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十二條”支持疫情防控金融服務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道

伴隨著各地企業的陸續復工,中國銀保監會2月15日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的通知》,其中涉及到支持防疫企業擴大產能、受疫情影響企業復產復工、幫扶小微企業等多個方面。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由於當前疫情的影響,防疫物資仍存在一定的缺口,對於防疫企業增產擴產仍是各地工作的一個重點。同時,受困企業的復工和部分小微企業的困難也是如今面臨的兩個現實問題,也需要金融機構能在信貸資源上有所傾斜。

涉疫企業“分類施策”

在銀保監會的十二條舉措中,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給予了明確的金融政策指引。首先,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企業擴大產能。緊緊圍繞疫情防控需求,全力做好治療藥物、疫苗研發等衛生醫療重點領域,以及重要物資生產、運輸物流等相關企業的融資支持。用足用好中央政策,專設機制、充分授權、主動對接,降低融資成本,提供優惠利率和優質金融服務,支持企業恢復產能和擴大生產。鼓勵保險機構結合自身情況,為身處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意外、健康、養老、醫療等優惠保險服務。

記者瞭解到,全國防疫物資的需求和生產正處在高峰期,以湖北為例,當地的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均“開足馬力”,統計用電量的增長達到了20%。但是,企業擴大產能保證物資供應的背後有較大的金融需求,監管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於這類需求“全力支持”。

其次,全面服務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各銀行機構要提早謀劃、及時掌握企業信息,優化信貸流程,合理延長貸款期限,有效減費降息,支持受影響企業有序高效恢復生產經營。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精準支持對宏觀經濟和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的項目工程。加大製造業貸款投放力度,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

據瞭解,此次疫情中部分企業受影響較重,生產經營難免出現一定的困難。銀保監會要求銀行全面服務企業的復工和復產,主要的措施包括了合理延長貸款期限和有效減費降息兩個方面。同時,特別強調了對涉及國家重大戰略的項目工程支持和加大製造業的信貸投放。

另外,疫情下小微企業面臨的短期困難也是市場所普遍擔憂的。銀保監會對此明確了積極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仍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小微客戶,積極通過調整還款付息安排、適度降低貸款利率、完善展期續貸銜接等措施進行紓困幫扶。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佔比,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加大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拓展力度,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更多保障。

記者瞭解到,不少商業銀行在疫情中已經及時意識到了該類問題,通過調整信貸結構來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公開數據顯示,國有大行普惠信貸今年初的投放增長明顯高於往年,且政策上給予了不良更高的容忍度。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貼息等政策的推進,小微企業的融資綜合成本呈現進一步的降低。

此外,銀保監會還提及了加大春耕春種金融支持。針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特點,積極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有效滿足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全力保障農副產品生產和春耕備耕農資供應信貸資金需求。

“線上金融”提速

為了落實疫情防控,銀保監會對於金融服務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包括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加強線下服務配套和宣傳引導。

監管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積極推廣線上業務,強化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管理和保障,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務。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探索運用視頻連線、遠程認證等科技手段,探索發展非現場核查、核保、核籤等方式,切實做到應貸盡貸快貸、應賠盡賠快賠。

另外,對於不習慣使用線上業務的客戶,要針對性做好金融服務,提供定期存款自動到期續存、錯峰辦理養老金支取等便民服務。完善自助機具服務功能,放大字體、簡化頁面、加強引導,減少非必要的櫃面業務辦理。對客戶已熟悉使用的各類自助機具等線下服務方式,銀行機構要合理保留,已經撤銷的,要有效恢復或提供替代服務方式。

對於金融機構的防疫工作,銀保監會要求機構要全力配合地方政府,一旦出現問題要嚴肅追責問責。其中提及以做好防疫管理為前提,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時間,做好櫃麵人員的統籌調配,保障客戶服務安全有序開展。強化營業網點疫情防控要求,不得開展聚集性營銷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