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最低調”的景區,堪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在西湖的西北角,裡湖與外湖之間,有一座西湖最大的島嶼,也是西湖唯一的天然島嶼,海撥38米,因它孤零零的處在環湖的群峰之外,被湖水包圍,因而稱為孤山。孤山景區東接白堤,北瀕裡西湖,西連西泠橋,南臨外西湖,景色優美,人文景觀匯萃,唐代詩人白居易稱其為:“蓬萊閣在水中央”。

西湖“最低調”的景區,堪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孤山的形狀猶如“牛臥水中”,浮在碧波盪漾的西湖中間,歷來被人們認為是“風水寶地”,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王侯將相紛踏而至。總面積只有20公頃的孤山上,曾被宋理宗、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建造過行宮,還聚集了林和靖、秋瑾、陳士英等眾多名人、愛國人士的墓廬、雕像、紀念碑等,每一個都是歷史淵源深厚。而在當今時代,圍著孤山的人文景觀還有:收藏“四庫全書”的浙江圖書館、“天下第一名社”之稱的西泠印社、以及百年餐飲老店樓外樓等。在國內實屬罕見。

西湖“最低調”的景區,堪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孤山景色自古就聞名遐邇,是西湖最精華的觀景點,古人曾有詩云:“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遊客遊覽孤山印象最深刻的,是位於孤山東北麓的放鶴亭,始建於元代,是當時的郡任陳子安為紀念北宋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亭子中柱上的對聯是:“山孤自愛人高潔,梅老唯知鶴往還”,亭前構築了精巧的石欄杆,可以憑欄觀賞梅花、欣賞裡西湖,為賞梅、賞湖之勝地。

西湖“最低調”的景區,堪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放鶴亭中有《舞鶴賦》刻石一塊,石碑上的字跡是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時,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行書筆跡而書寫,字體圓勁透逸。碑上還有“康熙御筆之寶”等印章。亭子旁邊有一片臺地,兩棵參天大樹聳立其間,樹蔭之下是林和靖的墓廬,環石圍砌,墓草萋萋,梅花相擁,鶴冢相伴,這裡就是流傳千古的“梅妻鶴子”故事發生地了。

西湖“最低調”的景區,堪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林和靖是北宋名士,名林逋,經史百家無不通曉,宋真宗曾多次徵招他入仕,都被他拒絕了,賜號“和靖處士”,因而稱其為林和靖。他決意歸隱孤山,植梅養鶴為樂,終生不娶也不仕。在孤山的30年間,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每日恬然自足,甘願淡泊,故有“梅妻鶴子”之說。林和靖愛梅,是植梅、賞梅的高手,這裡曾被譽為“梅林歸鶴”,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西湖“最低調”的景區,堪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在孤山上,除了放鶴亭外,還有中山公園、六一泉、“西湖天下景”園亭等這些很難遇到的文物古蹟。特別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中山公園,是1927年利用清代乾隆皇帝的行宮御花園改建而來,與“平湖秋月”隔路相對。步入其中,繁茂的中山林漫山遍野,飄香留芳,站在中山紀念亭、秋瑾像等前時,不免使人想起這些偉人在近代中國的豐功偉績,以及對祖國作出的貢獻。不得不說,遊覽孤山,遊客在瞭解不少歷史事蹟的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精神。

西湖“最低調”的景區,堪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不知道您有沒有來過杭州西湖?對孤山瞭解有多少?歡迎您的精彩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