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這兩天,潘石屹兩口子帶著他們兒子再次引發社會熱議。原因是此次武漢疫情期間,社會各界紛紛主動捐款之際,他們的公司SOHO中國不但沒捐款,還順帶蹭熱度做了企業宣傳。面對公眾質疑,他們的兒子潘瑞在微博上振振有詞怒懟。發起了一波令人迷惑不解的行為。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潘石屹企業蹭疫情熱度宣傳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潘瑞微博就沒捐款怒懟

對於潘石屹對美國大學的捐款,社會上確實有誤解。可最終,還是曹德旺先生說的最明白!

潘石屹兩口子給美國大學捐的錢都用來幹什麼

根據新聞報道,潘石屹和張欣於2014年開始,通過SOHO中國基金會,與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簽訂了助學金協議。當時新聞上公佈的金額為耶魯大學1000萬美元,哈佛大學1500萬美元。當時還宣佈將陸續捐助海外名校7500萬美元,正與美國其他名校如斯坦福和杜克接洽。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這筆錢捐過去都用來幹嗎?公眾可能對捐款用途有誤解,以為捐給大學就等於給了校方白用了。實際上,按照SOHO中國基金會的信息發佈、新聞報道以及官方網站,這些給美國大學的捐款,實際上都將用於資助在以上院校就讀的中國學生,為他們提供經濟資助與支持。

比如,在捐贈儀式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與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PeterSalovey)出席並發表講話。潘石屹表示,SOHO中國助學金致力於“給中國最優秀的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機會,讓他們的個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更好地為社會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

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PeterSalovey)說:“SOHO中國基金會的慷慨捐贈會起到激勵作用,鼓勵更多優秀中國學生申請耶魯大學。在助學金的支持下,被錄取的中國學生但凡在經濟上有困難,都將獲得全方面的經濟資助。”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SOHO中國基金會官網


與哈佛耶魯等名校的捐贈創建於2014年,對以上各校有困難的中國本科學生進行資助。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根據基金會的新聞發佈,2014年當年,哈佛大學有8名中國留學生獲得了SOHO中國基金會提供的助學金資助。而在2014年向耶魯大學捐助的資金,是用於2015年秋季入學的中國學生中挑選合適的人選投入使用。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在這點上看,潘石屹夫婦對哈佛耶魯之類的美國名校進行捐贈,也許是出於立意美好的出發點:幫助在這些名校中有經濟困難的優秀中國本科生,讓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

不過,推測歸推測,至於潘石屹兩口子能從對美國名校捐款中得到的好處,別的不說,僅從捐款對招生錄取角度來看,能起的幫助就顯而易見。這點相信他們肯定心知肚明。

捐了款能對上學有什麼好處:美國名校招生規則中的特殊性

就在2019年3月,美國爆出史上涉及人數最多,金額最大的招生舞弊案,出演《絕望主婦》的好萊塢女星菲麗西提·霍夫曼及其丈夫《無恥之徒》主演威廉·梅西、頂級CEO、投資人、大學教練和標準化考試管理人員在內的50名相關人員被指控。聯邦調查局列出了八所涉案大學,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學、喬治城大學和耶魯大學等頂尖大學。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哈佛大學


整個舞弊案的操盤手威廉•裡克•辛格在接受調查時大言不慚地說到,進入名校有三扇門,“一是前門,你自己走進去;二是後門,藉助外力推進去,但得花十倍的價錢;而我創建了一扇‘側門’。”

雖然潘石屹夫婦家孩子上哈佛耶魯和這場舞弊案無關,但這場震驚全球的案件,卻讓我們普通人知曉了很多此前不為人知的美國名校招生政策中的特殊性。

不同於中國高考的“一考定終生”,“認分不認人”,美國大學普遍實行申請制,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估。這種制度的初衷就在於“追求公平”,保障高等教育的多樣性與卓越性。因此,其實選拔過程十分嚴格。

與嚴格的選拔過程相對應的是名校的超低錄取率,這是大開的正門,然而競爭異常激烈。據媒體披露,哈佛大學錄取率僅為5.9%,斯坦福大學在2014年只錄取了5.1%的申請者,創歷史新低,篩選之殘酷與中國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盛況相比毫不遜色。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耶魯大學


美國招生制度的多元化在人才選拔上值得肯定,但在自由選擇的外衣之下,不透明的運作異化了規則同樣不容忽視。為富人大開的“VIP通道”其實由來已久,而大家早已見怪不怪。

經過這場事件,充分暴露出,錄取過程的商業化根源在於美國大多數名校,包括哈佛耶魯,是私立的,需要自給自足,謀求發展,而這僅靠收取學費是不夠的。“傳承錄取”和“發展錄取”就是常見的後門操作。

“傳承錄取”靠的是家族背書,祖蔭澤照,也被稱作“持久的遺產”(Enduring Legacies),是美國大學招生制度的一大頗受爭議的存在。“傳承錄取”實際上是指校友子弟優先,比如四代入讀耶魯的小布什家族,三代入讀哈佛的戈爾家族,都是例證。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小布什家族

而另外一項“發展錄取”就是家長以慈善或者助學的名義支持學校的發展,而學校投桃報李讓捐款人的子女入學。

美其名曰“發展錄取”,實際上彼此心照不宣的交易。這類操作適用於頂級富豪,比如人生贏家特朗普的女婿賈裡德·庫什納就是捐出來的哈佛畢業生。據ProPublia調查,庫什納的父母在承諾向哈佛大學捐款250萬美元后,他被哈佛大學錄取。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張欣與兒子在哈佛大學


因此,就算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潘石屹兒子靠爸媽捐款上的哈佛耶魯,這項已被曝光的招生潛規則也能充分說明,對學校的捐贈能夠成為錄取中重要的考慮因素,起碼能對錄取哈佛耶魯提供重要的支持與幫助,贏在了錄取的起跑線。


這麼一看,我們倒真的不如重新審視潘石屹夫婦,而不是簡單批判他們不捐款:他們一家子一切都按最完美最無懈可擊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行動。靠捐贈幫助中國學生在美國上名校這一正大名義,得到社會認同與社會稱讚,子女入讀名校也能幫忙。在國內還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抨擊我們的慈善制度,以此為理由覺得自己有錢當然有權利決定該捐還是不捐,熱度也能蹭一蹭。他們的做法沒那麼不堪,當然也沒什麼高尚,就是商人,做什麼都不能吃虧。德高望重的企業家曹德旺先生也評:存在即有道理。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我們誤會了給哈佛耶魯捐款的潘石屹,還是曹德旺評價最對

可還是曹先生看得透徹,一句“鬼精鬼精”的評語迅速走紅微博。這些鬼精的安排,看上去什麼好處都佔了,什麼話柄也沒落下。可惜平常就算了,肺炎疫情的非常時刻,還想什麼好處都佔未免說不過去。公眾的質問面前,他們也越發暴露了自己少了一樣更寶貴的東西,看來哈佛耶魯也沒教給他們,那叫做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