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全國都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和全區領導幹部大會要求,各街道、鄉結合地區實際,有針對性行地採取多種防控措施。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1

酒仙橋街道“矩陣”式管理

築牢失管小區“防護門”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全面封閉 挨家入戶制“爬樓圖”。將地區原有128個出入口封閉77個。在51個出入口設立登記點,每個入口處配備測溫儀、公示欄、消殺噴壺等設施,增設崗亭,安裝保暖設備,改善硬件設施。老舊小區實行24小時值守,建立“1+1+1+2”模式,即1名機關幹部和1名社區工作者為雙崗長、1名社區志願者或雙報到黨員為輔助、2名保安員輪崗值守,緩解工作人員壓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出入口進行登記、體溫量測,提升老舊小區的值守能力,實現“白+黑”值守全覆蓋。按照“一擋一崗一量一圖二證”步驟,分五步封閉無物業老舊小區,即小區封堵圍擋,設置崗亭,進出測量體溫,“爬樓”全覆蓋分類排查製作“爬樓圖”,併為人員和車輛發放出入證。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全面排查,覆蓋網格矩陣。全面地毯式摸排,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及每一個網格,通過入戶上門、微信、電話等對小區居民逐戶排查,兜底式排查。期間,將封閉小區通知及致居民一封信、外地返京人員登記二維碼等張貼到位,確保“查源頭、明去向、嚴隔離、防擴散”。定向監控有重點,加強大數據人群防控。重點定向式追蹤,對密接者和高風險人群等重點人群,及時收集、報送相關信息;對“返京”人員做好守望監測“電話+上門”相結合,定期提醒“返京”人員居家觀察;對外來租住戶、六小門店、分散企業等重點住戶定向上門張貼通知及一封信,分組入戶重點摸排,建立健全小區臺賬,每日更新補充動態信息。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全面動員聯防聯控。通過各級各類黨組織、轄區企業、社會單位及社區志願者結成防控疫情統一戰線。堅持黨建引領,發揮網格化作用,自管黨員、“雙報到”黨員及普通群眾定崗定責,加強對老舊小區防疫管理,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控嚴密防線。針對公共開放區域,街道統一聘請第三方專業公司分南北兩片區,定期對公共區域開展清潔和病媒消殺;針對人流密集重點區域,重點清潔關注,對小區公共區域、小區樓道、公園等進行每日消毒;針對公共衛生間,垃圾中轉站等,配合責任方每日進行消毒液噴灑作業。各級黨組織以網絡形式開展“三會一課”,利用微信群、QQ 群等形式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並開展討論,同時利用“紅橋家庭黨校”等形式,加大宣傳,鼓舞士氣。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2

左家莊街道

落實小區24小時出入登記管理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三個一”模式確定24小時出入口登記管理點位。採取一規範,一補充、一兜底的“三個一”模式,確定防控期間各小區24小時登記管理的出入口點位,即:物業或停車公司管理完善到位小區督促物業落實四方責任,規範出入登記管理要求;物業或停車公司人員力量明顯不足的,均補充配齊了保安力量;“兩無一開”小區廣泛發放志願者、在職黨員、轄區單位、機關包社區幹部、協管員、保安員等力量,採取兜底式值守,尤其是有些單獨樓院採取了大門上鎖、一戶一鑰匙的特殊模式,確保24小時出入登記管理落到實處。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要素七統一”規範小區出入口登記管理。一是統一製作“返京人員登記處”明顯標識,設置在人員出入口顯著位置;二是統一配備桌子1張,設置在室外人員出入通道一側,便於人員登記;三是統一配備出入口登記管理人員1至2人,必須戴口罩;四是打印統一模板“出入登記管理相關規範”張貼或放置在登記處;五是統一配備登記兩種表格(返進京人員登記、訪客登記)若干、墊板及簽字筆若干;六是統一配備手持槍式體溫儀或耳溫儀(有些點位還在配備中);七是統一配備移動音箱,將公告內容錄製成宣傳語音播放,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宣傳防疫知識。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四機制並行”落實24小時值守全天候。一是點位巡查機制,包片領導指導社區防控工作同時對點位進行全面或隨機抽查,每天夜間帶班領普遍巡查點位,並實時在班子群裡通報巡查情況,督促隨時整改;二是社區副職、保安隊長負責機制,隨時將工作存在漏洞的點位在群裡發佈,點位整改完成後在群中隨時反饋;三是行業主管協同機制,依託街道社會面防控組,對物業公司、停車公司集中進行規範培訓提要求,對於管理不到位的召開專題現場會督促整改;四是培訓考核機制,每個點位人員上崗前由社區黨委書記、保安隊長進行專項培訓,領導巡查檢查時隨機提問相關內容作為現場考核;五是紀檢專項督查機制,監察組全天隨機抽查,提出工作改進建議並督促整改落實。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3

黑莊戶鄉把支部建在門崗

守護百姓安康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成立門崗黨支部。第一道門:地區共有小區(村)38個,每個小區(村)開放一個大門,設有38個崗亭。為提升崗亭值守人員戰鬥力,鄉黨委在每個崗亭成立一個臨時黨支部,設書記、亭長各一名。書記由社區(村)書記或機關科長擔任,亭長由社區(村)兩委成員擔任,統籌社區(村)幹部、保安、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實行24小時輪崗值守。每日分6個執勤班次,崗位人員全部實名上牆,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第二道門:為守住居家隔離人員家門,社區(村)與房東簽訂《房東承諾書》,壓實房東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監督與服務責任。同時在戶門外安裝無線高清監控攝像頭進行技防,一旦畫面較上一幀有變化,系統將直接給管理人員手機發送預警。除做好居家隔離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外,指派專人每日進行一次微信視頻聊天,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信息化手段成為一線作戰有力武器。一套系統。開發“黑莊戶地區人口管理系統”,涵蓋人員基本信息、照片,戶籍所在地、現居住地、居住形式、來(返)京日期、出發地(精確到市)、同行者、交通方式(包括車次、航班號、車牌號)等信息。可根據需要實時統計分析並導出數據,切實減輕基層負擔。一張表。制定由申請人自行填寫並簽字確認的臨時出入證申請表,囊括系統需要的所有信息,同時作為責任落實的重要依據。一旦存在因謊報瞞報導致的責任事故,該表將作為追責的重要證據。一份筆錄。針對節後返京人員,採取問詢方式獲取信息,形成被訪人、訊問人、記錄人三方簽字的健康詢問記錄,有效降低謊報瞞報幾率。一張證。由系統自動生成並打印,分為A、B、D三類,分別面向居住或租住在社區(村)人員、企業員工、辦公地點在社區(村)內的企業員工,實行“一人一碼”,出入證記錄人員身份、居住地、工作單位、出租房屋等多項信息。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協同作戰形成防控阻擊強大合力。思路標準統得住。全鄉疫情防控堅持一個思路、一個標準。鄉黨委為社區(村)和企業分別制定了防控方案,並形成全套可操作的文字材料。轄區單位統得住。成立由“平安建設辦公室”牽頭的企業管控組,與國有、市屬、私營企業主動對接,就“統一思想、步調一致,統一標準、規範流程”達成共識。

作戰人員統得住。統籌各類人員參與疫情防控,形成聯防聯控工作局面。發揮社區(村)工作人員自身優勢,安排在門崗等直面百姓的一線崗位;技術支持和後勤保障工作由機關幹部承擔,負責系統開發、表格制定,信息錄入、證件製作,減輕基層負擔。宣傳口徑統得住。總指揮部下設宣傳及輿情組,統一編撰和印製宣傳材料,各單位無需自行製作宣傳品和對外發布信息。北京市頒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後,第一時間趕製《通告》展板,在進京高速路口交接,連夜張掛在社區(村)大門口顯著位置,為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依據。


打贏防疫戰 朝陽在行動 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