費。2018年起,援助家鄉一貧困大學生,每年為其提供2000元資助,直到大學畢業。

今年1月20日,康名國因突發過敏性紫癲病,住進陝西省人民醫院血液科診治。在病床上他從手機微信中看到湖北武漢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動員和組織全國醫界力量和醫療資源源不斷馳援湖北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幕幕動人場景深深觸動著他的心,使他為之感動和震撼。他想自己是一名黨員老幹部,雖然有病不能行動,但應為疫區獻上自己的一點愛心,便委託老幹局一名同志代其捐款1000元人民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無情人有情,點滴捐贈顯大愛。我們相信,有各級幹部的恪盡職守,有廣大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有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像康名國同志這樣千千萬萬的黨員幹部,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